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87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属于自行车外胎技术领域,该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包括轮毂,轮毂的圆周表面活动卡接有内胎;第一外胎,第一外胎活动卡接于内胎的圆周表面;第二外胎更换件,第二外胎更换件套设于第一外胎的圆周表面;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分别固定连接于轮毂的前后两端;两组连接机构,每组连接机构均包括拉锁部件和驱动部件,两个拉锁部件均与第二外胎更换件连接以实现将其固定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的圆周表面;本装置可以通过拉动拉锁头的简单操作实现对自行车外胎的更换,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在面对道路情况变化时可以自由地切换规格不同、与地面摩擦力不同的轮胎以应对复杂的道路情况。擦力不同的轮胎以应对复杂的道路情况。擦力不同的轮胎以应对复杂的道路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可更换外胎


[0001]本技术属于自行车外胎
,具体涉及自行车可更换外胎。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外胎是指充气轮胎的环状外壳体,其作用是承受车辆负荷,防止内胎充气后鼓胀,限定轮胎外缘尺寸,保护内胎免受机械损伤。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而根据摩擦力的不同,外胎可划分为不同的尺寸规格,例如普通外胎、越野专用胎等。
[0003]现有的自行车外胎普遍不便于更换,需要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拆卸安装,工序较为繁琐,且对使用者的熟练度有一定需求,在使用者骑行时如果遇到道路情况改变,例如由普通公路行驶到难走的野外道路时需要更换外胎,此时使用者往往无法自行更换外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行车可更换外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遍不便于更换,需要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拆卸安装,工序较为繁琐,且对使用者的熟练度有一定需求,在使用者骑行时如果遇到道路情况改变,例如由普通公路行驶到难走的野外道路时需要更换外胎,此时使用者往往无法自行更换外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包括:
[0007]轮毂,所述轮毂的圆周表面活动卡接有内胎;
[0008]第一外胎,所述第一外胎活动卡接于内胎的圆周表面;
[0009]第二外胎更换件,所述第二外胎更换件套设于第一外胎的圆周表面;
[0010]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两个所述第二外胎固定件分别固定连接于轮毂的前后两端;
[0011]两组连接机构,每组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拉锁部件和驱动部件,两个所述拉锁部件均与第二外胎更换件连接以实现将其固定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两个拉锁部件连接以驱使其运转;以及
[0012]两组回弹机构,两组所述回弹机构分别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连接以实现其回弹。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回弹机构均包括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轮毂的前端,多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位于前侧的第二外胎固定件的前端,且多个弹簧均匀分布。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拉锁部件均包括拉锁头和两个拉锁槽,两个所述拉锁槽分别开设于第二外胎固定件的圆周表面和第二外胎更换件的圆周内壁,所述拉锁头与两个拉锁槽均啮合。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驱动部件均包括圆形转槽和拉杆,所述圆形转槽开设于拉锁头的顶部,所述拉杆转动连接于圆形转槽内。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两组卡扣机构,两组所述卡扣机构分别与两个拉杆连接以实现将其固定于两个拉锁头上;
[0017]每组所述卡扣机构均包括圆形卡槽和第一弹性卡扣,所述圆形卡槽开设于拉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固定连接于拉锁头的上端,且第一弹性卡扣活动插接于圆形卡槽内。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轮毂的前后两端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与拉锁头和拉杆均匹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方案中,设有的第一外胎与第二外胎更换件的规格尺寸不同、与地面摩擦力不同以应对不同的地面情况,通过驱动部件驱动拉锁部件可实现第二外胎更换件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之间的安装拆卸以实现第一外胎和第二外胎更换件之间的切换。
[0021]2、本方案中,当拆卸下第二外胎更换件后,多个弹簧会发生回弹,进而将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分别向着轮毂的内侧的方向被拉回紧贴于轮毂的前后两端,从而避免了使用者以第一外胎作为外胎时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伸展在外侧影响骑行。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中的爆炸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的立体图。
[0027]图中:1、轮毂;2、内胎;3、第一外胎;4、第二外胎更换件;401、第二外胎固定件;5、拉锁槽;501、拉锁头;502、圆形转槽;503、拉杆;504、圆形卡槽;505、第一弹性卡扣;506、第二弹性卡扣;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31]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包括:
[0032]轮毂1,轮毂1的圆周表面活动卡接有内胎2;
[0033]第一外胎3,第一外胎3活动卡接于内胎2的圆周表面;
[0034]第二外胎更换件4,第二外胎更换件4套设于第一外胎3的圆周表面;
[0035]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分别固定连接于轮毂1的前后两端;
[0036]两组连接机构,每组连接机构均包括拉锁部件和驱动部件,两个拉锁部件均与第二外胎更换件4连接以实现将其固定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的圆周表面,两个驱动部件分别与两个拉锁部件连接以驱使其运转;以及
[0037]两组回弹机构,两组回弹机构分别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连接以实现其回弹。
[003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轮毂1连接于自行车的车架上,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内胎2内充有气体发生膨胀起到支撑自行车骑行的作用,第一外胎3为一个完整的外胎结构,第二外胎更换件4和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构成另一个完整的外胎结构,第一外胎3与第二外胎更换件4的规格尺寸不同、与地面摩擦力不同以应对不同的地面情况,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设有的拉锁部件可实现第二外胎更换件4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之间的安装拆卸,在安装上第二外胎更换件4后,轮毂1、内胎2、第一外胎3和第二外胎更换件4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行车轮胎,在拆卸下第二外胎更换件4后,轮毂1、内胎2和第一外胎3构成一个完整的自行车轮胎,而设有的回弹机构则可以在拆卸下第二外胎更换件4后对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释放拉力,使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向着轮毂1的内部回弹紧缩以避免影响骑行。
[0039]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3,每组回弹机构均包括多个弹簧6,多个弹簧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轮毂1的前端,多个弹簧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位于前侧的第二外胎固定件401的前端,且多个弹簧6均匀分布。
[0040]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外胎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所述轮毂(1)的圆周表面活动卡接有内胎(2);第一外胎(3),所述第一外胎(3)活动卡接于内胎(2)的圆周表面;第二外胎更换件(4),所述第二外胎更换件(4)套设于第一外胎(3)的圆周表面;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两个所述第二外胎固定件(401)分别固定连接于轮毂(1)的前后两端;两组连接机构,每组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拉锁部件和驱动部件,两个所述拉锁部件均与第二外胎更换件(4)连接以实现将其固定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两个拉锁部件连接以驱使其运转;以及两组回弹机构,两组所述回弹机构分别与两个第二外胎固定件(401)连接以实现其回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回弹机构均包括多个弹簧(6),多个所述弹簧(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轮毂(1)的前端,多个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位于前侧的第二外胎固定件(401)的前端,且多个弹簧(6)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可更换外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拉锁部件均包括拉锁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臣赵玲
申请(专利权)人:爱行客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