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16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多个正极极耳组成多组正极极耳组,不同组的正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电芯本体的周向;当正极极耳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正极极耳时,正极极耳组中的所有正极极耳均位于电芯本体周向的同一位置处;多个负极极耳组成多组负极极耳组,不同组的负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电芯本体的周向;当负极极耳组包括两个以上的负极极耳时,负极极耳组中的所有负极极耳均位于电芯本体周向的同一位置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沿电芯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降低了虚焊的风险,避免电芯发生短路的现象,且提高了电芯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电芯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电芯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叠片式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经过叠片的形式制成,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沿着叠片式电芯的厚度方向焊接于连接片上,对于较厚的电芯而言,多层极耳叠加焊接的方式,容易出现虚焊的风险;且极耳在整形过程中会进行弯折,多层极耳在弯折区域容易出现极耳堆积的现象,不仅容易造成极耳伸入电芯内部,出现短路的现象,而且还会因为多层极耳叠加的厚度较厚,使得极片沿极耳弯折后的叠加厚度方向的长度减小,降低了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
[0003]因此,亟需一种降低虚焊的风险、避免发生短路以及提高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的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该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降低了虚焊的风险,避免电芯发生短路的现象,且提高了电芯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叠片式电芯,包括:
[0007]电芯本体,包括多个正极极片、多个负极极片和隔膜,多个所述正极极片、多个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膜以预设的顺序沿第一方向叠加设置;
[0008]多个正极极耳,与多个所述正极极片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正极极耳组成多组正极极耳组,不同组的所述正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周向;当所述正极极耳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正极极耳时,所述正极极耳组中的所有所述正极极耳均位于所述电芯本体周向的同一位置处;
[0009]多个负极极耳,与多个所述负极极片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负极极耳组成多组负极极耳组,不同组的所述负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周向;当所述负极极耳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负极极耳时,所述负极极耳组中的所有所述负极极耳均位于所述电芯本体周向的同一位置处;
[0010]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0011]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耳的长度为所述正极极耳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的弯折距离和所述正极极耳的伸出长度之和,所有所述正极极耳的伸出长度均相等;
[0012]所述负极极耳的长度为所述负极极耳沿所述电芯本体厚度方向的弯折距离和所述负极极耳的伸出长度之和,所有所述负极极耳的伸出长度均相等。
[0013]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分布于所述
电芯本体的同侧。
[0014]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分布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同侧的两端。
[0015]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叠片式电芯还包括连接片,所述电芯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芯本体叠放设置,两个所述电芯本体叠放设置时的所述正极极耳组和所述负极极耳组的分布方式相同,所述连接片连接两个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正极极耳组或所述负极极耳组。
[0016]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设于所述过渡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正极极耳组或所述负极极耳组连接。
[0017]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片的厚度不大于1.5mm。
[0018]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叠片式电芯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连接片的外侧。
[0019]作为一种叠片式电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正极极片一体设置;所述负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片一体设置。
[0020]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叠片式锂电池,包括上述所述的叠片式电芯。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式电芯及叠片式锂电池,其中,叠片式锂电池包括叠片式电芯,叠片式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多个正极极耳和多个负极极耳,其中,多个正极极耳与多个正极极片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负极极耳与多个负极极片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正极极耳组成多组正极极耳组,多个负极极耳组成多组负极极耳组,不同组的正极极耳组和负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电芯本体的周向,通过错落的布置正极极耳组和负极极耳组,减薄了每个正极极耳组和负极极耳组的厚度,降低了正极极耳组和负极极耳组内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在焊接的过程中虚焊的风险;且在正极极耳组和负极极耳组中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在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弯折整形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在弯折区域出现堆积的现象,进而避免短路的风险;将正极极耳组和负极极耳组错落布置,从而降低了多层极耳叠加的厚度,增加了极片沿极耳弯折后的叠加厚度方向的长度,提高了电芯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与两组正极极耳组和两组负极极耳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与两组正极极耳组和两组负极极耳组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与两组正极极耳组和两组负极极耳组的主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与两组正极极耳组和两组负极极耳组的侧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上的两组正极极耳组和两组负极
极耳组弯折整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两极组叠片式电芯在合芯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两极组叠片式电芯在合芯前的俯视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两极组叠片式电芯在合芯前的侧视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两极组叠片式电芯的爆炸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上的三组正极极耳组和三组负极极耳组弯折整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本体的三组正极极耳组和三组负极极耳组与连接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两极组叠片式电芯在合芯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电芯本体;2、正极极耳;3、负极极耳;
[0037]4、连接片;41、第一连接部;42、过渡部;43、第二连接部;
[0038]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1),包括多个正极极片、多个负极极片和隔膜,多个所述正极极片、多个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膜以预设的顺序沿第一方向叠加设置;多个正极极耳(2),与多个所述正极极片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正极极耳(2)组成多组正极极耳组,不同组的所述正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周向;当所述正极极耳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正极极耳(2)时,所述正极极耳组中的所有所述正极极耳(2)均位于所述电芯本体(1)周向的同一位置处;多个负极极耳(3),与多个所述负极极片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负极极耳(3)组成多组负极极耳组,不同组的所述负极极耳组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周向;当所述负极极耳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负极极耳(3)时,所述负极极耳组中的所有所述负极极耳(3)均位于所述电芯本体(1)周向的同一位置处;所述正极极耳(2)与所述负极极耳(3)沿所述电芯本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2)的长度为所述正极极耳(2)沿所述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弯折距离和所述正极极耳(2)的伸出长度之和,所有所述正极极耳(2)的伸出长度均相等;所述负极极耳(3)的长度为所述负极极耳(3)沿所述电芯本体(1)厚度方向的弯折距离和所述负极极耳(3)的伸出长度之和,所有所述负极极耳(3)的伸出长度均相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片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雁晓刘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