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13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两个承载单元平行设置,承载体的两端固定在两承载单元上,且承载单元的上端面与承载体的上端面相齐平,至少两个定位座滑动连接在承载体上,至少两个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承载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实用,一套装置通过调节定位座或旋转座的装置,满足了从窄体客车到宽体客车等客车在SKD状态下车身转运要求,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空间占用少、可靠性能高。可靠性能高。可靠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国内纯电动客车技术相对成熟,纯电动客车客车需求越来越多。部分海外客户要求纯电动车出口装运要求以SKD(semi

knocked down 半散件)件形式装箱发运,导致客车拆卸后车体转运难的问题。由于客车整车拆卸独立于整车制造体系之外,很难利用生产线上现有工装进行拆卸。客车的不同型号车辆存在的宽度、长度不同情况。一般整车厂在涉及车辆SKD转运会使用企业现有矩形管,根据待转运车辆车身宽度、长度进行量身制作一批类似条凳的简易装置暂时存放。这样既浪费时间与材料,可靠性也不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很好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客车在缺乏车辆行驶系的SKD状态下整车转运问题,设计出能方便整车转运的工装设备,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高层次上方便了客车以SKD件方式出口。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0008]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包括承载单元、承载体、定位座和旋转座,两个承载单元平行设置,承载体的两端固定在两承载单元上,且承载单元的上端面与承载体的上端面相齐平,至少两个定位座滑动连接在承载体上,至少两个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承载体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体为直管结构,承载体的截面形状为凹型,承载体固定于承载单元上后,承载体上的凹槽面置于顶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座、万向轮和定向轮,万向轮和定向轮转动连接在承载座上,在承载座上设有安装槽,承载体焊接在安装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为锥形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包括侧面板、顶面板和锁紧螺栓,两个侧面板相互平行设置,顶面板水平焊接在两侧面板之间,顶面板上设有凹槽,且与承载体的凹槽面相适配,定位座滑动在承载体上,锁紧螺栓穿设在两个侧面板上,固定锁紧螺栓,将定位座固定在承载体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板的上端面高于顶面板的上端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的下端面设有凸起,上端面设有凹槽,旋转座下端面的凸起宽度小于承载体上凹槽的宽度,在旋转座设有第一通孔,在承载体上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穿设螺栓,将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承载体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体上固定有牵引座。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简单实用,一套装置通过调节定位座或旋转座的装置,满足了从窄体客车到宽体客车等客车在SKD状态下车身转运要求,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空间占用少、可靠性能高。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 1 为本技术主视图。
[0020]图 2 为本技术左视图。
[0021]图 3 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2]图 4 为本技术中承载单元和承载体的安装结构图。
[0023]图 5 为本技术中承载体和定位座的安装结构图。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包括承载单元1、承载体2、定位座3和旋转座4,两个承载单元1平行设置,承载体2的两端固定在两承载单元1上,且承载单元1的上端面与承载体2的上端面相齐平,至少两个定位座3滑动连接在承载体2上,至少两个旋转座4转动连接在承载体2上。
[0027]承载体2为直管结构,承载体2的截面形状为凹型,承载体2固定于承载单元1上后,承载体2上的凹槽面置于顶端。
[0028]承载体采用截面为120*120mm“凹”型矩形管,以生产单位客车最小宽度尺寸为参考长度。“凹”型结构矩形管可以更好的满足车辆底部多种规格矩形管固定在承载体上。
ꢀ“
凹”型结构矩形管两端卡在承载单元中部卡槽上,矩形管两端长于承载单元外平面,方便装置的起吊与堆放。承载体上平面与承载单元上平面平齐焊接在两侧承载单元上。
[0029]承载单元1包括承载座11、万向轮12和定向轮13,万向轮12和定向轮13转动连接在承载座11上,在承载座11上设有安装槽10,承载体2焊接在安装槽10内。安装槽10的开口为锥形状,方便对承载体2进行焊接。
[0030]定位座3包括侧面板31、顶面板32和锁紧螺栓33,两个侧面板31相互平行设置,顶面板32水平焊接在两侧面板31之间,顶面板32上设有凹槽,且与承载体2的凹槽面相适配,定位座3滑动在承载体2上,锁紧螺栓33穿设在两个侧面板31上,固定锁紧螺栓33,将定位座3固定在承载体2上。
[0031]通过松开锁紧螺栓33实现对定位座3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用灵活,调节方便。
[0032]本技术中的侧面板31的上端面高于顶面板32的上端面。使用时,在矩形款尺寸大于顶面板32上凹槽的尺寸时,可以将车辆底部的矩形管直接支撑在顶面板32上,然后通过两块侧面板31对支撑在顶面板32上的矩形管进行限位。
[0033]在矩形管尺寸小于顶面板32上凹槽的尺寸时,直接将矩形管支撑在顶面板32的凹槽内,通过凹槽对矩形管进行限位。
[0034]在旋转座4的下端面设有凸起,上端面设有凹槽,旋转座4下端面的凸起宽度小于承载体2上凹槽的宽度,在旋转座4设有第一通孔,在承载体2上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穿设螺栓,将旋转座4转动连接在承载体2上。旋转座4角度可调,用来满足不同车型的底部复杂结构管材的定位与固定。
[0035]承载体2上固定有牵引座21,借助绳索等外物,帮助车辆转运与移动。
[0036]本技术具体使用为:
[0037](1)使用举升机将入库车辆举起略高于装置的高度,该装置设计高度时充分考虑客车底架结构与正常客车离地高度来设计装置高度,以满足入库车辆行驶系的拆除与转运。
[0038](2)将装置分别从车辆前部与后部下方推入车辆底架下部。承载装置中使用120*120mm矩形管,两侧使用铁板拼焊成体,并中间加焊铁板,以增强承载装置的强度。而且承载装置上端附有一层木板和橡胶垫,使用过程中实时对整车进行良好的保护,避免转运途中变形、磕碰划伤而造成的不必要返工和成本的浪费,能充分保证承载总成的强度,减少其重量。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可根据车辆总质量,将装置2

3个为一套一起使用。
[0039](3)最后根据承载车辆底架结构,每个装置上配2个定位装置(即定位座3和旋转座4),能够很好的平衡车辆。通过调节定位装置上螺栓,从而移动定位装置。将定位装置滑动到车辆底架支撑位置正下方后,缓慢平稳落下举升机。将车辆平稳放置在装置上,移除举升机即可。
[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单元(1)、承载体(2)、定位座(3)和旋转座(4),两个承载单元(1)平行设置,承载体(2)的两端固定在两承载单元(1)上,且承载单元(1)的上端面与承载体(2)的上端面相齐平,至少两个定位座(3)滑动连接在承载体(2)上,至少两个旋转座(4)转动连接在承载体(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2)为直管结构,承载体(2)的截面形状为凹型,承载体(2)固定于承载单元(1)上后,承载体(2)上的凹槽面置于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1)包括承载座(11)、万向轮(12)和定向轮(13),万向轮(12)和定向轮(13)转动连接在承载座(11)上,在承载座(11)上设有安装槽(10),承载体(2)焊接在安装槽(10)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车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的开口为锥形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