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3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在基板上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工作的电感元件10。电感元件10具有在半导体基板3的表面形成的螺旋形状的2个导体1、2。上层导体1和下层导体2的形状几乎相同,在从半导体基板3的表面侧看时,上层导体1和下层导体2形成为几乎重叠。另外,上层导体1的外周端(外围端)和内周端(中心端)分别连接有引线6a、6b,上层导体1的内周端和下层导体2的外周端由连接线6c连接。上层导体1作为电感导体工作,经在其两端连接的引线6a、6b,连接到在半导体基板3上形成的电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半导体基板等各种基板上形成的电感元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利用薄膜成形技术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螺旋形状的图形,作为电感元件利用该图形的半导体电路。在这样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的电感元件流过电流时,在螺旋形状的图形的垂直方向上产生磁通,该磁通在半导体基板表面上产生涡流而消除有效磁通,所以存在不能作为电感元件有效工作的问题。特别是,在电感元件上流过的信号频率越高,该倾向就越明显,因此,难以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含有电感元件的高频电路。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基板上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工作的电感元件。本专利技术的电感元件在基板上夹有绝缘层重叠形成2个导体,连接各导体的端之间,同时作为电感导体使用上层导体。通过实验确认,在基板上形成具有这样结构的电感元件,也不会被涡流等消除电感成分,具有规定电感,作为电感元件有效工作。特别是,最好上述2个导体形成为几乎同一形状的长件形状。利用同一形状,由于上层导体不与基板表面直接对置,所以可以降低直接对置时在基板上产生的涡流。另外,通过使2个导体形状为长件形状,可使上层导体具有规定电感。特别是,在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互绝缘的状态下重叠在基板形成的2个导体,连接各导体的端之间,同时作为电感导体使用上层的上述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明池田毅
申请(专利权)人:新泻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