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41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CAN1总线驱动器、CAN2总线驱动器、USB转串口芯片、US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属于转换器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常见串口转CAN总线通信协议转换模块,CANCOM

100IE+三合一工业级智能协议转换器可以快速将RS

232/485/422通讯设备连接到CAN

bus现场总线,实现双向通讯。转换器支持600~230400bps串口速率,5Kbps~1Mbps的CAN

bus通讯速率。转换器提供三种数据转换模式:透明转换、透明带标识转换,格式转换,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其接口均为工业级设计,CAN接口自带磁耦隔离模块,使其避免由于地环流的损坏,强大的抗静电和浪涌能力,使之可以在恶劣环境中使用。
[0003]现有的USBCAN

IIPro可实现总线双向数据传输,专用的工业级高速32位CPU,接收和发送速度大于8000帧/秒(CAN卡总线波特率达到1M的时候,总线满发的数据帧不丢失)。符合ISO11898标准,支持CAN2.0A/B格式,标准帧/扩展帧/数据帧/远程帧。四层沉金工艺线路板,增强USB接口过流保护(电源接口处增加过流瞬态保护器件,极大提升USB接口保护性能)。增强CAN总线EMI抗干扰能力,产品通过CiA(CAN

in

Automation)电磁干扰试验测试,保证模块在一定干扰下正常通讯。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所有元器件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固件程序可远程升级,用户可自行升级芯片固件程序。(可随时降级成旧版本内核,一台设备永不过时)
[0004]纯铝合金外壳,稳定抗干扰,端子接口,方便调试。工业级主芯片,CAN端接口采用磁耦隔离方式,保证模块在CAN端混入高电压时不被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GND和PE接口,接上可以使模块在干扰严重的环境下正常通讯。
[0005]产品驱动通过微软数字签名认证,可以在
[0006]win98/xp/2000/2003/7/8/10等32/64位操作系统上安装使用。可以支持基于X86内核的32/64位Linux系统。CAN卡即插即用,适合现场调试,检测CAN网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现有技术的缺点及本申请提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现有CAN协议转换设备虽然支持RS485/RS232/TTL,但一般只有一路串口与一路CAN总线,无法满足多路需求,本专利技术包含两路CAN总线、4路串口可随意相互转换通信;2、现有CAN协议转换设备只能转USB或只可以转换为串口,无法满足即可以转换为串口,又可以转换为USB,本专利技术的CAN总线可以转换为串口,也可以转换为USB接口,亦可USB与串口同时输出;3、现有产品工作中无法得知工作状态,无系统日志输出,本专利技术可使用5路串口中任意一路作为日志输出端口;4、现有产品无法实现USB转串口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一路USB转5路串口输出。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
[0009]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CAN1总线驱动器、CAN2总线驱动器、USB转串口芯片、USB

TYPE

A接口,所述USB

TYPE

A接口与所述电源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源芯片分别与所述单片机、所述CAN1总线驱动器、所述CAN2总线驱动器、所述USB转串口芯片电连接,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CAN1总线驱动器、所述CAN2总线驱动器、所述USB转串口芯片通信连接;所述CAN1总线驱动器、所述CAN2总线驱动器分别将所述单片机的数据链路层信号转换未物理层信号。
[001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电源芯片包括自恢复保险F1、电压转换芯片U6,所述自恢复保险F1的一端接所述USB

TYPE

A接口,所述自恢复保险F1的另一端连接系统电源,所述系统电源为所述两个CAN总线驱动器以及外接串口供电;所述系统电源通过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6的VOUT1端、VOUT2端获得分压电源,所述分压电源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USB转串口芯片进行供电。
[001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系统电源为5V。
[0012]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分压电源为3.3V。
[001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单片机采用32位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
[001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42号引脚、43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4的USART1_TX端、USART1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16号引脚、17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5的USART2_TX端、USART2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29号引脚、30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6的USART3_TX端、USART3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51号引脚、52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7的USART4_TX端、USART4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53号引脚、54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7的USART1_TX端、USART1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19号引脚电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45号引脚、44号引脚分别连接CAN1总线驱动器的CAN1_TX端、CAN1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34号引脚、33号引脚分别连接CAN2总线驱动器的CAN2_TX端、CAN2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62号引脚、61号引脚分别连接CAN1总线驱动器的RE_CAN1_TX端、RE_CAN1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57号引脚、58号引脚分别连接CAN2总线驱动器的CAN2_TXR端、CAN2_RXR端。
[001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CAN1驱动器包括CAN驱动芯片U1,所述CAN驱动芯片U1的1号引脚分别接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45号引脚、62号引脚,所述CAN驱动芯片U1的4号引脚分别接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44号引脚、61号引脚;所述CAN驱动芯片U1的6号引脚、7号引脚分别接串口J1的2号引脚、1号引脚。
[0016]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所述CAN2驱动器包括CAN驱动芯片U2,所述CAN驱动芯片U2的1号引脚分别接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34号引脚、57号引脚,所述CAN驱动芯片U2的4号引脚分别接所述STM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CAN1总线驱动器、CAN2总线驱动器、USB转串口芯片、USB

TYPE

A接口,所述USB

TYPE

A接口与所述电源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源芯片分别与所述单片机、所述CAN1总线驱动器、所述CAN2总线驱动器、所述USB转串口芯片电连接,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CAN1总线驱动器、所述CAN2总线驱动器、所述USB转串口芯片通信连接;所述CAN1总线驱动器、所述CAN2总线驱动器分别将所述单片机的数据链路层信号转换未物理层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包括自恢复保险F1、电压转换芯片U6,所述自恢复保险F1的一端接所述USB

TYPE

A接口,所述自恢复保险F1的另一端连接系统电源,所述系统电源为所述两个CAN总线驱动器以及外接串口供电;所述系统电源通过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6的VOUT1端、VOUT2端获得分压电源,所述分压电源分别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USB转串口芯片进行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电源为5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源为3.3V。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采用32位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SB与多路串口、CAN总线相互转换的通信协议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42号引脚、43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4的USART1_TX端、USART1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16号引脚、17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5的USART2_TX端、USART2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29号引脚、30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6的USART3_TX端、USART3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51号引脚、52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7的USART4_TX端、USART4_RX端,所述STM32F105RCT6型单片机的53号引脚、54号引脚分别连接串口J7的USART1_TX端、U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平曹颂钟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图菱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