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49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转换电路、UART串口、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CPU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芯片,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CPU控制芯片的TXD0端口与转换芯片的RXD端口进行连接,将CPU控制芯片的RXD0端口与转换芯片的TXD端口连接,并由转换芯片实现UART串口以及USB接口的电平转换,满足UART串口与USB接口的转换需求,同时与传统转换电路相比,减少电路中接入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以减少生产及维护成本。同时,转换芯片可将电平转换为符合不同标准的串口电平,提高转换电路的兼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UART即通用异步接收/发送,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通讯协议,通常被称作“串口”。自1980年出现以后,串口被广泛用于工业、计算机等领域。为了便于设备之间通过UART实现通讯,当时为UART制定了一下几种电气标准:RS232,RS422和RS485。他们使用相同的UART传输协议,但是使用不同的电平标准,以适应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通讯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USB,即通用串行总线的出现,逐渐替代了UART。而直接使用UART进行通讯的设备也逐渐改为其他通讯方式。但是由于UART的普及性以及易用性,该协议依然被广泛用于电子电路开发调试过程中的通讯。因此,当设备上设置的接口为UART串口时,需要将UART串口转换为USB接口,以便于实现数据通讯。然而现有的串口转USB的电路组成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兼容性较差。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转换电路、UART串口、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与转换电路、UART串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与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芯片,所述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4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4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2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2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3引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CPU控制芯片采用的芯片型号为ESP32。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换芯片采用的芯片型号为CP2102。
[0008]进一步地,所述CPU使能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以及电阻R25,所述烧录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3以及电阻R29,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CPU控制芯片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CPU控制芯片的第23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电阻R29的另一端与转换芯片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以及电阻R25的另一端与转换芯片的第28引脚连接。
[0009]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将CPU控制芯片的TXD0端口与转换芯片的RXD端口进行连接,将CPU控制芯片的RXD0端口与转换芯片的TXD端口连接,并由转换芯片实现UART串口以及USB接口的电平转换,满足UART串口与USB接口的转换需求,同时与传统转换电路相比,减少电路中接入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以减少生产及维护成本。同时,转换芯片可将电
平转换为符合不同标准的串口电平,提高转换电路的兼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CPU控制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1]图2为转换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2]图3为CPU控制电路与转换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0013]图4为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5]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转换电路、UART串口、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与转换电路、UART串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与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芯片,所述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4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4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2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2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3引脚连接,从而将CPU控制芯片的TXD0端口(第4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RXD端口(第25引脚)进行连接,将CPU控制芯片的RXD0端口(第4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TXD端口(第26引脚)连接。
[0016]所述CPU控制芯片采用的芯片型号为ESP32。ESP32集成了天线和射频巴伦、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和电源管理模块等元器件,性能稳定,而且涵盖精细分辨时钟门控、省电模式和动态电压调整等特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具有多种调节管理模式,满足芯片的使用需求。
[0017]所述转换芯片采用的芯片型号为CP2102。CP2102内含USB收发器,无需外界电路器,符合USB2.0规范的要求,支持USB状态挂起,而且其异步串行数据总线兼容所有握手和调制调节器接口信号,满足电平转换的需求。
[0018]请参阅图4,所述CPU使能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以及电阻R25。所述烧录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3以及电阻R29。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CPU控制芯片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CPU控制芯片的第23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电阻R29的另一端与转换芯片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以及电阻R25的另一端与转换芯片的第28引脚连接。
[0019]USB接口所接收的信息会在转换芯片中产生TTL电平,而UART串口的信号会产生RS232、RS422或RS485电平。转换芯片将接收的TTL电平根据设定值与RS232、RS422或RS485电平进行转换,然后通过转换芯片的DTR端口(第28引脚)输出高电平,使得CPU使能控制电路的三极管Q2反向给CPU控制芯片输出复位信号。同时,转换芯片的RTS端口(第24引脚)输出高电平,使得三极管Q3反向给CPU控制芯片输出信号,使得CPU控制芯片进入BOOT模式(烧录模式),以此实现UART串口与USB接口的转换及通讯。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CPU控制芯片的TXD0端口与转换芯片的RXD端口进行
连接,将CPU控制芯片的RXD0端口与转换芯片的TXD端口连接,并由转换芯片实现UART串口以及USB接口的电平转换,满足UART串口与USB接口的转换需求,同时与传统转换电路相比,减少电路中接入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以减少生产及维护成本。同时,转换芯片可将电平转换为符合不同标准的串口电平,提高转换电路的兼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2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口转USB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控制电路、转换电路、UART串口、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所述CPU控制电路与转换电路、UART串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与USB接口、CPU使能控制电路以及烧录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芯片,所述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4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4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20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CPU控制芯片的第21引脚与转换芯片的第23引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转USB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威雷涛韩孝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