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674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属磁性材料技术领域。该微粒的内核是二氧化硅包覆的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铁氧体粒子,外壳是介孔二氧化硅,微粒具有多核结构,比表面积为180~210m↑[2]/g。制备方法包括用共沉淀法制备铁氧体粒子;再将洗好的铁氧体粒子直接分散到含SiO↓[2]的水溶性无机盐的水溶液中进行无机硅源包覆;然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进行介孔二氧化硅包覆。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过程和所需设备简单,复合微粒具有磁性物质含量高,外磁场响应能力强;比表面积高,磁分离能力强;在水中分散性好,容易进一步功能化的特点。该微粒适用于生物材料和医药制品等领域的分离和纯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性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Mobil公司的研究人员合成介孔二氧化硅以来,这种介孔分子筛给介孔固体材料的合成和应用带来了无限生机。例如由于介孔材料具有可调节的纳米级孔道结构,可以作为纳米粒子的微反应器。此外,介孔固体材料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尺寸,使其在催化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催化有大体积分子参加的反应中,介孔材料显示出优于沸石分子筛的催化活性。由于介孔固体的表面效应、量子限域效应及小尺寸效应都可能很显著,因此,它在光、电、磁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介孔二氧化硅在许多科学
的应用中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吸附、分离方面。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从工业废水或生物流体等溶液中分离出吸附有目标分子的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微粒在生物材料如细胞、蛋白质、DNA和RNA等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标记和检测、免疫分析和靶向药物等生物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主要是基于磁性微粒的外磁场响应能力,比如磁性微粒在外磁场下的富集和定向运动。与常用的分离方法如沉淀法、离心法、离子交换法和各种层析方法相比,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其内核是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微粒中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0%,其特征在于,外壳是介孔二氧化硅,介孔孔径为2~4nm;所述的微粒具有多核结构,外壳内包覆有30~800个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其内核是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微粒中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0%,其特征在于,外壳是介孔二氧化硅,介孔孔径为2~4nm;所述的微粒具有多核结构,外壳内包覆有30~800个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微粒的粒径为0.5~12μm,比表面积为180~210m2/g。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微粒的磁场响应能力为对10mL微粒的水溶胶,在0.2T的外加磁场下,微粒富集时间在30秒以内。4.一种权利要求1的介孔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已知的共沉淀法制备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再将洗好的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直接分散到含Si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胜滕兆刚王刚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