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座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44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由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接合组成的便座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熔融树脂注入在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接合部上形成的间隙空间内、使树脂固化,从而将该空间填塞、使便座内部空间密闭,这样,即使用水冲洗,水也不会进入该内部空间,从而提供不用相心在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间隙积聚垃圾或尘埃、且可进行水冲洗的便座或暖气便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组成的。如后述图6所示,在西式便器U上一般需设置便座10。便座10通常用合成树脂制造。此外,如图7所示,形成由供使用者坐的上部构件11和与便器表面接触的底部构件12相接合的结构、且常常将其内部构成中空。通过形成中空结构、能使便座10轻量化的同时、如图7(B)所示、能在内部配置加热构件H构成暖气便座。作为使上部构件11与底部构件12相接合的措施、已知除了可使用小螺丝、粘接剂等的机械嵌合结构、还可使用超声波振动焊接法。该方法如图8(A)所示、将底部构件12配置在上部构件11的内侧后、在两者相接触处施加超声波振动、使底部构件12的一部分12a熔融、即如图8(B)所示、使两者焊接接合。在进行上述便座10的制作时、想要在上部构件11与底部构件12的接合部13(参照图7)上完全不产生间隙D十分困难。这样就容易在此间隙D上积聚垃圾或尘埃,且由于难以进行清扫,从而担心有损美观性与卫生性。此外,在将便座构成暖气便座的场合、因担心水从上述间隙D进入,因而不允许进行水冲洗。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为能把在构成便座的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接合部上形成的间隙堵塞住的。根据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便座,其特点是用向在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接合部上形成的间隙注入熔融材料、然后使其固化的充填体、从而达到将该间隙堵塞。在此场合、上述“间隙”除了因成形误差而不可避免地在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间产生的间隙外,也包含为打算注入熔融材料而主动在两者间形成的间隙。有关本专利技术便座可采用将堵塞上述间隙的充填体与内脚形成一体的结构。此外,有关本专利技术便座、也能以如下的结构作为特点,就是通过向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间注入熔融材料、后使其固化、达到使两者接合成一体。此外,可将本专利技术便座构成暖气便座。另外,作为上述本专利技术便座的制造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将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保持在接合位置、向该两者的接合部注入熔融树脂、后使其硬化,从而使两者成为一体。对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便座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接合部的剖面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便座,(A)为表示便座底面的视图,(B)为沿图(A)的B-B线的剖面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不同实施例的便座,(A)为表示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在接合前状态的侧视图,(B)为表示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保持接合状态的侧视图,(C)为放大表示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接合部的剖面图,(D)为表示在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接合部安装衬垫状态的剖面图,图4为说明用DSI成形机制造本专利技术便座工序的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又一不同实施例、放大表示便座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接合部的剖面图,图6为表示设置便座的西式便器的立体图,图7表示传统便座,(A)为表示其底面的图,(B)为沿图(A)的A-A线剖面图,图8为放大表示传统便座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接合部的剖面图,为说明该两者的接合要领。有关本专利技术便座如图1所示,其特点在于用向在构成便座的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的接合部上形成的间隙D充填注入熔融材料、后使其固化的充填体S堵塞该间隙D。在此场合、为使熔融材料容易注入,也可以主动地在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间通过适当选择配合尺寸形成的间隙D。作为向上述间隙D注入的熔融物的材料,可举例为硅等合成橡胶或为与上部构件1或底部构件2材料相同的合成树脂、粘接剂等。此外,作为熔融物、通过选用相对上部构件1及底部构件2能发挥强粘接性的材料、能用注入的熔融材料使底部构件2与上部构件1的接合固定。在熔融材料相对上部构件1及底部构件2的粘接性不良的场合、在预先使底部构件2与上部构件1形成接合后、将熔融材料向两构件的间隙注入。作为将熔融材料向上述间隙D内注入的方法、例如可考虑使用注射成形机等机械加压注入的方法、或使用填缝枪等人工注入的方法。希望将堵塞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的间隙D的充填体S的表面与底面构件2尽可能构成一样平坦平滑。对此如果充填体S的表面粗糙或从底部构件2凹下,此处即成为可能堆积垃圾或尘埃的原因。图2为表示用堵塞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间的间隙D的充填体S材料在底部构件2上一体地形成内脚3的例子。例如,使用具有弹性的硅橡胶等作为上述充填体S的材料、在用此材料进行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间的间隙D的充填时、若同时在底部构件2的表面上的适当处所形成隆起部,就能一体地设置内脚3。若使用与上部构件1、底部构件2同质的合成树脂,能同时进行两者间间隙的充填及两者的接合。如图3(A)所示、准备好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如图3(B)所示,将此两者保持在接合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此两者保持在接合位置上时、分别在上部构件1、底部构件2上形成为在两者接合部4上形成树脂充填用空间部E的槽1a、2a。接着如图3(C)所示、当向在两者的接合部4上形成的空间部E内注入熔融树脂、使其硬化,就能得到用充填体(树脂)S使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接合成一体的便座。然而、在按上述程序制作便座的场合、能用注射成形制成中空制品、就是能利用称为模具移出注射成形法(以下称DSI法)。如图4所示,为实施DSI法的成形机(以下,称DSI成形机)能分别以两个金属模21、22各别地形成制品的构件、且能在使其中的一金属模21沿另一金属模22移动的同时、使上述各别形成的两构件23、24接合而制成中空制品30。现把用上述DSI成形机20制作中空制品的工序简要说明如下。首先,如图4(A)所示,用两个金属模21、22各别注射成形制成制品的构件23、24。此时,该两个金属模21、22互成为对方的阴模及阳模。而后,如图4(B)所示、使金属模21、22分离。此时、按需要把在向各金属模21、22的型腔供给熔融树脂时形成的横浇口25取出。接着,如图4(C)所示、使其中的一金属模21移动后再闭合,将已成形的各制品构件23、24保持在接合位置。接着,如图4(D)所示,向各构件23、24的接合部注射熔融树脂。这样,若已完成构件23、24的接合,即如图4(E)所示,使金属模21、22分离,取出已完成的中空制品30。在将上述DSI法用于本专利技术便座制作场合,可以在用DSI成形机分别将上部构件1及底部构件2各别成形后、使金属模移动、将两者保持在接合位置,然后向在两者接合部上形成的空间部E注射熔融树脂。此外,若要将制作的便座作为暖气便座的场合,可以在完成上部构件1、底部构件2的成形后,在将金属模分开时、在上部构件1的内面上设置加热构件、然后进行两者接合。此外,此时由于需把为向加热构件通电的导线引向便座10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的例子所示、在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的接合部的适当处所、形成为使导线通过的孔眼部5的安装部。且如图3(D)所示,构成在使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接合时,同时也使孔眼部5接合固定。由于用上述结构能得到内部空间密封的暖气便座,即使进行用水冲洗,也不用担心水进入内部。在用DSI法制作本专利技术便座10时,都不用分别在上部构件1与底部构件2上形成槽(参照图3)、通过如图5(A)、(B)所示、向两者的间隙D充填熔融树脂、使固化,能使两者成为一体化。在此场合、由注入、固化了的树脂T决定便座10的底面侧边缘部的形状。就是能如图5(A)所示,将边缘部形成弯曲面,或如图5(B)所示,形成倾斜面。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座,由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对在所述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接合部上产生的间隙、使用向该间隙内注入熔融材料、使其固化的充填体进行堵塞。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4-10 92135/971.一种便座,由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对在所述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的接合部上产生的间隙、使用向该间隙内注入熔融材料、使其固化的充填体进行堵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座的内脚与将所述间隙堵塞的充填体形成一体。3.一种便座,由上部构件与底部构件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好央吉田纯治粟田努水谷优孝井户田育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伊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