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15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通过第一板与第二板的开合来控制凸轮的转动,进而通过凸轮的转动来调节挂钩在栓杆上的位置。在使用时,首先分开第一板和第二板,然后转动主轴调节凸轮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使得挂钩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最后合并第一板和第二板使得凸轮向挂钩转动,进而压制挂钩向滑块移动,实现固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来控制凸轮转动,当合并时利用杠杆原理会非常的轻松,同时,第二轴在第一轴和第三轴之间的位置转换能够实现自动锁止。的位置转换能够实现自动锁止。的位置转换能够实现自动锁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


[0001]本技术涉及锁止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皮卡、货车等具有车斗的固定装置多采用滑道的方式安装车篷,通过同一条滑道实现车篷支架上固定点的调整。然后通过车篷把手将车篷固定与车斗上。
[0003]现有技术的车篷把手将凸轮与把手一体设计,在凸轮压制挂钩进行锁合时,主要依赖于凸轮与挂钩之间的摩擦力来防止凸轮回转。缺少对于凸轮的锁止,而皮卡、货车等具有车斗的车辆经常跑一些路况较差的地方,或者装载货物,会造成比较大的震动,容易致使凸轮松动,进而使得挂钩松动,最终导致车篷与车斗之间的固定松动。
[0004]为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能够在凸轮压制挂钩的过程中自动锁止的车篷把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能够在凸轮压制挂钩的过程中自动锁止的车篷把手。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包括滑块、栓杆、挂钩;所述栓杆与滑块连接;所述挂钩套设在栓杆上,并能够在栓杆上任意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主轴、第一板、第二板、连接件、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所述凸轮与主轴活动连接;所述主轴中间设有内螺纹孔,并通过内螺纹孔与栓杆连接,且主轴位于挂钩外侧;所述所述第一板通过第一轴与凸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与主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二轴与第一板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轴与第二板活动连接;当第一板与第二板合并时凸轮向挂钩一侧转动,第二轴从第一轴与第三轴连接线的外侧移动至内侧;当第一板与第二板分开时凸轮向第二轴或第三轴一侧转动,第二轴从第一轴与第三轴连接线的内侧移动至外侧。
[0007]使用时,首先转动主轴调节挂钩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使得挂钩刚好超过车斗的边缘,然后用手捏合第一板与第二板,使其合并,第一板推动凸轮沿主轴向挂钩一侧转动,将挂钩向滑块推动,挂钩挂在车斗上进行固定。在捏合时,只需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末段用力,通过杠杆原理会非常轻松的推动凸轮转动。在第一板与第二板合并的过程中,第二轴从第一轴与第三轴连接线的外侧移动至内侧,形成自动锁止。防止凸轮松动。
[0008]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第四轴;所述栓杆通过第四轴与滑块活动连接,栓杆能够通过第四轴在滑块上旋转至少90度。
[0009]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与主轴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侧边上设有在第一板与第二板合并时相互匹配的球形凹面。
[0011]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侧边上设有在第一板与第二板合并时相互匹配的球形凹面,是为了让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开也变成一个轻松的过程,只需要将大拇指压入球形凹面即可,利用大拇指与球形凹面之间形成的杠杆结构,能够将第一板与第二板非常轻松的分开。
[0012]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设有一卡扣,用于锁定栓杆。
[0013]在不使用时,为了防止栓杆在滑块上晃动,在滑块的开口内设置一卡扣,对栓杆进行锁定。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在使用时,首先分开第一板和第二板,然后转动主轴调节凸轮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使得挂钩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最后合并第一板和第二板使得凸轮向挂钩转动,进而压制挂钩向滑块移动,实现固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来控制凸轮转动,当合并时利用杠杆原理会非常的轻松,同时,第二轴在第一轴和第三轴之间的位置转换能够实现自动锁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松开状态的车篷手把。
[0016]图2为捏合状态的车篷手把。
[0017]图3为主轴结构图。
[0018]其中,1为滑块、2为栓杆、3为挂钩、4为凸轮、5为第二板、6为第一板、7为连接件、11为第四轴、12为卡扣、81为主轴、82为第一轴、83为第二轴、84为第三轴、85为球形凹面、86为内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述,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包括滑块1、栓杆2、挂钩3;所述栓杆2与滑块1连接;所述挂钩3套设在栓杆2上,并能够在栓杆2上任意移动,还包括凸轮4、主轴81、第一板6、第二板5、连接件7、第一轴82、第二轴83和第三轴84;所述凸轮4与主轴81活动连接;所述主轴81中间设有内螺纹孔,并通过内螺纹孔与栓杆2连接,且主轴81位于挂钩3外侧;所述所述第一板6通过第一轴82与凸轮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板5与主轴81连接;所述连接件7的一端通过第二轴83与第一板6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轴84与第二板5活
动连接;当第一板6与第二板5合并时凸轮4向挂钩3一侧转动,第二轴83从第一轴82与第三轴84连接线的外侧移动至内侧;当第一板6与第二板5分开时凸轮4向第二轴83或第三轴84一侧转动,第二轴83从第一轴82与第三轴84连接线的内侧移动至外侧。
[0023]使用时,首先转动主轴81调节挂钩3与滑块1之间的距离,使得挂钩3刚好超过车斗的边缘,然后用手捏合第一板6与第二板5,使其合并,第一板6推动凸轮4沿主轴81向挂钩3一侧转动,将挂钩3向滑块1推动,挂钩3挂在车斗上进行固定。在捏合时,只需在第一板6和第二板5的末段用力,通过杠杆原理会非常轻松的推动凸轮4转动。在第一板6与第二板5合并的过程中,第二轴83从第一轴82与第三轴84连接线的外侧移动至内侧,形成自动锁止。防止凸轮4松动。
[0024]滑块1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第四轴11;所述栓杆通过第四轴11与滑块1活动连接,栓杆2能够通过第四轴11在滑块1上旋转至少90度;第二板5与主轴81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第一板6和第二板5的侧边上设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杠杆式车篷把手,包括滑块(1)、栓杆(2)、挂钩(3);所述栓杆(2)与滑块(1)连接;所述挂钩(3)套设在栓杆(2)上,并能够在栓杆(2)上任意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4)、主轴(81)、第一板(6)、第二板(5)、连接件(7)、第一轴(82)、第二轴(83)和第三轴(84);所述凸轮(4)与主轴(81)活动连接;所述主轴(81)中间设有内螺纹孔(86),并通过内螺纹孔(86)与栓杆(2)上的外螺纹连接,且主轴(81)位于挂钩(3)的外侧;所述第一板(6)通过第一轴(82)与凸轮(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板(5)通过主轴(81)与凸轮(4)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7)的一端通过第二轴(83)与第一板(6)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轴(84)与第二板(5)活动连接;当第一板(6)与第二板(5)合并时凸轮(4)向挂钩(3)一侧转动,第二轴(83)从第一轴(82)与第三轴(84)的中心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剑峰杨一民魏澄平周韦娓陈连俊
申请(专利权)人:贝昂机电实业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