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和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54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电阻器和电路板。一种电阻器(10)包括一个元件主体(11)以及配备在元件主体(11)上的一个矩形电极(12a、12b),其中电流在其中流动的矩形电极(12a、12b)的一个末端的至少一个拐角经过倒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阻器和一种电子装备所用的电路板。
技术介绍
在一个电子线路所用的一种方形片状电阻器中,以下技术是公知的。电阻体的外形不像矩形,而像一个半圆形和一个半椭圆形等。为此,有人提出要降低电阻的变化(例如,参看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8-102401)。不过,这种技术涉及的电阻体制造技术是为了降低电阻器中电阻体的电阻变化,但是没有考虑电路装配时的电阻变化。如上所述,在电子线路所用的电阻器中,已经有了降低电阻体之变化电阻的电阻制造技术。不过,关于电路装配时降低电阻变化,还没有提出一种有效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阻误差小的电阻器,以及在电路装配时能够降低电阻变化的一种电路板。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元件主体;以及该元件主体配备的一个矩形电极,其中电流流入之矩形电极一个末端的至少一个拐角经过倒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对其施加一个电压的第一布局;一个第一布局施加之电压产生的电流流入其中的第二布局;一个电阻器,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其角经过倒圆,第一电极连接到第一布局,第二电极连接到第二布局。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个电阻器以及该电阻器在一片电路板上的装配实例;图2是一幅斜投影图,显示了第一个实施例中电阻器的外形;图3A和图3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个电阻器以及该电阻器在一片电路板上的装配实例;图4是一幅斜投影图,显示了第二个实施例中电阻器的外形;图5显示了在包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电阻器的具有多种外形的一个电阻器中,模拟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时的一种布线图案布置(布局1);图6显示了与图5相关联的一种布局(布局2);图7显示了与图5相关联的一种布局(布局3);图8显示了与图5相关联的一种布局(布局4);图9A和图9B显示了现有方形片状电阻器中布局1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10A和图10B显示了现有方形片状电阻器中布局2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11A和图11B显示了现有方形片状电阻器中布局3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12A和图12B显示了现有方形片状电阻器中布局4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13是一幅斜投影图,显示了要测量的一个电阻器(电阻模型1)的外形;图14是一幅斜投影图,显示了要测量的一个电阻器(电阻模型2)的外形;图15是一幅斜投影图,显示了要测量的一个电阻器(电阻模型3)的外形;图16是一幅斜投影图,显示了要测量的一个电阻器(电阻模型4)的外形; 图17显示了电阻模型1中布局1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18显示了电阻模型1中布局2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19显示了电阻模型2中布局1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20显示了电阻模型2中布局2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21显示了电阻模型3中布局1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22显示了电阻模型3中布局2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23显示了电阻模型4中布局1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24显示了电阻模型4中布局2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图25显示了电阻模型3中布局3的电极结合部位的电流分布。具体实施例方式后文中,将引用这些附图,讲解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图1A、图1B和图2分别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方形片状电阻器的结构。图1A是平面图,图1B是侧面图,图2是斜投影图。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电阻器10具有一个方形的片状电阻体11(R),实质上它具有六面体形状和一对矩形电极12a和12b,配备在方形片状电阻体11(R)下表面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构成电阻器10的方形片状电阻体11(R)以及方形片状电阻体11(R)下侧两端配备的电极对12a和12b,其每个角都进行了倒圆(进行弧形倒角后文中称为“倒圆”),分别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如图1B所示,例如用焊料使方形片状电阻体11(R)下表面上配备的电极对12a和12b,与电路板30上配备的布局Pa和Pb连接,电阻器10(其方形片状电阻体11(R)和电极对12a和12b的拐角分别经过了倒圆)就装配在电路板30上了。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器10的电极12a和12b连接的、电路板30的布局Pa和Pb,比电极12a和12b宽,所以电极12a和12b以全部宽度连接到布局Pa和Pb。因此,对方形片状电阻体11(R)以及电极对12a和12b的每个角都分别经过倒圆之后,流向电阻器10的电流在电阻器10的拐角上局部集中所造成的电阻误差,就能够得到控制。确切地说,当例如施加矩形电压产生的电流流入电阻体时,如果假设电极和电阻体为矩形,如同常规的方形片状电阻体,那么在电流流动侧(源侧)的电极部位中,电流就会集中在电极拐角上,这种局部集中的偏流分布是相当显著的。所以,电流不能均匀地流入电阻体,就会产生偏流分布造成的电阻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方形片状电阻体11(R)以及电极对12a和12b的每个角都分别进行倒圆。结果,由于上述偏流分布受到控制,电流均匀地流向电阻体,就能够抑制偏流分布造成的电阻误差。所以,仅仅对电流流入之源侧的电极(例如12a)的拐角进行倒圆,就能够期望上述优点。偏流分布造成的电阻误差也会在电流流出侧(汇侧)产生,如同在上述源侧。不过,对方形片状电阻体11(R)配备的电极12a和12b的每个拐角都分别进行倒圆,就控制了上述汇侧上的偏流分布,从而抑制了偏流分布造成的电阻误差。电阻器和布局的方向会改变在电极结合部位中的这种电流分布。下面将参考图5至图25,介绍常规结构之方形片状电阻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方形片状电阻器的电流分布差异。参考图3A、图3B和图4,讲解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电阻器和装配实例。图3A、图3B和图4中的每一幅都显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方形片状电阻器结构。图3A是平面图,图3B是侧面图,图4是外部透视图。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电阻器20具有方形的片状电阻体21(R),实质上它具有六面体形状和一对矩形电极22a和22b,配备在方形片状电阻体21(R)下侧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假设构成电阻器20的方形片状电阻体21(R)为矩形,类似于常规的电阻器。构成电阻器20的方形片状电阻体21(R),其下侧两端配备的电极对22a和22b的每个角都分别进行了倒圆,如图3A所示。如图3B所示,例如用焊料使方形片状电阻体21(R)下表面上配备的电极对22a和22b,与电路板30上配备的布局Pa和Pb连接,电阻器20(配备在方形片状电阻体21(R)下表面两端的电极对22a和22b的拐角经过了倒圆)就装配在电路板30上了。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器20的电极22a和22b与之连接的电路板30的布局Pa和Pb,比电极22a和22b宽,所以电极22a和22b以全部宽度连接到布局Pa和Pb。如上所述,方形片状电阻体21(R)配备的电极对22a和22b的每个拐角,都分别经过了倒圆。结果,在布局Pa和Pb布局Pa和Pb与电极22a和22b的结合部位,电极22a和22b的拐角上电流局部集中所造成的电阻误差,就能够得到控制。确切地说,例如在假设电极为矩形,如同常规的方形片状电阻体时,如果施加矩形电压使电流流入电阻体,相应电流流入之源侧电极部位中,电流就会集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元件主体;以及一个矩形电极,配备在元件主体上,其中电流流入其中的矩形电极的一个末端的至少一个拐角经过倒圆。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5-26 148232/20031.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元件主体;以及一个矩形电极,配备在元件主体上,其中电流流入其中的矩形电极的一个末端的至少一个拐角经过倒圆。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的所有拐角都经过倒圆。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元件主体是一个方形片状电阻体,以及一对电极配备在方形片状电阻体同一面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雄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