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定芯的电线电缆挤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55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挤塑模具,包括模套和模芯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模套的入口设计为一段直圆筒(3);模芯的尾部设计有圆台一(4)和圆台二(5),圆台一(4)正好可以插入模套入口的直圆筒(3)内,使模套和模芯紧密套接在一起,圆台二(5)直径与模套外径相一致;模芯尾部设计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供绝缘塑料通过的孔(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挤塑模具,属于电线电缆生产设备领域。根据目前大量采用的电线电缆绝缘挤塑工艺及其专用的挤塑机,在生产某种规格的电线电缆时,需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具。尽管申请号为01130448.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以减少模具更换次数的方法,但经常性的更换模具仍然是必需的。电线电缆挤塑模具分为模芯和模套相互分开的两个部分。目前各种型号的电线电缆挤塑机,其模芯和模套设计为非接触的。模芯和模套分别固定在机头上的模芯连接件和模套连接件上,使模芯和模套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流道,绝缘塑料通过空腔流道形成一定厚度的塑料空管,包裹在线芯上形成绝缘。为保证电线电缆不发生偏心现象,要求模芯和模套之间有非常好的同心度,同心度的调节是通过机头上设计的专门的调节螺杆来实现的。通常的做法是启动机器,将生产出来的电线电缆切开,通过测量电线电缆横截面各处绝缘厚度来判断偏心程度,再调节机头上的调节螺杆,通过反复的测量和调节,直到模芯和模套的同心度满足要求为止。其主要缺点在于费时费料,而且在模腔内充满绝缘料时,扳动螺丝是非常费劲的,对螺丝和螺扣经常进行维修也是必需的。当然,用完模具后,在高温下拆卸它也较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不用调节,能自然满足同心度要求,同时方便拆卸的绝缘电线电缆生产模具。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本技术包括模芯和模套两部分组成,在模套入口处设计有一段直圆筒;在模芯的尾部设计有二阶圆台,圆台一直径较小,圆台二直径较大,使得第一阶圆台的全部或部分正好插进模套入口端的直圆筒,第二阶圆台的直径与模套外径保持一致,与挤塑机机头腔道紧密接触;在模芯尾部的二阶圆台上,均匀设计有多个沿轴向穿过二阶圆台的孔。这种设计的模具即能满足所述要求。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使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现有模具的模芯和模套的主视剖视图图2现有模具在挤塑机头的装配图3本技术的模芯和模套主视剖视图图4本技术的模芯的左视图由图1可知,现有模具的模芯外径比模套外径小很多,在装配时如图2所示,模芯与挤塑机头的腔道和模套均不接触,由机头上的模芯连接件(1)固定在机头腔道内,模套固定在模套连接件上,模套和模芯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流道。生产过程中,线心穿过模芯和模套,绝缘塑料通过空腔流道,受压从挤出口挤出,在线上形成绝缘,为保证绝缘塑料在线芯的各处绝缘厚度一致,必须让模芯和模套的轴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现有方法是通过调节机头上预先设计的调节螺杆(2)来调节模套,使模套与模芯的轴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如前所述,这种调节操作过程相当麻烦。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模套入口部分是一段直圆筒(3),模芯尾部的圆台一(4)的大小设计为与直圆筒(3)内径一致,圆台一(4)的高可以比直圆筒的高稍大。使用时,将模芯插入模套,圆台一与模套之间紧密结合,因此自然保证了模套和模芯的同心度。同时模芯尾部的圆台二(5)直径与模套外径一致,使模套和模芯同时被卡在挤塑机头的腔道里,使模芯和模套不会发生松动。在生产过程中,绝缘塑料不是直接流入模具内,而是在机头内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模芯尾部均匀分布的孔(6)流进模具,再经挤塑口挤出。这样模具内各处塑料压力更加均匀,对机头内塑料压力不均匀的情况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从而塑料挤出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技术模具在使用时,先将模套和模芯套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放入机头就可以使用,无须连接件固定,同时,自然满足同心度要求。生产完毕后,将模具整体从机头内拿出来,将模芯和模套分开,再分别清理残留的塑料,避免在高温的机头上进行操作。本技术的一个更加的实施方式是在模套和模芯上分别设计一个环形的槽(7)。其目的在于使用后能很方便的将模套和模芯分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挤塑模具,包括模套和模芯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模套的入口设计为一段直圆筒(3);模芯的尾部设计有圆台一(4)和圆台二(5),圆台一(4)正好可以插入模套入口的直圆筒(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