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07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在现有的安装有多个物镜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中,在透镜保持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内侧轭的插入孔,难以提高刚性和提高二次共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包括:保持架,其保持使从光源输出的光束会聚在光盘上的多个光学构件、调焦线圈以及循轨线圈;多个弹性支撑部件,它们将保持架支撑成可在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以及与光盘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和基部,其对配置在保持架内部的内部轭和磁体进行保持,该磁体相对于调焦线圈以及循轨线圈产生磁场,保持架上的内部轭的上表面为封闭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录像机、BD播放器 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装置,特别涉及光学构件 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开发出了记录密度和覆盖厚度等不同的多种光盘,例如使用 波长为780nm左右的CD (Compact Disc:只读光盘)、使用波长为660nm 左右的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使用波长为405nm 左右的BD(Blu-ray Disc:蓝光光盘)以及HD-DVD(High Definition DVD: 高清晰DVD)等。在与这些使用波长不同的多种光盘相对应的光盘装置 中,为了获得对应于各光盘的聚光点,有的装备了多个物镜。(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1758号公报(第1-11页、第2-13图)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在透镜保持架上安装多个 物镜,所以可动部重量增大,为了获得所需要的驱动力,必须有具备内 侧轭的复杂的磁回路。为此,透镜保持架上也设置用于插入内侧轭的插 入孔,存在难以提高透镜保持架的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多个物镜保持 在透镜保持架上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中,获得小型、高刚性的光学构件 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包括保持架,其保持使从光源输出的光束会聚在光盘上的多个光学构件、 调焦线圈以及循轨线圈;多个弹性支撑部件,它们将上述保持架支撑成可以在上述光盘的大 致半径方向、以及与上述光盘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和基部,其对配置在上述保持架内部的内部轭和磁体进行保持,上述 磁体相对于上述调焦线圈以及上述循轨线圈产生磁场,上述保持架的上述内部轭的上表面为封闭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保持架中的内部轭的上表面为封闭结构,所以有 可获得小型、高刚性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及其周边的主要部件 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的三面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物镜的配置高度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物镜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安装有实施方式1中的物镜和保护器的状态的主视图和图8是实施方式1中的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中的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IO是分别组装好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的可动部单元 和固定部单元之后的立体图。图11是从其它视角观察实施方式1中的图10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101:光盘;102:转盘;103:主轴电动机;104:光学基部;105: 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6a、 106b:进给轴;107:盖体;108:光束;109: 光束;110:物镜;111:物镜;112:透镜保持架;112a:切口部;112b: 切口部;112c:遮光部;112f、 112g:壁部;113:保护器;114a、 114b:调焦线圈;115a 115d:循轨线圈;116a 116d:倾斜线圈;117a、 U7b: 可动部侧基板;118:可动部单元;119:基部轭;119a、 119b:内部轭部; 120a、 120b:磁体;121a、 121b:固定部侧基板;122:凝胶保持架;123: 固定部单元;124a 124f:丝线;125a、 125b:凝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及其周边 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的立体图,图3 是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的三面视图,图4是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的 分解图,图5是作为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 —部分的物镜110、 111的配 置高度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物镜110、 111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7 是说明安装有物镜IIO、 111和保护器113的状态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8 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 IO是分别组装好实施方式1中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的可动部单元118 和固定部单元123后的立体图,图11是从其它视角观察图10的立体图。此外,各图中示出的X、 Y、 Z坐标轴中,设定Z轴与物镜的光轴平 行,设定X轴垂直于Z轴并沿盘状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将与这两轴正 交的方向设定为Y轴。以下,用图1 图1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在图1 图11中, 101是作为光学式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102是载置光盘101的转盘,103 是用于使转盘102旋转的主轴电动机。104是光学基部,其上安装有半导 体激光器等(未图示)多个光源和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光学基部104 通过进给轴106a、 106b被支撑成可在光盘101的半径方向(X轴方向) 上移动。此外,107是用于保护光学构件驱动装置105的盖体。作为从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器等(未图示)光源射出的光束,例如 将从蓝色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波长为405nm左右的光束作为光束a, 将从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波长为660nm左右的红色光束和波长 为780nm左右的光束作为光束P。 110、 111是使光束a、光束|3会聚在 光盘101上的物镜,例如物镜110是BD (Blu-ray Disc)用物镜,物镜111是CD (Compact Disc)和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互换的二焦 点用物镜,两个物镜从外形到焦点距离、动作距离(工作距离)等规格 都不相同。物镜110和物镜111的光轴与Z轴平行,连接物镜110和物镜111 的中心的线段从X轴倾斜预定的角度地配置。在本示例中,该角度为45 度,从而还构成为这样的结构经设置在物镜110、物镜lll之下的有波 长选择性的镜子(未图示),光束a、光束|3从与物镜110、物镜111的 配置角度相等的45度方向入射。透镜保持架112用重量轻、高刚性的塑 料进行成形,透镜保持架112构成为具有垂直于Z轴的面、垂直于X轴 的侧面和垂直于Y轴的侧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此处,在光盘101为DVD 的情况下,物镜111以图5 (A)的状态调焦,在光盘101为CD的情况 下,透镜保持架112在Z轴方向移动,以图5 (B)的状态调焦。在光盘 101为BD的情况下,关于透镜保持架112的Z轴方向的位置,在本示例 中确定BD用物镜110的Z轴方向的位置,以使物镜110在位于图5 (A) 的位置和图5 (B)的位置之间的图5 (C)的位置调焦。用图6、图7说明物镜的安装位置。在制作在透镜保持架112上的物 镜110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物镜lll的切口部112a。物镜IIO、 111 安装在透镜保持架112上的状态,就是物镜111的一部分藏入物镜110 的下方的状态,从光轴方向观察时外形重叠。此处,比较物镜110、 111 与光盘101之间的距离,在与光盘101的距离较远的物镜111的上表面, 固定有作为光盘101与物镜碰撞时的保护构件的保护器113。在保护器 113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处凸起113a、 113b,凸起113a、 113b的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其包括: 保持架,其保持将从光源输出的光束会聚在光盘上的多个光学构件、调焦线圈以及循轨线圈; 多个弹性支撑部件,它们将上述保持架支撑成可在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以及与上述光盘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 基部,其对配置在上述保持架内部的内部轭和磁体进行保持,上述磁体相对于上述调焦线圈以及上述循轨线圈产生磁场, 上述光学构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架的上述内部轭的上表面为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3-29 092016/20061. 一种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其包括保持架,其保持将从光源输出的光束会聚在光盘上的多个光学构件、调焦线圈以及循轨线圈;多个弹性支撑部件,它们将上述保持架支撑成可在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以及与上述光盘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基部,其对配置在上述保持架内部的内部轭和磁体进行保持,上述磁体相对于上述调焦线圈以及上述循轨线圈产生磁场,上述光学构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架的上述内部轭的上表面为封闭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接上述磁体和上述内部轭的线与垂直于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的上述光盘的大致切线方向平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上述多个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两个光学构件的光轴的平面,与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不平行。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上述多个光学构件中的至少两个光学构件的光轴的平面,与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大约成45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持架中,在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部实透中村惠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