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597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夯地装置,其具有平整板和驱动平整板的马达,在夯地装置的上部半体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把手独立地经由防振构件安装于夯地装置的上部半体,在支承部安装有用于驱动马达的电装件。驱动马达的电装件。驱动马达的电装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夯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平整板的上下振动夯实地面的夯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夯地装置的结构例,公开了一种冲击夯装置,该冲击夯装置在冲击夯主体的上端部具备驱动用的发动机和配置有燃料箱的把手。在进行平整作业时,作业者一边握住在冲击夯主体的上端部所具备的把手的把持部,一边对在冲击夯主体的下端部所设置的平整板施加上下振动,利用该振动对地面进行平整。
[0003]另外,随着近来的环境管制的提高,代替发动机而使用马达作为驱动源,将燃料箱置换为电池的电动夯地装置的需求不断提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3639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假定装置结构的电动化的情况下,电池等电装件相对于振动的耐久性低,因此需要抑制针对电装件的振动。另外,在进行平整作业时,为了降低由传递到把手的把持部的手腕振动所引起的作业者的负担,还需要抑制把手的振动。
[0009]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结构中,在代替燃料箱而将电池等电装件配置于把手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把手实施用于降低对电装件的振动和对把持部的振动这两方的防振对策。
[0010]然而,由于电装件以及把持部在把手上的位置、质量分别不同,因此对于电装件的防振对策和对于把持部的防振对策需要不同。因此,难以对把手实施分别与电装件以及把手的把持部对应的不同的防振对策。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把手独立地降低电装件的振动的夯地装置。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夯地装置,其具有平整板和驱动所述平整板的马达,
[0014]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夯地装置的上部半体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把手独立地经由防振构件安装于上述夯地装置的上部半体,在上述支承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上述马达的电装件。
[0015]专利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与把手独立地降低电装件的振动的夯地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而变得明确。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0019]图2是表示支承部的结构的图。
[0020]图3是说明电装件的安装结构的图。
[0021]图4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图。
[0022]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0023]图6是说明电池的装卸结构的图。
[0024]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变形例1的图。
[0025]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变形例2的图。
[0026]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变形例3的图。
[0027]图10是表示在变形例3中使用的PDU壳体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要素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9][第一实施方式][0030](夯地装置的结构例:冲击夯装置)
[0031]图1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夯地装置的结构例而表示冲击夯装置40A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将纸面的右侧设为装置的前方,将纸面的左侧设为装置的后方,将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装置的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冲击夯装置40A具有:作为驱动源发挥功能的马达10;比后述的防振构件41c靠上侧的上部(以下,也称为“上部半体41b”);可伸缩的防振构件41c;比防振构件41c靠下侧的下部(以下,也称为“下部半体41a”);以及平整板42。平整板42与下部半体41a连结,下部半体41a经由防振构件41c与上部半体41b连结。
[0032]在上部半体41b设置有把手45和与把手45分体的支承部70。在支承部70安装有能够安装电池、PDU(动力驱动单元)等电装件的安装板54。向马达10供给电力的电池51经由保持托盘53安装于安装板54的上表面。另外,配置有对马达10的驱动进行控制的PDU55的PDU壳体56安装于安装板54的下表面。关于这些电装件的安装结构,在后面参照图3进行详细说明。
[0033]马达10经由间隔件15安装于上部半体41b,基于从电池51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收纳于上部半体41b的内部的未图示的激振机构与马达10的输出轴连结。在从上部半体41b起跨下部半体41a的内部而形成的曲轴箱内,马达10的输出轴的旋转驱动通过未图示的活塞杆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上下运动),转换后的上下运动被传递至平整板42。由此,平整板42在上下方向上振动。通过平整板42的振动,能够拍打地面GND而将其夯实。
[0034]防振构件41c设置在上部半体41b与下部半体41a之间。通过平整板42拍打地面GND,其反作用使冲击夯装置40A上下移动,但由于防振构件41c的介入,平整板42以及下部半体41a侧的振动以降低后的状态传递到上部半体41b侧。
[0035](电装件的安装结构)
[0036]图3是说明电装件(电池51、PDU55)的安装结构的图。在图3中,安装板54是安装于支承部70的板,在安装板54的上表面354A(第一面)和下表面354B(作为第一面的背面的第
二面)能够安装电池51、PDU等电装件。
[0037]可装卸地保持电池51的保持托盘53通过紧固构件53f(例如螺栓)安装于安装板54的上表面354A。电池51由保持托盘53可装卸地保持,经由保持托盘53安装于安装板54的上表面354A。在电池51中,马达连接部51a能够经由PDU55与和马达10电连接的连接器线缆55a连接。马达10与PDU55经由线缆55b电连接,以在保持托盘53上安装有电池51的状态将连接器线缆55a与马达连接部51a连接,由此马达10与电池51成为经由连接器线缆55a、PDU55以及线缆55b而电连接的状态。
[0038]外装构件52(装饰构件)在中央具有开口部352。外装构件52通过紧固构件52a(例如,螺栓)安装于安装板54的上表面354A,在安装于安装板54上的状态下,外装构件52覆盖保持托盘53的外周以及电池51的下部。
[0039]PDU55配置于保护用的PDU壳体56内,配置有PDU55的PDU壳体56通过紧固构件56a安装于安装板54的下表面354B。
[0040]就在安装板54的上表面354A安装电装件(电装件所包含的电池51),在下表面354B安装其他电装件(电装件所包含的其他电装件(例如PDU55))的结构而言,与在一侧的面(例如上表面侧)层叠电装件的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利用安装板54的下表面侧的空间,因此能够使装置结构小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夯地装置,其具有平整板和驱动所述平整板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夯地装置的上部半体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把手独立地经由防振构件安装于所述夯地装置的上部半体,在所述支承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马达的电装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构件与所述把手的防振构件独立地设置在所述上部半体与所述支承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夯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把手同轴方向的旋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夯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观察所述夯地装置时,所述把手构成为框体,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所述把手的框体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夯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地装置在与经由所述支承部的所述防振构件而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口博石塚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