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40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智能交互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存在容易跌落损坏和安全性低的问题。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车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底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车体的内腔且位于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急停机构,底板的底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底板的槽体,槽体的内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板体,板体的两侧均弹性连接有扭转弹簧,板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磨砂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增强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安全性,由于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设计原理是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小车为基础设计而成,有效的解决了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跌落损坏的问题。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跌落损坏的问题。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跌落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交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尤其涉及人工智能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而交互装置是指使用交互技术的装置,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方志汇集了一定地域内各种信息资料,是一种有形的文字信息载体。
[000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适用于室内使用的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存在容易跌落损坏和安全性低等问题,消费者对高安全性的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故而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室内使用的人工智能交互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人工智能交互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存在容易跌落损坏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车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所述车体的内腔且位于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急停机构;
[0007]所述底板的底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底板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内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均弹性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板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磨砂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切位于槽体的相邻位置固定连接有引导板;
[0008]所述急停机构包含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耳座转动连接有摇摆杆,所述摇摆杆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辊轴,所述摇摆杆的一端底部设置有配重块,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配重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引导板相对应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配重块的顶部通过牵引绳与辊轴连接,所述气缸通过顶部的连接架与辊轴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尺寸与槽体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板体与槽体相互平行。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摇摆杆通过销轴与耳座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牵引绳远离配重块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辊轴的两端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气缸与底板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架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顶部相对应的两侧均通过转轴与辊轴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当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移动至能桌子的边缘时,红外感应器(品牌:洛施达;型号
LTD

NO)检测到一部分处于桌子的外面时,触发急停机构,急停机构的气缸开始工作,气缸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摇摆杆向上移动,另一端向下倾斜,此时摇摆杆的另一端通过辊轴、牵引绳以及配重块的自重,使得配重块在引导板内向槽体移动,最终压在板体上,板体通过扭转弹簧和轴杆转动,使磨砂板接触地面,迫使车体停止移动,有效的增强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安全性。
[0016]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红外感应器、槽体、板体、扭转弹簧、磨砂板、引导板、固定块、摇摆杆、配重块、气缸、滑块、牵引绳和连接架的设置,当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移动至能桌子的边缘时,红外感应器(品牌:洛施达;型号LTD

NO)检测到一部分处于桌子的外面时,触发急停机构,急停机构的气缸开始工作,气缸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摇摆杆向上移动,另一端向下倾斜,此时摇摆杆的另一端通过辊轴、牵引绳以及配重块的自重,使得配重块在引导板内向槽体移动,最终压在板体上,板体通过扭转弹簧和轴杆转动,使磨砂板接触地面,迫使车体停止移动,有效的增强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安全性,由于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设计原理是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小车为基础设计而成,有效的解决了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跌落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红外感应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 A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急停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车体;2、急停机构;5、底板;6、红外感应器;7、轴杆;8、磨砂板;9、板体;10、槽体;11、扭转弹簧;12、辊轴;13、牵引绳;14、配重块;15、滑块;16、引导板;17、固定块;18、气缸;19、连接架;20、耳座;21、摇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参照图1

4,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包括车体1此处为人工智能模型小车以及车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5,底板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6,车体1的内腔且位于底板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急停机构2。
[0026]底板5的底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底板5的槽体10,槽体10的内部通过轴杆7转动连接有板体9,板体9的两侧均弹性连接有扭转弹簧11,板体9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磨砂板8,底板5的顶部切位于槽体10的相邻位置固定连接有引导板16。
[0027]急停机构2包含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顶部通过耳座20转动连接有摇摆杆21,摇摆杆2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辊轴12,摇摆杆21的一端底部设置有配重块14,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气缸18,配重块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引导板16相对应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块15相适配的滑槽,配重块14的顶部通过牵引绳13与辊轴12连接,气缸18通过顶部的连接架19与辊轴12连接,具体的,通过红外感应器6、槽体10、板体9、扭转弹簧11、磨砂板8、引导板16、固定块17、摇摆杆21、配重块14、气缸18、滑块15、牵引绳13和连接架19的设置,当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移动至能桌子的边缘时,红外感应器6(品牌:洛施达;型号LTD

05NO)检测到一部分处于桌子的外面时,触发急停机构2,急停机构2的气缸18开始工作,气缸18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架19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摇摆杆21向上移动,另一端向下倾斜,此时摇摆杆21的另一端通过辊轴12、牵引绳13以及配重块14的自重,使得配重块14在引导板16内向槽体10移动,最终压在板体9上,板体9通过扭转弹簧11和轴杆7转动,使磨砂板8接触地面,迫使车体1停止移动,有效的增强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安全性,由于该人工智能交互装置的设计原理是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小车为基础设计而成,有效的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智能交互装置,包括车体(1)以及车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车体(1)的内腔且位于底板(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急停机构(2);所述底板(5)的底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底板(5)的槽体(10),所述槽体(10)的内部通过轴杆(7)转动连接有板体(9),所述板体(9)的两侧均弹性连接有扭转弹簧(11),所述板体(9)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磨砂板(8),所述底板(5)的顶部切位于槽体(10)的相邻位置固定连接有引导板(16);所述急停机构(2)包含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顶部通过耳座(20)转动连接有摇摆杆(21),所述摇摆杆(2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辊轴(12),所述摇摆杆(21)的一端底部设置有配重块(14),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气缸(18),所述配重块(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引导板(16)相对应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块(15)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莉郑培清高飞丁莎刘瀚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思远集成电路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