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19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减振装置,具备层叠板(20),该层叠板的至少内部的部位被固定在工程机械的铲斗(10)的侧板(11)上;内部的部位位于由以下各部位构成的区域G内,即:i)由线段CA与层叠板(20)的周缘相交的点B和圆弧中心C的连接线段BC的中点d以及中点d附近构成的部位D,其中,线段CA是连结在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大致圆弧形状而成的侧板(11)的圆弧中心C、和在铲斗(10)向工程机械安装一侧的从大致圆弧形状转移到其他形状的点A的连接线段;ii)由线段CA的中点f以及中点f附近构成的部位F;iii)部位D和部位F之间的区域。据此,可将由固定层叠板而引起的对减振效果的不良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抑制在母材中发生的振动而降低从母材发出的噪音 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工程机械要求特别是在夜间作业时在住宅区降低噪 音,而且各国也纷纷出台将噪音限制在一定程度以下的有关噪音的法规。 例如,在使用具备含铲斗的作业机的液压挖掘机等的情况下,己通过实验 等确认了其铲斗是噪音的主要发生源。据估计,在从该作业机发出的噪音 当中,约80%是从铲斗发出的噪音。因此,为了抑制从伊斗特别是从铲斗的侧板产生的振动并由此减少从 侧板发出的噪音,人们尝试了将减振材设置在铲斗上的方法。作为减振材, 一般使用橡胶、树脂、沥青等称为粘弹性材的材料。但是, 一般工程机械多在如作业机直接接触砂土等恶劣的环境下作 业,因此如果在工程机械的作业机上安装由粘弹性材料构成的减振材,则 会产生耐久性差的问题。另外,粘弹性材一般用金属板固定,但在通过焊 接修补该金属板的时候,会产生粘弹性材料燃烧的问题。而且,这些粘弹 性材料价格高,因此存在为了减少噪音而消耗的费用提高的问题。因此,针对开发耐久性高且修补时不燃烧的低价格的减振装置的要 求,本专利技术的受让人开发了层叠板并己提出专利申请,从而被日本特开 2000—219168号公报(或者美国专利63325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 — 48188号公报等所公开。关于上述公报,参照图2进行说明。在铲斗的侧 板11上层叠多片薄的钢板21 (以下称为薄板21)而构成层叠板20。而且,还记载有以下内容,即在层叠板20之上进一步重叠保护薄板21的比较厚的钢板30 (以下称为保护板30),并对其周围20a (参照图1)进行全 周角焊或者间断角焊、或者进行间歇式塞焊、或者通过螺栓拧紧而进行固 定。在这里,由于层叠板20是由钢等耐久性高且不易燃烧的低价格材料 构成,因此可以解决以往的粘弹性材存在的问题。关于层叠板20抑制从侧板11产生的振动并降低从侧板11发出的噪 音的机构,上述公报中有所记载,下面参照图4A和图4B,进行说明。艮口, 当侧板ll振动时,该振动传达到层叠板20,使构成层叠板20的薄板21、 21'变形。对于重叠了多张薄板21、 21'的层叠板20,其每个层的变形量不 相同。艮P,相邻的薄板21、 21,的曲率半径分别为不相等的rl、 r2。因此, 原本的位移为x的薄板21、 21'(参照图4A),通过由振动引起的微小变 形,其位移分别变为X+AX2、 X+AX1,从而在两个薄板21、 21'之间 产生相对位移AX2—AX1。相对位移AX2—AX1在薄板21、 21'之间产 生摩擦力(以下称为层间摩擦力)。从而,在侧板ll产生的振动能转换为 由该层间摩擦力引起的热能。由此,抑制从侧板11产生的振动,降低从 侧板ll产生的噪音。从以上说明可知,薄板21、 21,以如图4B所示的方式独立变形而生成 相对位移AX2-AX1是减振的条件。因此,反之,如果两个薄板21、 21' 固定为一体发挥功能,则阻碍独立变形,从而完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相对 位移,进而不能获得或极少获得减振效果。关于这一点,参照图l,进行说明。在以往,层叠板20的周围20a是 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侧板11上。但是,为了不阻碍各层独立的变形而获得 高的减振效果,以往一般采用不将层叠板20的内部(是指只使用除周围 20a以外的部分)固定在侧板11上的结构。但是,如果不将层叠板20的 内部固定,则可明显产生以下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制造时的焊接工序中产生的热形变,在构成层叠板 20的薄板21、 21,间产生间隙的同时,在侧板11和层叠板20之间也产生 间隙。由此,本应在侧板11振动时在薄板21、 21'之间产生的层间摩擦力 根本不产生或者几乎不产生,从而不能获得或极少获得减振效果。第二个问题是在实际使用工程机械时,会常常出现如铲斗碰撞岩石等侧板11受过大外力的情况。因此,内部没有被固定而仅固定周围20a 的层叠板20,会受到该过大外力的作用而容易鼓起。即,层叠板20 从侧板11分离,且薄板21、 21,也会相互分离。其结果,本应在侧板11 振动时在薄板21、 21'之间产生的层间摩擦力根本不产生或者几乎不产生, 从而不能获得或极少获得减振效果。由以上说明可知,为了获得高的减振效果,是最好不固定层叠板20 的内部,以便不阻碍薄板21的变形。但是,如果不固定层叠板20的内部, 则会由伊斗作业时的热形变或者使用铲斗时的外力而产生鼓起现象, 从而带来失去减振效果的问题。另外,根据工程机械的大小、使用方法、作业的用途等,工程机械的 铲斗有多个种类。本专利技术者们通过对大小、形状、尺寸等不相同的各种铲 斗进行试验的结果,确认了将层叠板安装在侧板上所获得的效果的同时, 还发现了根据铲斗种类的不同其效果也不同的事实。即,根据铲斗的种类, 不仅有侧板所占的噪音分量高的铲斗,也有侧板的噪音分量小且底板的噪 音分量高的铲斗。此时可考虑以下对策。(1) 对各种铲斗测定噪音分量,并对底板的噪音分量高的铲斗,对 其底板也实施噪音对策。(2) 对所有种类的铲斗, 一律在底板实施噪音对策。但是,在采用上述(1)方法的情况下,对每个新设计的铲斗都要进 行噪音实验等,因此非常繁琐。而在采用上述(2)方法的情况下,需要 对不需要噪音对策的铲斗,也要追加噪音对策用部件,因此会导致成本提 高。从而,最好先明确需对底板采取噪音对策的基准,仅对各种铲斗中的 必要最小限度的铲斗进行噪音实验等,用必要最小限度的劳力实施噪音对 策。另一方面,在对铲斗的底板实施噪音对策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使用 不同于侧板的层叠板。即,在工程机械的作业过程中,铲斗的底板与岩石 产生冲撞等的机会多,且与侧板相比,会受到过大外力而容易磨损。因此, 安装在底板上的层叠板有可能会破坏或者剥离,其耐久性差。另外,由于 在底板上安装层叠板,因此会带来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为避免这样的情形的发生,可考虑一边通过用加固材加固底板而提高底板刚性、 一边进行减振的方法。即,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根据铲 斗的种类,可以在铲斗的侧板中的靠近底板的部分安装作为耐磨损板的板 厚大的加固材,且增加耐磨损板的板厚并进行底板的减振。但是,如果增 加耐磨损板的板厚,则会增加铲斗的重量,其结果给工程机械的性能带来 了不良影响。即,如果铲斗的重量增加,则作业机的惯性力矩也会相应增 大,因此需要增大相应量的平衡配重。如果增大平衡配重,则会引起工程 机械的旋转半径增大的问题。因此,最好在加固铲斗的底板时增加必要的 最小限度的重量。另外,作为有效降低机械的噪音且耐久性好的小型的减振装置,有使 用对多个板进行部分结合而成的层叠板的减振装置。而且,在进行部分结 合时,可使用螺栓拧紧方式、塞焊或者全周焊(例如可参照上述日本特开2002—48188号公报中的第3 5页,以及第1 8图)。在使用层叠板的减 振装置中,由于层叠板部分地与噪音产生部(振动部)结合,因此在振动 部和层叠板之间以及构成层叠板的板相互之间会产生微小的位置偏差或 者间隙。这样的微小位置偏差或者间隙会一边经常性变化一边连续不断地 产生,因此反复产生板间的摩擦或者冲撞。从而,噪音产生部的振动能就 会转换为这些由这些摩擦和冲撞引起的热能而被消除,进而能减少振动且 降低噪音。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是:具备层叠板(20),该层叠板的至少内部的部位被固定在工程机械的铲斗(10)的侧板(11)上;所述内部的部位位于由以下各部位构成的区域G内,即:i)由线段CA与所述层叠板(20)的周缘相交的点B和圆弧中心C的连接线段BC的中点d以及所述中点d附近构成的部位D,其中,所述线段CA是连结在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大致圆弧形状而成的所述侧板(11)的所述圆弧中心C、和在所述铲斗(10)向所述工程机械安装一侧的从所述大致圆弧形状转移到其他形状的点A的连接线段;ii)由所述线段CA的中点f以及所述中点f附近构成的部位F;iii)所述部位D和所述部位F之间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9-2 2002-256826;JP 2002-11-14 2002-330854;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是具备层叠板(20),该层叠板的至少内部的部位被固定在工程机械的铲斗(10)的侧板(11)上;所述内部的部位位于由以下各部位构成的区域G内,即i)由线段CA与所述层叠板(20)的周缘相交的点B和圆弧中心C的连接线段BC的中点d以及所述中点d附近构成的部位D,其中,所述线段CA是连结在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大致圆弧形状而成的所述侧板(11)的所述圆弧中心C、和在所述铲斗(10)向所述工程机械安装一侧的从所述大致圆弧形状转移到其他形状的点A的连接线段;ii)由所述线段CA的中点f以及所述中点f附近构成的部位F;iii)所述部位D和所述部位F之间的区域。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是 具备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板(211)连接的底板(212), 在所述侧板(211)的高度Hs和所述底板(212)的宽度Wp之比Wp/Hs为1.47以上的情况下,对所述侧板(211)和所述底板(212)相连接的部 位中至少一部分的部位(K)进行加固。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是 具备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板(211)连接的底板(212), 在所述侧板(211)的高度Hs和所述底板(212)的宽度Wp之比Wp/Hs为1.47以上的情况下,对所述侧板(21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村一哉中田国昭中川泰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