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716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使得在高速驱动时也能进行稳定的地址工作,从而能以高精细度和高图像品质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在以通过重复地址期间、放电维持期间、放电停止期间来显示1帧的图像的方式驱动形成了具有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多个放电单元的PDP时,为使放电停止期间连续,要至少设置1个初始化期间,用于对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在该放电停止期间,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便成为形成了扫描电极侧相对于维持电极侧的极性与在初始化期间对扫描电极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壁电压的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lasma display device that enables stable address operation at high speed driving, thereby enabling image display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image qual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pass the duplicate address during the maintenance period, discharge, the discharge stop period to display the image of the 1 frame drive form a plurality of discharge cells having a scan electrode and a sustain electrode PDP, in order to make the discharge stop during continuous, at least 1 during initialization of the wall charge used to initialize the discharge unit in the state during the discharge stop, a voltage is applied between the scan electrode and the sustain electrode, so as to be formed a scan electrode side with respect to the sustain electrode side polarity and during initialization of the scanning electrode applied to the initialization pulse of the same polarity the polarity of the voltage state of th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计算机和电视机等的图像显示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用于计算机和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记作PDP)以其可实现大型、薄型和轻型而引人注目。在该PDP中,虽有DC型,但现在AC型正成为主流。一般来说,在AC型交流面放电型PDP中,相向配置一对正面基板和背面基板,在正面基板的对置面上,相互平行地形成条形的扫描电极组和维持电极组,从其上覆盖电介质层。另外,在背面基板的对置面上,条形的数据电极组与上述扫描电极组正交而被设置。然后,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的间隙用间壁隔开并封入放电气体,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交叉的部位,多个放电单元被形成为矩阵状。而且,在PDP驱动时,如附图说明图17所示,利用下述各期间的一系列的序列,点亮或非点亮各放电单元初始化期间,通过施加初始化脉冲,对全部放电单元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地址期间,通过对扫描电极组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同时对数据电极组中被选择的电极施加写入脉冲,写入像素信息;放电维持期间,通过在扫描电极组与维持电极组之间以交流方式施加矩形波的维持脉冲,维持主放电以使之发光;以及擦除期间(放电停止期间),擦除放电单元的壁电压。再有,各放电单元原来只能表现点亮或熄灭的2种灰度。因此,使用将1帧(1场)分割为子场,并将各子场中的点亮/熄灭进行组合以表现中间灰度的场内时分灰度显示方式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是,一般如在显示器件中那样,在PDP中高精细化也取得了进展。由于伴随该高精细化,扫描线数目增加(例如对XGA级而言,扫描线数目为768条),所以进行写入工作的次数也增加了。通常,由于用于进行写入工作的扫描脉冲和写入脉冲的脉冲宽度为2~2.5μs左右,所以如写入工作次数增加,则地址期间的长度也增加,对XGA级而言,需要1.5~1.9ms作为地址期间。对现有的VGA级而言,包容于1个TV场内的子场(SF)数为13,但如上所述,如地址期间所占据的时间变长,则不得不设定减少1个TV场内的SF数(SF数为8~10左右)。而且,如减少SF数,则相应地使图像品质降低。对于这样的课题,设定缩短写入脉冲宽度,还试图以高速进行地址工作,例如,在全谱的高清晰(扫描线数目达1080条,是非常高精细的)条件下,写入脉冲宽度被设定为非常短,达1~1.3μs。但是,如过度缩短写入脉冲宽度,则由于在写入脉冲的脉冲宽度内放电不会结束,因地址放电引起的壁电荷的蓄积不会充分地进行,所以产生写入缺陷,使图像品质降低。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在高速驱动时也可进行稳定的地址工作,从而能以高精细度和高图像品质进行图像显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配置了多个第1、第2电极对的第1基板与配置了多个第3电极的第2基板被隔开一定的间隔而配置。在包括在上述第1、第2基板之间,形成了具有上述第1、第2和第3电极的多个放电单元的PDP以及驱动该PDP的驱动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驱动部通过重复下述期间来显示1帧图像地址期间,通过对各第1、第3电极有选择地施加脉冲,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内蓄积壁电荷;放电维持期间,在地址期间以后,通过将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为正极性的维持脉冲、为负极性的维持脉冲分别交互施加在各第1、第2电极上,使所选择的放电单元连续地放电;以及放电停止期间,使所选择的放电单元的放电停止,为使放电停止期间连续,要至少设置1个初始化期间,用于对各第1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对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在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便形成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的极性与在该初始化期间对第1电极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壁电压。在初始化期间,通常施加正极性的初始化脉冲,但这时,所谓“与对第1电极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极性相同的极性”是指正极性。这里,在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所形成的壁电压的绝对值最好设定为10V以上、最小放电维持电压Vmin-30V以下。由此,由于单元内电压提早到达放电起始电压,所以初始化放电发生的时间变长。而且,由于直至单元周边部都进行了初始化,所以在下面的地址期间,地址放电变得稳定,放电概率增高,图像品质得到提高。可是,在初始化期间之前的维持期间的最后,所施加的维持脉冲在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的情况和为正极性的情况下,在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形态不同。在初始化期间对各第1电极施加正极性的初始化脉冲,在初始化期间之前的维持期间的最后,在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的施加维持脉冲的情况下,在初始化期间之前的放电停止期间,可在各自成对的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使得在维持期间的最后所形成的壁电压部分地保留。这时,在初始化期间之前的放电停止期间,作为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形态,有以下几种。*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其脉冲宽度比维持脉冲窄、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的擦除脉冲。该擦除脉冲的脉冲宽度最好为0.2μs以上、2.0μs以下。*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与上述擦除脉冲一起,施加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比维持脉冲的波形高度低的偏置电压。该偏置电压的大小最好为10V以上、最小放电维持电压Vmin-40V以下。另外,该偏置电压的波形最好在擦除脉冲结束时以后具有电压渐次上升的波形部分。*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上升沿部分具有斜坡的擦除脉冲被施加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该擦除脉冲的上升速度最好为0.5V/μs以上、20V/μs以下。另一方面,在初始化期间对第1电极施加正极性的初始化脉冲,在初始化期间之前的维持期间的最后,在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的施加维持脉冲的情况下,在放电停止期间,可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使得在维持期间的最后所形成的壁电压的极性反转。这时,在放电停止期间,作为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形态,有以下几种。*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施加其脉冲宽度比维持脉冲窄、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的擦除脉冲。该擦除脉冲的脉冲宽度最好为0.2μs以上、10μs以下。*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与上述擦除脉冲一起,施加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比维持脉冲的波形高度低的偏置电压。该偏置电压的波形最好在擦除脉冲结束时以后具有电压渐次上升的波形部分。*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下降沿部分具有斜坡的擦除脉冲被施加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这里,最好使擦除脉冲的下降沿波形部分和在初始化期间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上升沿波形部分连续。*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波形高度比放电起始电压大、上升沿部分具有斜坡的擦除脉冲被施加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特别是,由于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各电极在各放电单元内,在具有被分割为在与该电极伸长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的多个行电极部的电极结构的PDP的情况下,在高速驱动时地址工作容易变得不稳定,所以应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方法是有效的。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形态的AC面放电型PDP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示出PDP的电极配置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它是在其中配置了多个第1、第2电极对的第1基板与配置了多个第3电极的第2基板被隔开一定的间隔而配置,包括在上述第1、第2基板之间,形成了具有上述第1、第2和第3电极的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驱动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通过重复下述期间来显示1帧图像:地址期间,通过对上述各第1、第3电极有选择地施加脉冲,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内蓄积壁电荷;放电维持期间,在上述地址期间以后,通过将上 述第1电极侧相对于上述第2电极为正极性的维持脉冲、为负极性的维持脉冲分别交互施加在上述各第1、第2电极上,使上述所选择的放电单元连续地放电;以及放电停止期间,使上述所选择的放电单元的放电停止,为使放电停止期间连续,要至少设置 1个初始化期间,用于对上述各第1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对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在该放电停止期间,在上述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便形成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的极性与在该初始化期间对该第1电 极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壁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6-12 176584/2001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它是在其中配置了多个第1、第2电极对的第1基板与配置了多个第3电极的第2基板被隔开一定的间隔而配置,包括在上述第1、第2基板之间,形成了具有上述第1、第2和第3电极的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驱动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部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通过重复下述期间来显示1帧图像地址期间,通过对上述各第1、第3电极有选择地施加脉冲,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内蓄积壁电荷;放电维持期间,在上述地址期间以后,通过将上述第1电极侧相对于上述第2电极为正极性的维持脉冲、为负极性的维持脉冲分别交互施加在上述各第1、第2电极上,使上述所选择的放电单元连续地放电;以及放电停止期间,使上述所选择的放电单元的放电停止,为使放电停止期间连续,要至少设置1个初始化期间,用于对上述各第1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对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在该放电停止期间,在上述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便形成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的极性与在该初始化期间对该第1电极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壁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所形成的壁电压的绝对值为10V以上、最小放电维持电压-30V以下(此处,最小放电维持电压是指在第1、第2电极之间使放电维持所需的最低限度电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在上述初始化期间施加正极性的初始化脉冲,在上述放电停止期间之前的维持期间的最后,施加其上述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负极性的维持脉冲,在上述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使得在上述维持期间的最后所形成的壁电压部分地保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在上述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施加其脉冲宽度比上述维持脉冲窄、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的擦除脉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在放电停止工作期间所施加的擦除脉冲的脉冲宽度为0.2μs以上、2.0μs以下。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在上述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各电极之间,与上述擦除脉冲一起,施加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比上述维持脉冲的波形高度低的偏置电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置电压的大小为10V以上、最小放电维持电压-40V以下(此处,最小放电维持电压是指在第1、第2电极之间使放电维持所需的最低限度电压)。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的波形在上述擦除脉冲结束时以后,具有电压渐次上升的波形部分。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在上述放电停止期间,在第1电极组与第2电极组的各电极之间施加其第1电极侧相对于第2电极侧为正极性、上升沿部分具有斜坡的擦除脉冲。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在上述放电停止工作期间所施加的擦除脉冲的上升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尾宣明安藤亨西村征起高田祐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