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96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保护板设置于新能源电池的侧部或底部,包括中间主体层及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层一侧的第一增强复合层,所述中间主体层为轻量化热塑性板层,第一增强复合层至少设置有一层,所述中间主体层至少设置有一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对比采用钢板,在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减重25%~50%,且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吸能效果,热传导系数低,减少了电池工作环境的热损耗,提高电芯的化学反应从而提升电池的电量及寿命,可以有效的能提车底的NVH。效的能提车底的NVH。效的能提车底的NV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同时,为倡导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也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中新能源电池是其十分重要的部件,所述电池包括电池上盖及与所述电池上盖连接的电池下箱体。若电池下箱体暴露在外与路面上的外来物体碰撞和接触,当电池下箱体被外界异物穿透后,一旦电芯损伤则容易引起电芯的热失控从而导致热扩散,会给车辆乘员带来极大的风险。电池底部的防碰撞、防侵入对新能源电池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电池被碰撞、侵入,一般会在所述电池下箱体下方进行镀层或喷涂的形式进行保护,或者是增加保护板,但现有的保护板直接采用钢板或塑料板进行保护,钢板加厚则太重,太薄起不到保护作用。同样的,塑料由于其强度不够,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新能源电池的侧部或底部,包括中间主体层及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层一侧的第一增强复合层,所述中间主体层为轻量化热塑性板层,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至少设置有一层。
[0006]优选地,所述中间主体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增强复合层,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至少设置有一层。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与所述中间主体层为热压成型。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与所述中间主体层为热压成型。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为编织型有机板层或长玻纤热塑性材料层。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为编织型连续玻纤和树脂复合的片材或单向型连续玻纤和树脂复合的片材。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的外表层上还设置有无纺布层或有纺布层。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的外表层上还设置有无纺布层或有纺布层。
[0013]优选地,所述中间主体层设置有一层以上,且每层所述中间主体层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增强复合层或第二增强复合层。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结构对比采用钢板,在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减重25%~50%,且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吸能效果,热传导系数低,减少了电池工作环境的热损耗,提高电芯的化学反应从而提升电池的电量及寿命,可以有效的能
提车底的NVH。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本技术具有一层以上中间主体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图1

图3具体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新能源电池的侧部或底部。
[0020]实施例1
[0021]包括中间主体层1及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层1一侧的第一增强复合层2,即形成单侧增强型防撞保护板。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2与所述中间主体层1为热压成型。
[0022]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2的表面选择性的设置有第三外表层4,所述第三外表层4为无纺布层或有纺布层。
[0023]实施例2
[0024]包括中间主体层1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层1两侧的第一增强复合层2和第二增强复合层3,两侧均设置有增强复合层即形成了双侧对称增强防撞保护板。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2和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3的表面选择性的设置第三外表层4,所述第三外表层4有无纺布层或有纺布层。
[0025]以上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所述中间主体层为轻量化热塑性板层。所述轻量化热塑性板层为非连续性的长玻纤热塑性低密度材料层,一般为LWRT 或者LFT, 是以PP

GF或 PA

GF 为基材的复合材料,有一定的机械性能,且能在保持韧性的同时够起到缓冲吸能的效果。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2和第二增强复合层3均与所述中间主体层1热压成型。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2和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3可以为编织型有机板层或单向型有机板板层。所述的编织型有机板层是指PP树脂或PA树脂和编织型连续长玻纤浸润复合的层压板,当然,也可以采用PP树脂或PA树脂和单向型连续长玻纤浸润复合的层压板。
[0026]当然,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2和第二增强复合层3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相邻复合层之间采用热压形式或粘结形式均可。
[0027]本技术中的中间主体层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多层,相邻的中间主体层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增强复合层2或第二增强复合层3进行间隔。结合图4所示,图4中中间主体层之间通过第一增强复合层2进行间隔。
[0028]本技术从重量上与现有的钢保护板比较,例如钢板的厚度在1mm,那么面密度是7.85kg/m
²
,本方案中材料的面密度在在 2~5kg/m
²
,减重范围在35%~75%。另外,钢的热传导系数是在40W/mK左右,而本方案在0.05~0.2W/mK之间,较低的热传导系数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减少电池工作环境的热损耗,提高电芯的化学反应从而提升电池的电量及寿命。在耐腐蚀性上,钢板需要做防锈处理,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生腐蚀;本方案中的产品可避免此问题。在具有吸能性的同时韧性更强,实用性强。
[0029]当然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新能源电池的侧部或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主体层及设置于所述中间主体层一侧的第一增强复合层,所述中间主体层为轻量化热塑性板层,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至少设置有一层,所述中间主体层至少设置有一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主体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增强复合层,所述第二增强复合层至少设置有一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复合层与所述中间主体层为热压成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新能源电池防撞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卫刚朱明星王磊储浩
申请(专利权)人:劳士领汽车配件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