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硬化物及包含所述硬化物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01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平坦性、极其良好的低吸湿性、低产气性且透明性优异、显影特性也优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硬化物及包含所述硬化物的显示装置。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A)碱可溶性树脂,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B)光聚合性单体,具有至少两个乙烯性不饱和键;(C)硅氧烷环氧化合物;以及(D)光聚合引发剂。以及(D)光聚合引发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硬化物及包含所述硬化物的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硬化物及包含所述硬化物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晶显示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电子纸元件等显示元件中,设置有用以防止以触摸屏为首的电子零件的劣化或损伤的保护膜、用以保持以层状配置的配线间的绝缘性的层间绝缘膜、用以提高开口率的平坦化膜等硬化膜。以前,在彩色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制造中所使用的彩色滤光片的表面上,形成有作为保护层的透明硬化膜(以下,也称为保护膜)。彩色滤光片的保护膜可出于如下目的来形成:使彩色滤光片的像素间产生的凹凸平坦化、提高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等。作为彩色滤光片的保护膜,要求平坦性、显影性及透明性等优异。
[0003]例如,作为平坦性,要求将因形成像素时的着色组合物的重复涂布而产生的高度1μm~2μm左右的凹凸平坦化至0.2μm以下。作为显影性,要求无图案的剥离或锯齿而可形成20μm左右的细线。作为透明性,要求保护膜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中并不具有吸收以无损彩色滤光片的颜色特性。
[0004]不仅要求所述对于保护膜的要求特性,随着LCD面板的高功能化,还要求广视角、高速响应,在逐渐使用类似于共面切换(In

plane Switching,IPS)模式的显示方式的过程中,对于保护膜的要求特性也正变严格。在IPS模式之类的显示方式中,自彩色滤光片层产生或渗出(bleed out)的气体状或液状成分或水若经由保护层进入液晶层而液晶层中的水分或离子性杂质的浓度增加、或在液晶中成为气泡,则会成为显示不良的原因。因此,就当然防止所述杂质成分的通过的方面、且来自与液晶层直接接触的保护膜的气体产生与显示不良直接有关的方面而言,特别重视低产气性。另外,近年来,也存在对于LCD面板的薄型化的要求,因此也要求将保护膜薄膜化,且对于实现薄膜情况下的平坦化这一平坦性的要求也变严格。即,为如下状况:产生了兼顾低产气与平坦性这一新课题。
[0005]作为彩色滤光片的保护膜用材料,迄今为止提出有大量的环氧系或丙烯酸系化合物的组合物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5等),但并未发现同时满足低产气性与平坦性的要求特性的材料。
[0006]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具有3,4

环氧环己基的硅氧烷环氧树脂(专利文献6)或将所述材料用于硬化膜形成用的材料、或者作为彩色滤光片用材料的形式(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9等),但并未详细地着眼于硅氧烷结构,也未进行关于低产气性或平坦性的讨论(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8等)。
[0007][现有技术文献][0008][专利文献][0009][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6/34303号
[00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

103937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

143772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1

091732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4

069930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6]WO2015/151957号
[0015][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05

338790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12

241118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17

1717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19]如上所述,为如下状况:在彩色滤光片的保护膜中,在满足低吸湿性、低产气性与平坦性的要求特性的基础上,必须高度保持显影性及透明性等彩色滤光片用保护膜所必需的特性,且可满足所述情况的保护膜用材料作为组合物的应用范围缩小。
[0020]进而,近年来,也开发有除了红绿蓝(Red Green Blue,RGB)以外还具有并未涂布彩色滤光片的像素用着色组合物的白(white,W)像素的彩色滤光片(RGBW方式),对保护膜也要求填充并未涂布所述着色组合物的W空间的同时满足平坦性。即,逐渐要求除了以前的1μm~2μm左右的像素上的凹凸以外,还对比其大的2μm~3μm之类的凹空间利用着色像素形成部位上的膜厚2μm以下之类的薄膜进行平坦化。
[002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满足平坦性、低吸湿性、低产气性的要求特性的同时显影性、透明性也优异的保护膜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将其硬化而成的硬化物、及使用所述硬化物作为结构要素的显示装置。
[002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23]本专利技术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的保护膜所要求的课题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可利用具有特定的调配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来解决所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24]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以下般。
[0025]〔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0026](A)碱可溶性树脂,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
[0027](B)光聚合性单体,具有至少两个乙烯性不饱和键;
[0028](C)硅氧烷环氧化合物,满足下述(i)~(iii);以及
[0029](D)光聚合引发剂。
[0030](i)具有在
29
Si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谱中,在

47ppm~

52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T1、在

55ppm~

61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T2及在

62ppm~

72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T3,信号的面积比为T1:T2:T3=0~1:1~10:1~100。
[0031](ii)重量平均分子量为750~20000。
[0032](iii)环氧当量未满350。
[0033][化1][0034][0035]〔结构T1~结构T3中,R为氢基、甲基、乙基或苯基,X为以下的(a)或(b),可相同也可不同,各结构中至少一个X为(a)。
[0036](a)3,4

环氧环己基、或在碳数1~6的有机基的末端具有3,4

环氧环己基的基
[0037](b)碳数1~6的有机基〕
[0038]〔2〕根据〔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硅氧烷环氧化合物含有在
29
Si

NMR光谱中在

9ppm~

13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D1与在

15ppm~

24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碱可溶性树脂,含有聚合性不饱和基;(B)光聚合性单体,具有至少两个乙烯性不饱和键;(C)硅氧烷环氧化合物,满足下述(i)~(iii);以及(D)光聚合引发剂,(i)具有在
29
Si

核磁共振光谱中,在

47ppm~

52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T1、在

55ppm~

61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T2及在

62ppm~

72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T3,信号的面积比为T1:T2:T3=0~1:1~10:1~100;(ii)重量平均分子量为750~20000;(iii)环氧当量未满350;结构T1~结构T3中,R为氢基、甲基、乙基或苯基,X为以下的(a)或(b),可相同也可不同,各结构中至少一个X为(a);(a)3,4

环氧环己基、或在碳数1~6的有机基的末端具有3,4

环氧环己基的基;(b)碳数1~6的有机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环氧化合物含有在
29
Si

核磁共振光谱中在

9ppm~

13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D1与在

15ppm~

24ppm显示信号的下述结构D2,结构D1~结构D2中,R为氢基、甲基、乙基或苯基,Y为所述的(a)或(b),在各结构中可相同也可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固体成分的总质量,所述硅氧烷环氧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名将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