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783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含有一连续驱动控制模组、一多工器、一共用电位转换器、一模数转换器、一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与一解多工器。连续驱动控制模组产生用以表示一扫瞄线的像素中,R、G与B数据载入顺序的一控制码。多工器根据控制码,多工处理来自闩锁的R、G、与B数据。共用电位转换器转换来自多工器的RGB数据的电位。模数转换器将R、G与B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类比R、G与B数据电压。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则跟随转换后的类比R、G与B数据电压。解多工器则根据控制码解多工处理类比R、G与B数据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及其方法,且更具体地,系关于一种以非连续方式于彩色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载入R、G、与B数据的驱动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于习知的彩色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对于供应至每一像素的R、G、与B数据,均需一组独立的驱动组,含有一电位转换器、一模数转换器与一单一增益缓冲器。因此,例如,每一扫瞄线具有80个像素时,便需240组的上述驱动组。此种架构显著地增加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的制造成本与复杂度。近来,乃发展出对于提供至单一像素的所有R、G、与B数据,具有共用驱动元件,例如共用电位转换器、共用模数转换器,以及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的彩色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此种类型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乃利用一多工器与一解多工器,以管理个别R、G、与B数据进出共用电位转换器、共用模数转换器,以及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的顺序。如此一来,对于每个像素,个别的R、G、B数据便无须独立的驱动组。利用此种驱动架构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乃于美国专利第6097632号中揭示,于此并入参考。图1乃绘示具有一共用驱动组的彩色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100的方块图示。移位暂存器110由一数据汇流排(未显示)移入一载入信号。当接收来自移位暂存器110的载入信号后,第一R数据闩锁120A、第一G数据闩锁120B,与第一B数据闩锁120C乃分别闩锁来自数据汇流排的R、G与B数据。第二R数据闩锁130A、第二G数据闩锁130B,与第二B数据闩锁130C乃分别进一步闩锁来自第一R数据闩锁120A、第一G数据闩锁120B与第一B数据闩锁120C的R、G与B数据。多工器140接着多工处理R、G与B数据,使得每次仅R、G与B数据其中的一进入共用电位转换器150,以进行电位转换。经过电位转换后的R、G与B数据接着转移至一共用模数转换器160,以将R、G与B数据转换为对应的R、G与B数据电压。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170则跟随类比R、G与B数据电压。随后,解多工器180解多工处理来自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170的类比R、G与B数据电压,并输出至对应的像素。于习知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100中,多工器140与解多工器180乃以一连续方式多工处理或解多工处理R、G与B数据。亦即,对于所有扫瞄线的所有像素,R、G与B数据的载入顺序均相同。例如,R数据先载入至共用电位转换器150,随后则为G数据与B数据。图2乃显示含有多条扫瞄线210的一图框200。每条扫瞄线210由偶数像素210A以及奇数像素210B所构成,偶数像素210A与奇数像素210B皆具有相同的R、G与B数据载入顺序RGB。然而,当R、G与B数据以此连续方式载入时,将产生「数据线浮动」的效应,并对于相邻的数据造成显著干扰,而产生错误的显示结果。图3为一时序图,用以说明当R、G与B数据以连续方式载入时所产生的「数据线浮动」效应。如图3所示,当开启扫瞄线,开始依序载入R、G与B数据时,多工器140的开关1首先打开,以载入R数据。接着,多工器140的开关2开启,以载入G数据。最后多工器140的开关3开启,以载入B数据。载入G与B数据时,将会与先前载入的R数据产生耦合,造成错误的R数据电位。相似地,G数据的电位将受到随后B数据的耦合。扫瞄线中R、G与B数据的这些耦合效应,将造成R、G与B数据的错误显示。此外,于解多工处理时,亦会产生时钟馈通(clock feed-through)效应,造成错误显示。图4乃显示解多工器180的电路图示。解多工器180具有PMOS晶体管181与电容Cov 182。当提供时钟信号183时,类比R、G与B数据电压乃进入输入184,并由输出185输出。然而,由于馈通效应,输出的类比R、G与B数据电压将增加一不希望的馈通电压ΔV,其计算公式如下ΔV=Vck×WCovWCov+CH]]>其中Vck为时钟信号电压,Wcov为电容Cov 182的电容,且CH为电容186的电容。不希望的时钟馈通电压ΔV可高达50微伏特。时钟馈通效应亦会导致不正确显示而需加以避免。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与方法,可使载入数据间的耦合效应减至最低。此外,亦需一种改进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与方法,可避免时钟馈通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以降低载入数据间的耦合效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以降低时钟馈通效应。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降低耦合效应与时钟馈通效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含有一连续驱动控制模组、一多工器、一共用电位转换器、一共用模数转换器、一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以及一解多工器。连续驱动控制模组产生表示一扫瞄线中,像素R、G与B数据载入顺序的一控制码。多工器则根据来自连续驱动控制模组的控制码,多工处理来自第二闩锁的R、G与B数据。共用电位转换器转换R、G与B数据的电位。共用模数转换器则将R、G与B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类比R、G与B数据电压。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则跟随类比R、G与B数据电压。解多工器则根据来自连续驱动控制模组的控制码,解多工处理类比R、G与B数据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乃提出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首先,产生于一扫瞄线中,表示像素R、G与B数据载入顺序的一控制码。接着,根据控制码多工处理R、G与B数据。此外,转换R、G与数据的电位。随后,将R、G与B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类比R、G与B数据电压。接着,跟随类比R、G与B数据电压。最后,根据控制码解多工处理类比R、G与B数据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与方法,可使载入数据间的耦合效应以及时钟馈通效应减至最低,而使数据可更正确地以及有效率地显示。附图说明由以上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细节描述,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观点及优点有更佳的了解。同时参考下列本专利技术的图式加以说明图1系绘示习知技艺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系统方块图示。图2系绘示习知技艺中,R、G与B数据载入顺序的图示。图3系绘示习知技艺中,R、G与B数据间耦合效应的时序图示。图4系绘示习知技艺中时钟馈通效应的电路图示。图5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一方块图示。图6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的方块图示。图7A至图7C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不同图框的R、G与B数据载入顺序的图示。图8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连续驱动控制模组的方块图示。图9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于不同图框的控制码顺序。图10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的方块图示。图11乃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数据补偿模组电路图示。图12系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的流程图示。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乃以非连续方式载入R、G与B数据至每一扫瞄线的像素,而可减少载入数据间的耦合效应。此外,更进一步利用一数据补偿模组,以补偿解多工处理时的时钟馈通效应。图5乃绘示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该单晶硅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系统至少包含:    一连续驱动控制模组,系用以产生一控制码,该控制码系表示多个图框中,多条扫瞄线其中的一的多个偶数像素与多个奇数像素的一R数据、一G数据与一B数据的一载入顺序;    一多工器,系根据该连续驱动控制模组产生的该控制码,多工处理来自多个闩锁的该R数据、该G数据与该B数据;    一共用电位转换器,系用以转换来自该多工器的该R数据、该G数据与该B数据的电位;    一共用模数转换器,系用以将该R数据转换为一类比R数据电压,将该G数据转换为一类比G数据电压,以及将该B数据转换为一类比B数据电压;    一共用单一增益缓冲器,系用以跟随该类比R数据电压、该类比G数据电压、与该类比B数据电压;及    一解多工器,系用以根据该连续驱动控制模组产生的该控制码,解多工处理该类比R数据电压、该类比G数据电压、与该类比B数据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呈机梁汉源何永源陈燕晟
申请(专利权)人: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