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极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778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至少一数据线,其包含一输入端,用以接收一预定电压准位;一输出端,电性连接至该数据线且具有一输出电压准位;一电压筘制电路,用以将该输出电压准位筘制于一预定电压范围内;一第一差动放大器,用以将该被箝制的输出电压准位往该预定电压准位提高;及一第二差动放大器,用以将该被箝制的输出电压准位往该预定电压准位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特别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
技术介绍
图1为一已知的主动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器装置100的驱动电路示意图。液晶显示器装置100包含了一液晶面板110,其上设有一薄膜晶体管阵列112、一栅极驱动电路120及一源极驱动电路130。薄膜晶体管阵列112由复数个薄膜晶体管113所组成。每一薄膜晶体管113的栅极113a连接至一对应的扫描线114,其源极113b连接至一对应的数据线116,以及其漏极113c连接至一对应的显示电容118的一端。每一显示电容118的另一端连接至一共同电压VCOM。栅极驱动电路120用以提供切换控制信号(扫描信号)至扫描线114,源极驱动电路130用以提供层次电压至数据线116。图2为一典型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电路130的部分示意图。源极驱动电路130包含一分压器200、复数个译码器202及复数个驱动器204。分压器200由电阻(器)R1~Rn所形成,用以产生多层次电压。分压器200所产生的多层次电压经由译码器202内的开关202a的切换而被选择输出至驱动器204的输入端204a。每一驱动器204个别对应于液晶面板的每一条数据线(如图1的数据线116),并经由其输出端204b而个别连接及驱动每一条数据线。图3为美国专利第6,567,327B2号所揭示的驱动器204的电路图。该驱动器204包含了一上拉(pull high)差动放大器210、一下拉(pulllow)差动放大器212。驱动器204具有一输入端204a,用以接收一层次电压Vin,以及具有一输出端204b。驱动器204的输出电压Vout负反馈至差动放大器210、212的电压输入端Vin-,而层次电压Vin输入至电压输入端Vin+。上拉差动放大器210当输出电压Vout与电压输入端Vin+电压间存在一往上压差时,上拉差动放大器210才会动作,藉以将输出电压Vout往上提高至电压输入端Vin+的电压准位。另外,下拉差动放大器212当输出电压Vout与电压输入端Vin+电压间存在一往下压差时,下拉差动放大器212才会动作,藉以将输出电压Vout往下降低至电压输入端Vin+的电压准位。驱动器204的动作方式如下概述。输出电压Vout会在电压输入端Vin+电压等于Vin-电压时为稳定状态。当电压改变为Vin+大于Vin-时,即输入层次电压Vin大于输出电压Vout时,仅开关S1至S3导通(ON),使晶体管220受输出电压V01控制而导通,然后输出电压Vout开始提高至Vin+电压的电压准位;最后,仅开关S0导通,使输入端204a与输出端204b短路,让输出电压Vout能够更准确的拉至输入层次电压Vin的电压准位。而当电压改变为Vin+小于Vin-时,即输入层次电压电压Vin小于输出电压Vout时,仅开关S4至S6导通,使晶体管222受输出电压V02的控制而导通,然后输出电压Vout开始降低至Vin+电压的电压准位;最后,仅开关S0导通,使输入端204a与输出端204b短路,让输出电压Vout能够更准确的拉至输入层次电压Vin的电压准位。然而,对于上拉差动放大器210而言,当输出电压Vout趋近于VDD,且输入层次电压Vin大于Vout时,上拉差动放大器210便难以将Vout继续上拉;而对于下拉差动放大器212而言,当输出电压Vout趋近于VSS,且输入层次电压Vin小于Vout时,下拉差动放大器212便难以将Vout继续下拉。因此,驱动器204的输出电压Vout范围便受限制,而无法达到VSS~VDD全部范围。有鉴于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种电压驱动范围大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以解决上述已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其可增加电压驱动范围,并可降低电量的损耗。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其可缩小源极驱动电路的尺寸,并可降低电路制造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器,用以驱动至少一数据线,其包含一输入端,用以接收一预定电压准位;一输出端,电性连接至该数据线且具有一输出电压准位;一电压箝制电路,用以将该输出电压准位箝制于一预定电压范围内;一第一差动放大器,用以将该被箝制的输出电压准位往该预定电压准位提高;及一第二差动放大器,用以将该被箝制的输出电压准位往该预定电压准位降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源极驱动器,其另包含了一第一开关电路以及一第二开关电路,用以在一扫描线时间内,将复数个预定电压准位及复数条数据线上的输出电压准位轮流切换至该第一差动放大器及该第二差动放大器,以藉由该第一差动放大器及该第二差动放大器将该复数条数据线上的输出电压准位个别拉至该复数个预定电压准位。据此,由于复数条数据线可共享该第一及第二差动放大器,因此源极驱动电路的尺寸可被缩小,且电路制造成本因而被降低。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源极驱动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源极驱动器中,用以驱动复数条数据线,每一数据线具有一输出电压准位,其中该源极驱动器包含一第一差动放大器,用以提高该输出电压准位,以及一第二差动放大器,用以降低该输出电压准位,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每一数据线的输出电压准位箝制于一第一电压准位与一第二电压准位间,使得该输出电压准位大于该第一电压准位,而小于该第二电压准位;以及于一预定时间内,藉由该第一差动放大器及该第二差动放大器轮流接收每一数据线的输出电压准位与一相对应的预定电压准位,并将每一数据线的输出电压准位个别拉向该对应的预定电压准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源极驱动方法另包含下列一步骤经由每一数据线个别接收该对应的预定电压准位,使得每一数据线的输出电压准位相等于该对应的预定电压准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源极驱动方法,其可经由两个差动放大器驱动多条数据线,藉以减少差动放大器的使用数目,使得源极驱动电路的尺寸可被缩小,且电路制造成本可被降低。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标,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已知主动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器装置的驱动电路示意图。图2为一典型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电路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一已知驱动器的电路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电路方块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图4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细部电路图。图6A、图6B与图6C用以说明图5的源极驱动器于一扫描线时间内将输出电压准位驱动至层次电压准位的两特定实施例。图7为图5的源极驱动器的另一替代实施例。图8为图7的源极驱动器的另一替代实施例。图中符号说明VCOM 共同电压R1、R2、R3、Rn 电阻Vin 层次电压 Vout 输出电压V01、V02、V03、V04 输出电压VDD、VSS 电压源Vin+ 非反相输入端 Vin- 反相输入端S1、S2、S3、S4、S5、S6 开关S7、S8、S9、S10、S11、S12 开关CR1、CR2 定电流源Vin1、Vin2 层次电压准位Vout1、Vout2 输出电压准位VA、VB 电压准位NH1、NH2、NH3、NH4、NH5、NH6、NH7NMOS 晶体管PH1、PH2、PH3、PH4、PH5PMOS 晶体管PL1、PL2、PL3、PL4、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源极驱动器,其特征是,包含:一第一差动电路,具有一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一输入讯号,与一输出端用以依据该第一输入讯号,产生一第一输出讯号;以及一第一电压箝制电路,具有一输入端耦接该第一差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以箝制该第一输出讯号 于一第一电压准位与一第二电压准位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光邱明正
申请(专利权)人: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