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具有安装至线轴的电路板。导线线圈的第一端紧固至该电路板上的第一终端且穿过该线轴的第一切口。该导线线圈的第二端紧固至该电路板上的第二终端且穿过该线轴的第二切口。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一端沿着正切于该线轴的中心柱的第一线而定向,且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二端沿着正切于该线轴的该中心柱的第二线而定向。在另一实施例中,压缩聚合物材料插入于第一磁铁与定位于该线轴上的柱之间及第二磁铁与在该线轴上的该柱之间。该聚合物材料强迫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与磁极片接触,使得该磁铁可焊接至该磁极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声音重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使用耳机的声音重现领域。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耳塞式收听装置的耳机,该这样的耳塞式收听装置的范围是自助听器至高品质音频收听装置至消费型收听装置。
技术介绍
个人”耳塞式”监听被音乐家、录音工作室工程师及实况声音工程师用以监听舞台上及录音工作室中的演出。耳塞式系统将音乐混音直接递送至音乐家或工程师的耳朵,而不与其他舞台或工作室声音竞争。该系统向音乐家或工程师提供对乐器及曲目的平衡及音量的增加控制,且用来经由较佳声音品质以较低音量设定来保护音乐家或工程师的听力。 耳塞式监听系统提供对常见反馈音箱(floor wedge)或扬声器的改良替代,且又已显著地改变音乐家及声音工程师在舞台上及在工作室中工作的方式。此外,许多消费者想要高品质音频声音,而无论其是收听音乐、DVD歌曲、播客 (podcast)或是手机通话。使用者可能想要有效率地阻挡来自使用者外部环境的背景周围声音的小耳机。助听器、耳塞式系统及消费型收听装置通常利用至少部分地啮合于收听者耳朵内部的耳机。典型耳机具有安装于壳体内的一或多个驱动器或平衡电枢。通常,声音自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的输出经由圆柱形声音埤或管嘴(nozzle)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驱动器组件,尤其是平衡电枢驱动器组件。该耳机驱动器组件可用于任何助听器、高品质收听装置或消费型收听装置中。举例而言,本专利技术可实施于以下档案中所公开的耳机组件、驱动器及方法中或结合以下文档中所揭示的耳机组件、驱动器 及方法而实施:名为”Earphone Assembly”的代理人文档No. 010886. 01320, 及名为”Drive Pin Forming Methodand Assembly for a Transducer” 的代理人文档 No. 010886. 01328,该档案以引用的方式完全地并入本文中。以下内容呈现本专利技术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其不意欲识别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要素,或不意欲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以下概述仅以简化形式呈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概念以作为下文所提供的更详细描述的引言。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揭示一种平衡电枢马达组件,该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包含电枢,其具有可挠性簧片;磁极片,其含有一对磁铁;线轴,其包含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及中心柱;导线线圈,其环绕该线轴,该导线线圈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及电路板,其安装至该线轴。该电路板包含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驱动销操作性地连接于该簧片与桨叶之间。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一端紧固至该电路板的该第一终端且穿过该线轴的该第一切口,且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二端紧固至该电路板的该第二终端且穿过该线轴的该第二切口。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一端是沿着正切于该线轴的该中心柱的第一线而定向,且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二端是沿着正切于该线轴的该中心柱的第二线而定向。该电路板包含第一凹口及第二凹口,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一端定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凹口中,且该导线线圈的该第二端定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凹口中。该线轴中的该第一切口及该第二切口可经形成为L状。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揭示一种形成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方法,该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包含具有可挠性簧片的电枢、含有一对磁铁的磁极片、线轴、导线线圈、驱动销、桨叶,及具有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的电路板。该方法包含围绕定位于该线轴上的中心柱而缠绕导线的第一端;将该导线的该第一端的一部分放置于定位于该线轴上的第一切口中;藉由该导线缠绕该线轴的一中心部分以形成该导线线圈;在定位于该线轴上的第二切口中定位该导线的第二端的一部分;围绕该中心柱而缠绕该导线的该第二端;及将该导·线的该第一端贴附至该第一终端且将该导线的该第二端贴附至该第二终端。该方法进一步包含在该第一终端与该中心柱之间切割该导线的该第一端且舍弃围绕该中心柱而缠绕的该第一端的第一剩余部分;及在该第二终端与该中心柱之间切割该导线的该第二端且舍弃围绕该中心柱而缠绕的该第二端的第二剩余部分。该导线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可藉由热压缩或焊接程序而附接至该第一终端及该第二终端。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揭示一种平衡电枢马达组件,该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包含 电枢,其具有可挠性簧片;磁极片,其容纳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线轴,其具有自其延伸的至少一柱;导线线圈,其环绕该线轴;电路板,其安装至该线轴;驱动销,其操作性地连接至该簧片及桨叶。压缩聚合物材料可插入于该第一磁铁与该柱之间及该第二磁铁与该柱之间。该聚合物材料强迫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与该磁极片接触。该聚合物材料包含紧固至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中每一者的至少一胶点或定位于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中每一者上的多个胶点。该至少一柱可包含一对T状柱。该第一磁铁上的该至少一胶点停置于该T状柱的第一侧上,且该第二磁铁上的该至少一胶点停置于该T状柱的第二侧上。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进一步焊接至该磁极片。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揭示一种形成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方法,该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包含具有可挠性簧片的电枢、含有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的磁极片、线轴、导线线圈、 驱动销、桨叶,及电路板。该方法包含将聚合物材料放置于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上; 定位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使得该聚合物材料接触自该线轴延伸的至少一柱;将该磁极片放置于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上方且压缩该聚合物材料以使该聚合物材料强迫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与该磁极片接触;及将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紧固至该磁极片。 该聚合物材料包含粘合剂,且该粘合剂可包含在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中每一者上的多个胶点。压缩该聚合物材料的该步骤可包含使该磁铁朝向彼此向内移动。该紧固步骤可包含将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焊接至该磁极片。该至少一柱可包含自该线轴延伸的一对T 状柱。另外,该簧片在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之间经过,且与该第一磁铁及该第二磁铁等距。附图说明图1展示用于组装平衡电枢驱动器组件的现有技术固定架的透视图。图2展示图1的现有技术固定架的放大透视图。图3A展示本文中所揭示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分解左前视图。图3B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透视分解左前视图。图3C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透视分解左后视图。图3D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透视左分解前视图。图3E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透视分解左后视图。图3F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透视分解左前视图。图3G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透视分解左前视图。图4A展示图3A所示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及管嘴基底的等角左前视图。图4B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等角左前视图。图4C展示图3A中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等角左后视图。图5A展示本文中所揭示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A1展示在组装操作之后图5A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图5B展示图5A所示的线轴的左后视透视俯视图。图5C展示图5A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后视图。 图6A展示在本文中所揭示的焊接操作之前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视图。图6B展示在焊接操作之后图6A的实施例。图7展示用于本文中所揭示的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实施例中的一对磁铁及相应胶点的仰视图。图。图8展示图7的磁铁及胶点的端视图。图9展示本文中所揭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9 US 12/833,6831.一种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其包含电枢,其具有可挠性簧片;磁极片,其含有一对磁铁;线轴,其包含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及中心柱;导线线圈,其环绕所述线轴,所述导线线圈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电路板,其安装至所述线轴,所述电路板包含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及驱动销,其操作性地连接于所述簧片与桨叶之间;其中所述导线线圈的所述第一端紧固至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终端且穿过所述线轴的所述第一切口,且所述导线线圈的所述第二端紧固至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终端且穿过所述线轴的所述第二切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导线线圈的所述第一端沿着正切于所述线轴的所述中心柱的第一线而定向,且所述导线线圈的所述第二端沿着正切于所述线轴的所述中心柱的第二线而定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包含第一凹口及第二凹口,且其中所述导线线圈的所述第一端定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凹口中,且所述导线线圈的所述第二端定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凹口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线轴中的所述第一切口及所述第二切口皆为L状。5.一种形成平衡电枢马达组件的方法,所述平衡电枢马达组件包含具有可挠性簧片的电枢、含有一对磁铁的磁极片、线轴、导线线圈、驱动销、桨叶,及上面具有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的电路板,所述方法包含 围绕定位于所述线轴上的中心柱而缠绕的导线的第一端;将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放置于定位于所述线轴上的第一切口中;藉由所述导线缠绕所述线轴的中心部分以形成所述导线线圈;在定位于所述线轴上的第二切口中定位所述导线的第二端的一部分;围绕所述中心柱而缠绕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二端;及将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一端贴附至所述第一终端且将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二端贴附至所述第二终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中心柱之间切割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一端且舍弃围绕所述中心柱而缠绕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剩余部分。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中心柱之间切割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二端且舍弃围绕所述中心柱而缠绕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剩余部分。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C格林克,DD诺特尔,ML斯托奇,
申请(专利权)人:舒尔·阿奎西什控股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