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及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02639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以及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能在多域VA模式中改善可见度和透射率。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具有被上下分割且具有不同面积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一个子像素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关于相邻子像素的区域形成交错排列;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独立驱动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多条数据线,用于产生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来分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以及多条栅极线,用于以水平周期单位(by  a  horizontal  periodunit)驱动多个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使得当驱动多条栅极线之一时驱动第一灰度区域,而当驱动另一栅极线时驱动第二灰度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驱动该面板的方法,以及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通过联合应用多个域的灰度获得宽视角,并改善了透光率和可见度。本申请要求2005年9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5-88460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一并在此用作参考。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设备通过运用电场改变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的透光率来显示画面图像。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在下文中,称作“液晶面板”),用于通过液晶单元矩阵显示画面图像;以及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液晶面板。在液晶显示设备中,已经发展了宽视角技术来克服对视角的限制,在该限制中,根据观看屏幕的观众位置,图像看上去失真。多域垂直取向(VA)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宽视角技术而得到使用。在VA模式中,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并由电场垂直的驱动,由此改变透光率。当没有提供电压时,VA模式变为通常的黑模式,因为光无法穿透垂直于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的偏光器。特别是在多域VA模式中,每个子像素被分割成多个域来对称地对准液晶分子。因此,通过对称的产生透光率的变化获得了宽视角。多个域通过凸起物或狭缝来形成。使用凸起物的VA模式在上基板和下基板形成凸起物,并在液晶分子基于凸起物形成对称的预倾斜的状态下施加电压。于是在预倾斜方向上驱动液晶分子,从而形成多个域。然而,由于使用凸出物的VA模式因凸起物对液晶分子的限制较弱,因此在凸起物周围有漏光发生且可见度低。在使用狭缝构型的VA模式中,也就是,构型垂直取向(PVA)模式在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公共电极以及像素电极中形成狭缝,并且通过使用由狭缝产生的边缘场,以狭缝为基础,对称地驱动液晶分子,从而形成多个域。然而,在PVA模式中,液晶取向被从矩形子像素的边缘产生的侧向场分散,出现诸如边缘纹理的现象。因此,侧向可见度减小且透光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驱动该面板的方法以及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能在多域VA模式中改善可见度和透射率。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每个子像素具有被上下分割且具有不同面积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一个子像素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关于相邻子像素的区域形成交错的排列;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独立驱动第一灰度区域和第二灰度区域;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多条数据线,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以及多条栅极线,用于以水平周期单位驱动多个薄膜晶体管。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具有锯齿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中每一个的两侧基于水平轴发生弯折而形成对称的倾斜角。栅极线之一与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的弯折部分重叠,另一栅极线与上下彼此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边界重叠。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彼此上下相邻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之间的边界重叠的存储线。每个薄膜晶体管通过与存储线重叠或相邻的接触孔,与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的每个像素电极相连。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使用查找表将输入数据信号调制为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交替排列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使用伽马电压将交替排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数据信号;在栅极线被驱动的每个水平周期,把交替排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同时供给多条数据线。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栅极驱动器,用于驱动液晶面板的栅极线;数据驱动器,用于驱动液晶面板的数据线;以及定时控制器,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将从外部输入的数据信号调制为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以及将调制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提供给数据驱动器。定时控制器通过使用查找表将输入数据信号调制为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其中在查找表中预先存储了与输入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的排列顺序在每个水平周期变化。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每个子像素具有被上下分割且具有不同面积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一个子像素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关于相邻子像素的区域形成交错的排列;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独立驱动第一灰度区域和第二灰度区域;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多条数据线,用于产生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来分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以及多条栅极线,用于以水平周期单位驱动多个薄膜晶体管。其中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使得当驱动多条栅极线之一时驱动第一灰度区域,而当驱动另一栅极线时驱动第二灰度区域。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具有锯齿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中每一个的两侧基于水平轴发生弯折而形成对称的倾斜角。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彼此上下相邻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之间的边界重叠的存储线。栅极线中的第一栅极线与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的弯折部分重叠,第二栅极线与彼此上下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边界重叠。连接到第一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与位于存储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的第一灰度区域连接,连接到第二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与位于存储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的第二灰度区域连接。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向存储线延伸,通过与存储线重叠或相邻的接触孔连接到相应的灰度区域。用于将连接到第一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灰度区域相连的接触孔,沿着存储线的方向交替位于存储线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将连接到第二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二灰度区域相连的接触孔,沿着存储线的方向交替位于存储线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到一个子像素中所包含的第一灰度区域的薄膜晶体管和连接到该子像素中所包含的第二灰度区域的薄膜晶体管与不同的相邻数据线相连。连接到第一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与在第一方向相邻的数据线连接,连接到第二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与在第二方向相邻的数据线连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与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中每一个的弯折部分重叠的存储线。栅极线与彼此上下相邻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之间的边界重叠。连接到栅极线中第一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与位于第一栅极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的第一灰度区域连接,连接到第二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与位于第二栅极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的第二灰度区域连接。第一灰度区域沿着第一栅极线交替排列在上部和下部,而第二灰度区域沿着第二栅极线交替排列在上部和下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的数据信号施加方向根据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的位置而交替变化。用于将连接到第一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灰度区域相连的接触孔的位置,根据第一灰度区域的位置而交替变化,用于将连接到第二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二灰度区域相连的接触孔的位置,根据第二灰度区域的位置而交替变化。接触孔和存储线重叠。连接到一个子像素中所包含的第一灰度区域的薄膜晶体管和连接到该子像素中所包含的第二灰度区域的薄膜晶体管与不同的相邻数据线相连。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各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第一灰度区域,其中根据第一伽马曲线将第一数据信号供给该区域;第二灰度区域,其中根据第二伽马曲线将第二数据信号供给该区域;以及与第二灰度区域相连的第三灰度区域;第一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第一灰度区域;第二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第二和第三灰度区域;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线,用于提供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第一栅极线,用于驱动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栅极线,用于驱动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灰度区域排列在第一栅极线的上部,而连接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每个子像素具有被垂直分割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且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且具有不同的面积,一个子像素的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关于相邻子像素的灰度区域形成交错的排列;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独立驱动第一灰度区域和第二灰度区域;多条数据线,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数据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灰度区域;以及多条栅极线,用于以水平周期单位来驱动多个薄膜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学柳承厚金贤昱金妍周都熙旭申暻周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