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装置及其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73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后视装置及其显示器,用于实现高亮度的显示效果,该显示器在物理层次结构上依次包括约束在框架上的:第一偏光板,玻璃液晶单元,第二偏光板,增亮膜,至少一扩散膜,背光板以及散热板。显示器的此一层次分布,使其亮度可达到并约束在3000~8000cd/m↑[2]之间,由此,当与透光率为12~20%的防眩镜相结合时,能保证驾驶人员的视觉,既能看到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又能看到由防眩镜反射的车后的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视装置及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汽车后视装置,以及其内置的显示器。技术背景2002年7月1日的CN2558550Y号专利7>告,涉及一种后^L显示两用镜, 其通过在具有防眩功能的镜组背后装设显示器,将显示器与一个视频提供源 如可视倒车雷达的视频接口相连接,达到让驾驶者既可通过镜组获得广角宽 视野的效果,又可通过该内置显示器获得与该视频提供源相关的其它诸如后 退碰撞距离、当前速度又或者后方影像等信息, 一举两得。自当年至今,多年来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不断革新,各家厂商从多个方面 对该种后视显示两用镜进行改进,各有所长,有的集中在镜组的改进上,如 2005年7月20公开的CN1643444A号专利申请和2007年4月29日/>告的 CN201035168Y号专利;有的集中在显示功能的深化上,如2007年7月18日 公开的CN101001358A号专利申请等,再者,还有对显示器所进行的改进,如 2006年10月18日/>开的CN2828861Y号专利/>告。尽管业内人士均在不断努力,但该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汽车后视装置依然 无法克服如下不足首先,由于防眩镜需要考虑将入射的光线反射以及将显示器的光线透射 的问题,反射率与透光率之间无法实现平衡时,导致需要在显示器处呈现一 个方形窗口,尽管该窗口不一定是物理切割玻璃所致,可以是仅去除反射层, 但这样无疑破坏防眩镜的完整性,从而一方面防眩镜自身的视觉,另一方面 还影响显示器的光亮度。目前, 一般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亮度均局限在 150~350cd/m2之间,相应的,防眩镜的透光率便被约束在7%以内;其次,以目前采用側背光技术的TFT显示器为例,假设防眩镜的透光率 为6%,如不将遮挡显示器部分的反射层去除,又要求防眩镜外面显示器亮度要达到1000cd/m2,那么,TFT显示器本身亮度约要达到16667cd/m2,这 个TFT显示器的背光便要达到277783cd/m2,系统较大而不稳定,实现上也 有难度;其次,究其深层原因,目前公知的各种液晶显示器在亮度处理方面的技 术不足是造成防眩镜完整性破坏的关键所在,市面的液晶显示器普遍采用侧 背光技术,而且缺乏相应的配套改进如透光率和亮度处理等,如上述 CN2828861Y号专利公告显然缺乏此方面的考虑而无法显著改善相应的效 果。因而,该种内置显示器的改进对优化汽车后视装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后视装置及其内置的 显示器,使驾驶者在使用时获得更为完美的效果。 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后视装置的显示器,用于实现高亮度的显示效果,该显 示器在物理层次结构上依次包括约束在框架上的第一偏光板,玻璃液晶单元,第二偏光板,增亮膜,至少一扩散膜,背 光板以及散热板。所述背光板包括若干发光组件,每组发光组件包括若干由发光二极管串 联而成的二极管串并联而成。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为2cd/m2。 所述玻璃液晶单元的透光率大于等于7%。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后视装置,包括装设防眩镜和居于防眩镜背面的显示 器,该显示器采用上述的显示器。所述防眩镜的透光率为12%至20%之间,且所述显示器的亮度为 3000 8000cd/m2之间。所述防眩镜具有均匀一体覆盖其镜面的反射层。与现有4支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优点首先,对于显示器自身而言,内部独特的层次安排以及所釆用的直射背 光设计使其亮度级大幅度提高,达到3000~8000cd/m2,而且散热板的设置能保证其性能的稳定,也使得对背光板中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要求降低;其次,对于汽车后视装置而言,该显示器的应用,使防眩镜的反射率与 透光率之间取得平衡,其透光率可高达12~20%而不影响驾驶人员的视觉效 果,只要该显示器达到5000cd/m2,防眩镜外侧便可获得1000cd/m2的亮度, 由于这一改良,使得在不破坏防眩镜的反射层的完整性的前提下,使驾驶者 既能获得通过防眩镜反射的光线,又能获得穿透防眩镜自显示器入射的光线, 且保证清晰的视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视装置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背光板内部的发光二极管电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汽车后视装置的电气结构及物理结构已属公知技术范畴,为本领 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因而不行赘述。公知的,物理结构上,汽车后视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上的支架(未 图示)和被该支架所夹持的防眩镜(未图示)。防眩镜有时也称为电致变色镜 (未图示),其能根据入射光线的强烈而调节自身的反射率和透光率,从而提 供给驾驶员相对灵活的视觉效果。防眩镜通常由两层玻璃夹持一具有感光、 透光率处理和反射率处理等功能的反射层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防眩镜的反射层均匀、 一体分布在两镜片之间遍及整个防眩镜 的,这样防眩镜本身获得了较好的整体感。本专利技术的防眩镜的透光率被约束 在12~20%之间,这样与下述显示器相结合时,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在防眩镜与该支架所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有一显示器,请参阅图1, 该显示器在物理层次上依次包括上偏光板1、玻璃液晶单元2、下偏光板3、 增亮膜4、扩散膜5, 6、背光支架7、背光板8以及散热板9,这些部件以层 次结构彼此紧密结合,以形成整体的显示器。所述上偏光板1和下偏光板3,将玻璃液晶单元2夹设其中,用于将穿 透其中的光线变成偏振光。所述玻璃液晶单元2用于在光线穿透其中时成像,其透光率以大于等于 7%为佳。所述增亮膜4,能使穿过其中的光线增强150%以上,可以包括两个以上 的增亮膜4重合在一起。所述扩散膜5, 6,可以包括通过将两张以上扩散膜5, 6叠加使用,也 可仅使用一张,用于将透过其中的光线柔化匀化,扩大光线范围,以保护所 述增亮膜。所述背光支架7,可兼做显示器的整体支架,在一侧与上偏光板l、玻璃 液晶单元2、下偏光板3、增亮膜4、扩散膜5, 6相组装,在另一侧则与所 述背光板8和散热板9相组装。所述背光板8,运用直射背光原理,在其内由36或48个以上的发光二 极管组成如图2所示的电路,均匀的设计在其内部,以产生提供给所述玻璃 液晶单元2的光源和驱动电路。图2中背光板8包括若干发光组件,每组发 光组件包括若干由发光二极管90串联而成的二极管串并联而成。发光二极管 90的亮度参数为2cd/m2。所述散热板9,紧贴所述背光板8,对由背光板8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降 温、散热,使背光板8保持正常、稳定的工作。显示器的此一层次分布,使其亮度可达到并约束在3000~8000cd/m2之 间,由此,当与透光率为12~20%的防眩镜相结合时,能保证驾驶人员的视 觉,既能看到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又能看到由防眩镜反射的车后的景物。当然,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以参阅本实施例之后,可根据此一层次结 构对液晶显示单元的透光率、背光板中发光二极管亮度及其分布、以及对防 眩镜的透光率等做适应性的修改,使其获得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效果, 也应#见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 。因此,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 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 作的改变、修饰、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视装置的显示器,用于实现高亮度的显示效果,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在物理层次结构上依次包括约束在框架上的: 第一偏光板,玻璃液晶单元,第二偏光板,增亮膜,至少一扩散膜,背光板以及散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植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