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以及车载后视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0221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2:52
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以及车载后视镜,该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光强探测器件、与光强探测器件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具有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的反射单元,所述光强探测器件设置于反射单元的光线入射外表面,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接收光强探测器件信号的光强信号反馈电路以及根据光强信号反馈电路的反馈信号对反射单元施加驱动信号的液晶驱动电路;该车载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该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中的反射单元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低最低反射率和更大的反射率可调范围,上述车载后视镜可以降低背后来车的强光对驾驶员造成的视觉影响,进而减少因驾驶员视觉受影响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射光强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以及车载后视镜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反射光强调节装置主要基于控制二向色性染料对光线的吸收原理来调整反射强度,如专利200310102211.8中提出一种光强自动调节的汽车后视镜产品,它在液晶材料内添加黑色二向色性染料,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来控制掺杂在内部的染料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实现电场对反射光强的控制,其功能单元结构如图1所示,它一般包括沿入射光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101、第一氧化铟锡镀层102、两取向层103、位于取向层103之间由液晶106与染料107构成的染料液晶混合层、反射层104以及第二玻璃基板105;工作反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但根据图示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此类后视镜产品的最低反射率一般都比较高,如图7所示,反射光强的可调范围较小,如图9所示,当背后来车灯光较强时,仍会对驾驶员的视觉造成影响。因此,仅依靠增加染料在液晶中的比例以及液晶层厚度来降低最低反射率,对反射光强调节类产品的性能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研发一种更加有效的能够显著降低产品最低反射率以及光强调节范围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以及车载后视镜,它具有结构紧凑、反射率可调范围大以及光强调节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光强探测器件以及与光强探测器件电连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具有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的反射单元,所述光强探测器件设置于反射单元的光线入射外表面,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接收光强探测器件信号的光强信号反馈电路以及根据光强信号反馈电路的反馈信号对反射单元施加驱动信号的液晶驱动电路。所述反射单元包括沿入射光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一氧化铟锡镀层、第一取向层、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氧化铟锡镀层、第二玻璃基板、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光学胶水层、金属反射层和第三玻璃基板。所述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是由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和正型二向色性染料混合而成。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的预取向方向与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的延迟轴方向夹角α为45度-135度。所述反射单元还包括用于密封液晶的边框密封胶以及位于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的用于保持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厚度的间隔物。所述金属反射层通过蒸镀或溅射方法设置在第三玻璃基板表面。所述液晶驱动电路与反射单元中的第一氧化铟锡镀层和第二氧化铟锡镀层电连接。所述光强信号反馈电路包括转换电路以及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液晶驱动电路电连接,且又通过转换电路与光强探测器件电连接。本技术还记载一种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述的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该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中的反射单元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外壳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是对现有结构的改进,它在不改变后视镜亮态反射率的前提下,通过对入射后光线的光学状态的优化,将其暗态反射率进一步降低,这样将其最低反射率进一步降低,使得反射率可调范围进一步加大,使得当背后来车灯光非常强烈时,应用本技术的汽车后视镜可以阻挡大部分的强光,以降低背后来车的强光对驾驶员造成的视觉影响,进而减少因驾驶员视觉受影响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中的反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反射单元的反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中的反射单元未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反射单元在驱动信号作用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3和图4所示反射单元反射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取向层的预取向方向与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的延迟轴方向夹角α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反射单元反射率与所施加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图8为图3所示本技术反射单元反射率与所施加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图9为图1所示反射单元最低反射率(工作状态)和最高反射率(未工作状态)随波长变化关系曲线图。图10为图3所示反射单元最低反射率(工作状态)和最高反射率(未工作状态)随波长变化关系曲线图。图11为本技术车载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光强探测器件3以及与光强探测器件3电连接的控制电路4,其结构是,它还包括具有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的反射单元2,所述光强探测器件3设置于反射单元2的光线入射外表面,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用于接收光强探测器件3信号的光强信号反馈电路以及根据光强信号反馈电路的反馈信号对反射单元2施加驱动信号的液晶驱动电路。所述光探测器件3被放置反射单元2的光线入射外表面,用于探测外界光强;所述光强信号反馈电路4用于将光探测器件3接收到的光强信号反馈给液晶驱动电路,液晶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到的光强信号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液晶驱动信号,进而控制带有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的反射单元2调节反射光强。本技术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反射单元2的结构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它包括沿入射光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201、第一氧化铟锡镀层202、第一取向层203、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第二取向层206、第二氧化铟锡镀层207、第二玻璃基板208、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光学胶水层210、金属反射层211和第三玻璃基板212。所述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是由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204和正型二向色性染料205混合而成。在实施时,所述反射单元2还包括用于密封液晶的边框密封胶以及位于第一取向层203和第二取向层206之间的用于保持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厚度的间隔物;所述金属反射层211通过蒸镀或溅射方法设置在第三玻璃基板212表面。其光路路径为:光线入射后依次经过第一玻璃基板201、第一氧化铟锡镀层202、第一取向层203、正型二向色性染料205与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204的混合层、第二取向层206、第二氧化铟锡镀层207、第二玻璃基板208、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和光学胶水层210。在金属反射层211表面,光线被反射后依次经过光学胶水层210、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第二玻璃基板208、第二氧化铟锡镀层207、第二取向层206、正型二向色性染料205与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204的混合层、第一取向层203、第一氧化铟锡镀层202和第一玻璃基板201,最后从第一玻璃基板201表面出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光强探测器件(3)以及与光强探测器件(3)电连接的控制电路(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具有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的反射单元(2),所述光强探测器件(3)设置于反射单元(2)的光线入射外表面,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用于接收光强探测器件(3)信号的光强信号反馈电路以及根据光强信号反馈电路的反馈信号对反射单元(2)施加驱动信号的液晶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光强探测器件(3)以及与光强探测器件(3)
电连接的控制电路(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具有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的反射
单元(2),所述光强探测器件(3)设置于反射单元(2)的光线入射外表面,所述控制电
路(4)包括用于接收光强探测器件(3)信号的光强信号反馈电路以及根据光强信号反馈
电路的反馈信号对反射单元(2)施加驱动信号的液晶驱动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2)包括
沿入射光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201)、第一氧化铟锡镀层(202)、第一取向层
(203)、二向色性染料液晶层、第二取向层(206)、第二氧化铟锡镀层(207)、第二玻璃
基板(208)、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209)、光学胶水层(210)、金属反射层(211)和第
三玻璃基板(2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色性染料液晶
层是由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204)和正型二向色性染料(205)混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射光强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梓荣李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秋田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