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缆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69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2
一种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包括插座壳体(160)和接收在插座壳体中的电缆组件(150)。电缆组件包括支撑框架(200),该支撑框架支撑第一和第二配合触头(304、306),该第一和第二配合触头具有用于与可插拔模块(106)电连接的配合端(320、340)。电缆组件包括电缆(148),电缆(148)具有与第一配合触头电连接的导体(190)。电缆组件包括跨接触头(154),跨接触头联接到电连接到第二配合触头的支撑框架。跨接触头包括安装到主电路板(140)的安装端(260)。通过第一配合触头和电缆导体在可插拔模块和远程电气部件(102)之间限定第一电气路径。通过第二配合触头和跨接触头在可插拔模块和主电路板之间限定第二电气路径。之间限定第二电气路径。之间限定第二电气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电缆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组件


[0001]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通信系统和用于通信系统的插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已知通信系统具有安装在主电路板上的插座组件。通信系统通常包括直接安装到插座笼内的主电路板的板装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具有触头,触头包括配合端和端接端,配合端限定用于与可插拔模块配合的配合接口,端接端直接端接到主电路板。从可插拔模块到主电路板限定了通过插座连接器的信号触头的信号路径。然而,这样的插座组件并非没有缺点。例如,穿过主电路板被路由到另一电部件的电信号路径可能相对较长,从而导致沿电信号路径的信号损耗的问题。由此,一些已知的通信系统利用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具有端接于信号触头的电缆,而不是将信号触头直接端接到主电路板。电缆将信号从可插拔模块传输到远程电气部件。但是,电缆会增加系统成本。另外,当设置大量电缆时,电缆管理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0003]仍然需要用于通信系统的成本有效且可靠的插座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组件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电缆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壳体,该插座壳体具有在插座壳体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腔。插座壳体在前部具有配合槽,该配合槽配置成接收可移除地接收在插座组件的插座笼中的可插拔模块。电缆插座连接器包括电缆组件,该电缆组件接收在插座壳体后部的腔中。电缆组件包括具有平台的支撑框架,该平台支撑第一配合触头和第二配合触头。第一配合触头具有延伸到配合槽中以用于与可插拔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配合端。第二配合触头具有延伸到配合槽中以用于与可插拔模块电连接的第二配合端。电缆组件包括联接到平台的电缆。电缆具有电连接到第一配合触头的第一端接端的导体。电缆从电缆插座连接器延伸。电缆组件包括联接到支撑框架的跨接触头。跨接触头电连接到第二配合触头。跨接触头包括被配置为安装到主电路板的安装端。通过第一配合触头和电缆导体,在可插拔模块和远离插座壳体的电气部件之间限定了第一电气路径。通过第二配合触头和跨接触头在可插拔模块和主电路板之间限定了第二电气路径。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的分解图。
[0006]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通信系统的后透视图。
[0007]图3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的顶部透视图,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
[0008]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
[0009]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底部透视图。
[0010]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
[0011]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电缆组件的一部分的顶部透视图。
[0012]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组件的一部分的底部透视图。
[0013]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0014]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5]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6]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后部顶部透视图。
[0017]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后部底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包括用于通信系统的插座组件的插座笼,例如用于输入/输出(I/O)模块的插座笼。插座笼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四通道小型可插拔(QSFP),小形状因子可插拔(SFP),八进制小形状因子可插拔(OSFP)等。在各种实施例中,插座笼包括定位于插座笼的后部的开口,以允许在后部将直接附接的电缆插座连接器装载在其中,且插座笼包括定位于插座笼的前部的开口,以接收用于与对应的电缆插座连接器配合的可插拔模块。电缆插座连接器直接安装到插座笼。插座笼中的电缆插座连接器配置为经由电缆直接联接到另一个部件,而不是像传统插座组件一样端接到主电路板上,与标准的板装插座连接器相比,这通过经由电缆传输信号而改善了信号损耗并改善了偏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高速信号经由电缆传输,而低速边带信号电连接至主电路板。通过主电路板而不是电缆路由边带信号可减少电缆中信号线的数量,从而减少电缆的尺寸和成本。
[0019]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100的分解图。图2是处于组装状态的通信系统100的后透视图。通信系统100包括电电气部件102和电连接到电气部件102的插座组件104。电气部件102可以远离插座组件104定位,例如在插座组件104后面。插座组件104经由电缆电连接到电气部件102。可插拔模块106被配置为电连接至插座组件104。可插拔模块106通过插座组件104电连接到电气部件102。例如,可插拔模块106的信号(例如,告诉信号)可以经由电缆而不是通过电路板的导电迹线电连接至电气部件102。在各种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4可以与多个可插拔模块106而不是单个可插拔模块106配合。
[00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4包括插座笼110和接收在插座笼110中以与对应的可插拔模块106配合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可选地,电缆插座连接器112的一部分可以从插座笼110延伸或位于插座笼110的后方。在各种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4可在插座笼110内包括多个电缆插座连接器112,而不是单个电缆插座连接器112。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可以在适当的插座笼110中堆叠或可以并排布置。
[0021]在各种实施例中,插座笼110被封闭并且为电缆插座连接器112提供电屏蔽。可插拔模块106被装载到插座笼110的前部,并且至少部分地被插座笼110包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笼110包括屏蔽、冲压成形的笼构件,该笼构件包括多个屏蔽壁114,所述多个屏蔽壁114限定模块通道116,所述模块通道116接收可插拔模块106和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笼110在后部包括引导件118,用于将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定位和/或固定在插座笼110中。在各种实施例中,引导件118与限定插座笼110并与插座笼联接的屏蔽壁114分离且分立,例如在插座笼110的后部。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引导件118可以与插座笼
110成一体,例如由屏蔽壁114限定,使得电缆插座连接器112直接配合到插座笼110的屏蔽壁114。
[0022]如图1所示,可插拔模块106具有可插拔主体120,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壳部限定。可插拔主体120可以是导热的和/或可以是导电的,以便为可插拔模块106提供EMI屏蔽。可插拔主体120包括配合端122和相对的前端124。配合端122被配置为插入模块通道116中。前端124可以是具有从其延伸到系统内的另一部件的电缆的电缆端。
[0023]可插拔模块106包括模块电路板128,该模块电路板128被配置为可通信地联接到电缆插座连接器112。模块电路板128可以在配合端122处访问。模块电路板128可以包括用于操作和/或使用可插拔模块106的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插座组件(104)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包括:插座壳体(160),具有在所述插座壳体的前部(136)和后部(138)之间延伸的腔(166),所述插座壳体在所述前部处具有配合槽(168),所述配合槽被配置为接收可移除地接收在所述插座组件的插座笼(110)中的可插拔模块(106);和电缆组件(150),在所述插座壳体的后部处接收在所述腔中,所述电缆组件包括具有平台(210)的支撑框架(200),所述平台支撑第一配合触头(304)和第二配合触头(306),所述第一配合触头具有延伸到所述配合槽(168)中以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配合端(320),所述第二配合触头具有延伸到所述配合槽中以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电连接的第二配合端,所述电缆组件(150)包括联接到所述平台的电缆(148),所述电缆具有导体(190),所述导体(190)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配合触头的第一端接端(322),所述电缆从所述电缆插座连接器延伸,所述电缆组件包括联接至所述支撑框架的跨接触头(154),所述跨接触头电连接至所述第二配合触头,所述跨接触头包括被配置为安装至主电路板(140)的安装端(260);其中,第一电气路径通过所述第一配合触头和电缆导体限定在所述可插拔模块和远离所述插座壳体的电气部件之间,并且其中第二电气路径通过所述第二配合触头和所述跨接触头限定在所述可插拔模块和主电路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其中,所述插座壳体(160)具有底部(186),所述跨接触头(154)的安装端(260)位于所述插座壳体的外部以用于与所述主电路板(140)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其中,所述跨接触头(154)的安装端(186)限定与所述主电路板(140)可分离的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其中,所述跨接触头(154)与所述第二配合触头(306)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其中,所述跨接触头(154)与所述第二配合触头(306)分离且分立,所述第二配合触头包括第二端接端(342),所述第二端接端联接至所述跨接触头的跨接端接端(26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其中,所述跨接触头(154)包括跨接端接端(262),所述第二配合触头(306)具有第二端接端(342),所述跨接终端与所述导体(190)共面,所述第二端接端与所述第一端接端(322)共面以用于分别端接到所述跨接端接端和所述导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插座连接器(112),其中,所述跨接触头(154)包括跨接端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R亨里BM马修斯MJ菲利普斯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