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华康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903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属于运输搬运工具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共享单车调度问题,当前人工装载运输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劳动强度大,总体运输效率较低,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单车之间的刮擦与碰撞,会降低了共享单车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架以及第二纵向支架用于吊装折叠组件,吊臂转轴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架以及第二纵向支架,后置吊臂通过吊臂转轴与第一纵向支架转动连接,前置吊臂通过吊臂转轴与第二纵向支架转动连接,横向滑杆固定连接搭载平台支架,横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横动滑块,纵向滑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横动滑块,纵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吊臂连接滑块。纵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吊臂连接滑块。纵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吊臂连接滑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模式的一种在国内盛行,“最后一公里”在各城市不断上演,但随之而来的共享单车的摆放与调度问题日益凸显。共享单车需求量与单位时间内区域人流量呈现正相关,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商场、学校等公共区域附近的共享单车的需求量较大。为有效分流密集区域的共享单车,提高单车使用率,共享单车调度员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0003]然而,目前共享单车的调度方式主要为人工装载运输,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总体运输效率较低,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单车之间的刮擦与碰撞,降低了共享单车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固定架、折叠组件、搭载平台支架、折叠配合组件以及夹具,所述固定架上放置吊接有所述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折叠配合组件,所述折叠配合组件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搭载平台支架,所述搭载平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夹具,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架以及第二纵向支架,所述第一纵向支架以及所述第二纵向支架,用于吊装所述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后置吊臂、前置吊臂以及吊臂转轴,所述后置吊臂与所述前置吊臂均为杆状结构,所述吊臂转轴有多个,所述吊臂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架以及所述第二纵向支架,所述后置吊臂有两个,且所述后置吊臂通过所述吊臂转轴与所述第一纵向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前置吊臂有两个,且所述前置吊臂通过所述吊臂转轴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架转动连接。
[0006]所述折叠配合组件包括横向滑杆、纵向滑杆、横动滑块、吊臂连接滑块,所述搭载平台支架为矩形环状,所述横向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搭载平台支架,所述横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所述横动滑块,所述纵向滑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动滑块,所述纵向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吊臂连接滑块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立柱以及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横向支架垂直放置,所述第一纵向支架以及所述第二纵向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纵向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架,所述第二纵向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架。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可以限制所述前置吊臂折叠位移。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吊臂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架的靠
近长度方向两端以及所述第二纵向支架的靠近长度方向两端,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置吊臂的扫描面与所述前置吊臂的扫描面重合,所述后置吊臂的扫描面与所述第一纵向支架平行。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搭载平台支架包括短杆以及长杆,所述搭载平台支架主体为矩形框结构,所述横向滑杆与所述短杆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滑杆与所述长杆平行设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吊臂连接滑块包括工型行走车、电机、滑块连接轴以及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主体为矩形体,所述矩形块上形成有贯穿的套接孔,所述纵向滑杆穿过所述套接孔,所述矩形块上顶面连接所述滑块连接轴的一端,所述滑块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工型行走车,所述工型行走车绕所述滑块连接轴转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型行走车卡接在所述前置吊臂上,所述工型行走车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工型行走车在所述前置吊臂行走。
[0014]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了可折叠的所述前置吊臂与所述后置吊臂,所述矩形块在所述纵向滑杆上移动,所述工型行走车与所述前置吊臂以及所述后置吊臂上移动,所述横动滑块在所述横向滑杆上移动,通过三种滑块与滑杆之间的配合,保证所述搭载平台支架可以更加平稳的平移,同时也可增加所述搭载平台支架的载重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搭载平台支架处于收缩状态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搭载平台支架以及折叠配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A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B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C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固定架;101、立柱;102、横向支架;103、第一纵向支架;104、第二纵向支架;105、限位凸台;2、折叠组件;201、后置吊臂;202、前置吊臂;203、吊臂转轴;3、搭载平台支架;301、短杆;302、长杆;4、折叠配合组件;401、横向滑杆;402、纵向滑杆;403、横动滑块;404、吊臂连接滑块;4041、工型行走车;4042、电机;4043、滑块连接轴;4044、矩形块;5、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固定架1、折叠组件2、搭载平台支架3、折叠
配合组件4以及夹具5,固定架1上放置吊接有折叠组件2,折叠组件2活动配合连接折叠配合组件4,折叠配合组件4上固定连接有搭载平台支架3,搭载平台支架3上固定连接有夹具5,固定架1上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架103以及第二纵向支架104,第一纵向支架103以及第二纵向支架104,用于吊装折叠组件2,折叠组件2包括后置吊臂201、前置吊臂202以及吊臂转轴203,后置吊臂201与前置吊臂202均为杆状结构,吊臂转轴203有多个,吊臂转轴203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架103以及第二纵向支架104,后置吊臂201有两个,且后置吊臂201通过吊臂转轴203与第一纵向支架103转动连接,前置吊臂202有两个,且前置吊臂202通过吊臂转轴203与第二纵向支架104转动连接。
[0027]折叠配合组件4包括横向滑杆401、纵向滑杆402、横动滑块403、吊臂连接滑块404,搭载平台支架3为矩形环状,横向滑杆401固定连接搭载平台支架3,横向滑杆401上滑动连接横动滑块403,纵向滑杆402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横动滑块403,纵向滑杆402上滑动连接有吊臂连接滑块404。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架1还包括立柱101以及横向支架102,横向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折叠组件(2)、搭载平台支架(3)、折叠配合组件(4)以及夹具(5),所述固定架(1)上放置吊接有所述折叠组件(2),所述折叠组件(2)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折叠配合组件(4),所述折叠配合组件(4)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搭载平台支架(3),所述搭载平台支架(3)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夹具(5);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架(103)以及第二纵向支架(104),所述折叠组件(2)包括后置吊臂(201)、前置吊臂(202)以及吊臂转轴(203),所述后置吊臂(201)与所述前置吊臂(202)均为杆状结构,所述吊臂转轴(203)有多个,所述吊臂转轴(203)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03)以及所述第二纵向支架(104);所述后置吊臂(201)有两个,且所述后置吊臂(201)通过所述吊臂转轴(203)与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03)转动连接,所述前置吊臂(202)有两个,且所述前置吊臂(202)通过所述吊臂转轴(203)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架(104)转动连接;所述折叠配合组件(4)包括横向滑杆(401)、纵向滑杆(402)、横动滑块(403)、吊臂连接滑块(404),所述搭载平台支架(3)为矩形环状,所述横向滑杆(401)固定连接所述搭载平台支架(3),所述横向滑杆(401)上滑动连接所述横动滑块(403),所述纵向滑杆(402)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动滑块(403),所述纵向滑杆(402)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吊臂连接滑块(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桁架式单车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还包括立柱(101)以及横向支架(102),所述横向支架(10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01),所述立柱(101)与所述横向支架(102)垂直放置,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03)以及所述第二纵向支架(10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康高霞韩宗松武广义姚学彬
申请(专利权)人:郑华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