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393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下光学膜片以及上光学膜片,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且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有源元件以及像素电极,而每一个像素电极由第一条状电极所组成。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共享电极,且共享电极由与第一条状电极对齐排列的第二条状电极所组成。此外,液晶层由液晶分子所构成,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当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形成时,液晶分子垂直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排列;而于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分子会随着电场分布而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垂直配向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垂直配向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能够一次显示出大量信息的优点,因此其快速地取代了传统以阴极射线管为工作模式的显示装置。而与此同时,又以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装置被广为使用。在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注入于两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其长轴会沿着垂直于两块基板的方向呈扭转角度90度的螺旋状排列。当提供一垂直电场时,液晶分子会扭转以显示影像。由于目前市场的需求倾向于能够快速反应的液晶显示器,于是业界便研发出反应时间快于十毫秒的光学补偿弯曲式(opticallycompensated bend,OCB)液晶显示器。在光学补偿弯曲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分子注于两块基板之间,且液晶分子为有角度地朝向基板表面倾斜排列。当上下两基板之间无电场形成时,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会随着其排列位置越靠近液晶层的中间而逐渐减少。更详细地说,越靠近液晶单元间隙(cell gap)中间的液晶分子,其倾斜角度会递减,且位于液晶单元间隙中间的液晶分子,其倾斜角度为0,此时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会平行于两块基板。而由于光学补偿弯曲式液晶显示装置在常态黑画面模式时,在靠近两块基板表面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的排列方式为平行于基板,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容易有漏光的情形发生。为了改善上述缺点,通常会在光学补偿弯曲式液晶显示装置中加装光学补偿膜片。然而,加装光学补偿膜片却增加了液晶显示器的工艺费用。此外,一般在光学补偿弯曲式液晶显示器中,为了驱动液晶分子,通常需要先提供一高电压于液晶单元间隙之间,以使液晶分子重新排列成弯曲形式。此时,在液晶单元间隙中间的液晶分子会直立于液晶层中,而接近两块基板的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为0。然而,提供高电压以驱动液晶分子则会增加电力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在常态黑画面模式时,不会有漏光的情形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可以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力消耗以及减少制作成本。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有源元件以及多个像素电极,且每一像素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而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共享电极,且共享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且第二条状电极与第一条状电极对准排列。此外,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液晶层由多个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所构成。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当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形成时,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会垂直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而排列,而当一驱动电压施加于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时,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会依电场方向排列。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下光学膜片以及上光学膜片。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且第一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有源元件以及多个像素电极,而每一像素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第二基板上则设置有共享电极,且共享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第二条状电极与第一条状电极对准排列。此外,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液晶层由多个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所构成,当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形成时,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是垂直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而排列。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当一驱动电压施加于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时,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会依电场方向排列。此外,背光模块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而下光学膜片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上光学膜片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前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条状电极与第二条状电极的厚度分别例如是介于0.1~1μ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条状电极与第二条状电极的宽度分别例如是介于4~20μ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其中两个第一条状电极之间的间距以及其中两个第二条状电极之间的间距分别例如是介于10~30μ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有源元件例如是薄膜晶体管。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基板例如还包括彩色滤光阵列,其设置于共享电极之下。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下光学膜片与上光学膜片例如分别是偏光片。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像素电极的第一条状电极的形状与共享电极的第二条状电极的形状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像素电极的第一条状电极与共享电极的第二条状电极是对准排列的。当一驱动电压施加于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时,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的排列形式会随着电场的电力线而改变排列方式。因此,本专利技术之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光学补偿模式之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此外,当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形成时,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垂直排列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因此当液晶显示面板是常态黑画面模式时,液晶显示面板不会有漏光的情形发生。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液晶显示面板在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形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施加一驱动电压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形式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一基板上的俯视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二基板上的俯视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之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一基板上的俯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之一像素单元位于第二基板上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液晶显示装置剖面图。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0第一基板102有源元件104像素电极105第二基板106彩色滤光阵列107共享电极108液晶层108a液晶分子110下光学膜片120上光学膜片130背光模块 170液晶显示装置302薄膜晶体管304数据线306扫描线308第一条状电极308a第三条状电极400黑矩阵402彩色树脂408第二条状电极408a第四条状电极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液晶显示面板在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形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105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05之间的液晶层108。其中,第一基板100上设置有有源元件102以及像素电极104,而第二基板105上设置有共享电极107。图3A为在图1中第一基板上的一像素单元的俯视图。如图3A所示,上述有源元件102包括扫描线306、数据线304以及薄膜晶体管302,其中薄膜晶体管302与扫描线306以及数据线304电连接,而每一个像素电极104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308。图3B为在图1中第二基板上的一像素单元的俯视图。如图3B所示,第二基板105上的共享电极107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408。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05上还例如设置有彩色滤光阵列106,且此彩色滤光阵列106位于共享电极107之底下,其由黑矩阵400以及彩色树脂402(红,绿,蓝)所组成。请同时参考图1、图3A及3B,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条状电极308与第二基板105上的第二条状电极408对准排列。更详细地说,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条状电极308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有源元件以及多个像素电极,且每一个上述像素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条状电极;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共享电极,且该共享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条状电极,而上述第二条状电极 分别与上述第一条状电极对准排列;以及液晶层,设置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且该液晶层包括多个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当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共享电极之间无电场形成时,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垂直排列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 之间,而于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共享电极之间施加一驱动电压时,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分子会随着电场分布而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廷邱振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