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模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技术背景大型高炉槽下配、上料系统设备众多,状态复杂,却也是高炉自动化的核心环节,其 能否稳定高效地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高炉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眼下,在工控领域, 均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对该系统的基础自动化控制,由操作人员通过操作 站进行操作,而PLC控制系统的调试都是通过现场设备进行空载试车和热负荷试车。但高 炉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系统在点火前无法带料试车,也无法对操作人员进行实际生产操 作的培训,并且一旦高炉点火,就必须确保整个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这种固有的矛盾往 往影响了高炉的顺利投产和迅速达产。在国内最近新建的几座高炉工程中,对操作人员的 培训, 一般是将操作人员送到其它同类高炉学习操作,这往往需要将大量人员送到外地进 行长达数月的培训,并且即使是同类高炉其运行操作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各大PLC供货商基本上提供的主要是在PC机上对PLC本体包括CPU和存储器 的运行进行仿真,因为不能对外部工艺设备的电气特性和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仿真,其防真 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进行人工强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用计算机(4)即工控机、OSM即光学交换机模板(6);PLC设有CPU模块(1)、输入输出模块(2)、通讯模块(3);输入、输出模块(2)作为远程IO,通过现场总线与CPU模块(1)相连;通讯模块(3)和工控机,通过OSM连接在整个高炉的工业拟太网一高炉环网(5)上;CPU模块(1)内固化有“虚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理德,卢家斌,赵菁,徐岸飞,周卫东,陈申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