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76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凸轮轴,包括凸轮轴上罩盖和凸轮轴下罩盖,凸轮轴上罩盖与凸轮轴下罩盖组合后,形成用于安装凸轮轴的凸轮轴孔,凸轮轴上罩盖安装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凸轮轴上罩盖包括上罩盖上安装面和上罩盖下安装面;上罩盖下安装面包括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凸轮轴下罩盖包括前端凸轮轴轴承盖、各档凸轮轴轴承盖及连接各档凸轮轴轴承盖的加强结构。凸轮轴罩盖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模块化,减小发零部件数量,提升凸轮轴及凸轮轴罩盖的安装便利性,同时将凸轮轴孔与缸盖分离,使得缸盖加工变得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凸轮轴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凸轮轴。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发动机的设计在不断的通过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有凸轮轴安装形式主要是先将凸轮轴安装在缸盖上,然后通过各档位凸轮轴盖分别进行安装,且每档凸轮轴盖上还有定位结构,同时,还需要在凸轮轴盖上刻印顺序标识,导致零部件数量多,且装配复杂。现有技术中,将每档凸轮轴盖集成一个大的凸轮轴罩盖,来减少零部件数量,但在加工过程中,凸轮轴孔需要凸轮轴罩盖和缸盖安装配合后进行组合加工,导致了缸盖加工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凸轮轴,以解决现技术的发动机凸轮轴罩盖零部件数量多,且装配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包括凸轮轴上罩盖和凸轮轴下罩盖,所述凸轮轴上罩盖与所述凸轮轴下罩盖组合后,形成用于安装凸轮轴的凸轮轴孔,所述凸轮轴上罩盖安装在发动机的缸盖上;所述凸轮轴上罩盖包括上罩盖上安装面和上罩盖下安装面;在上罩盖上安装面上集成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油气分离器安装座、点火线圈安装座;所述上罩盖下安装面包括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结构;所述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由各档凸轮轴轴承座组成;所述凸轮轴下罩盖包括前端凸轮轴轴承盖、各档凸轮轴轴承盖及连接各档凸轮轴轴承盖的加强结构。进一步的,油气分离器安装座包括两个镂空结构和两个空腔结构,两个镂空结构均通向凸轮轴罩盖室;两个空腔结构中,一个空腔结构通过外接钢管与曲轴通风管连接,另一个空腔结构与副通气孔连接。进一步的,在上罩盖上安装面上还集成有高压油泵安装座。进一步的,凸轮轴半圆孔设置在凸轮轴轴承座上。进一步的,前端凸轮轴轴承盖设置有通向前端凸轮轴轴承的油路,该油路由与缸盖连接相通的油孔通向凸轮轴下罩盖的上安装面并由该上安装面分成两条油路,分别流向前端进气凸轮轴轴承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承孔。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连接进气侧凸轮轴轴承盖的两条加强筋、连接排气侧凸轮轴轴承盖的两条加强筋;并且连接进气侧凸轮轴轴承盖的两条加强筋的高度和宽度均不相同,连接排气侧凸轮轴轴承盖的两条加强筋的高度和宽度均不相同。一种凸轮轴,安装于上述任一项的凸轮轴孔内,所述凸轮轴为中空凸轮轴,在凸轮轴前端面轴颈处设置有多个钻孔,所述钻孔与凸轮轴的中空孔连通,所述钻孔与凸轮轴下罩盖油路连通。进一步的,在凸轮轴的其他轴颈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凸轮轴的中空孔连通的钻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包括凸轮轴上罩盖和凸轮轴下罩盖,凸轮轴上罩盖与凸轮轴下罩盖组合形成凸轮轴孔,凸轮轴上罩盖、凸轮轴下罩盖、凸轮轴形成模块后,通过凸轮轴上罩盖螺栓孔固定安装在缸盖上。同时,凸轮轴上罩盖还集成在油器分器安装座、凸轮轴信号传感器安装座、可选高压油泵安装座。凸轮轴罩盖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模块化,减小发零部件数量,提升凸轮轴及凸轮轴罩盖的安装便利性,同时将凸轮轴孔与缸盖分离,使得缸盖加工变得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及凸轮轴分解图;图2为凸轮轴上罩盖上安装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凸轮轴上罩盖下安装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凸轮轴下罩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X-X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1、凸轮轴上罩盖,12、凸轮轴下罩盖,13、凸轮轴,111、位置传感器安装座,112、油器分离器安装座,113、高压油泵安装座,114、点火线圈安装座,115、副通气孔,116、主通气孔,1121、第一镂空结构,112、第二镂空结构,1123、第一空腔,1124、第二空腔,117、与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118、与缸盖安装面,1171、凸轮轴下凸轮轴定位结构,1172、凸轮轴止推面,1181、缸盖定位结构,1182、辅助通气孔,121、前端凸轮轴罩盖,1211前端凸轮轴罩盖润滑油路,122、凸轮轴盖,123、进气侧凸轮轴盖加强筋,124、排气侧凸轮轴盖加强筋,125、定位销孔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包括凸轮轴上罩盖11和凸轮轴下罩盖12。本申请的凸轮轴上罩盖和凸轮轴下罩盖均采用压铸铝成型。凸轮轴下罩盖固定在凸轮轴上罩盖上,凸轮轴罩盖通过凸轮轴上罩盖固定在缸盖上,凸轮轴下罩盖与凸轮轴上罩盖固定后形成凸轮轴孔。如图2所示为凸轮轴上罩盖上安装面,其中111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112为油器分离器安装座,113为高压油泵安装座,114为点火线圈安装座,115为副通气孔,116为主通气孔。1121为油器分离器安装座第一镂空结构,1122为油器分离器安装座第二镂空结构,1123为油器分离器安装座第一空腔,1124为油器分离器第二空腔。其中1121和1122与凸轮轴室即曲轴箱相通,凸轮轴室内的油器分离器可以直接进入油器分离器进行分离。1123通过外接钢管与曲轴箱通风管相通,实现对曲轴箱的补气。1124连通油器分离器后的气体,1124与副通气孔相能,副通气孔与主通气孔相通,主通气孔再与四辅助气孔相通,副通气孔与主通气孔均采用端面封堵,从而可以将油器分离后的气体连到进气道,从而进入到缸内燃烧。由于这些气道均布置在凸轮轴上罩盖上,可以利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可以有效防止冬季寒冷天气外接软管易结冰的问题。凸轮轴上罩盖还包括上罩盖下安装面,上罩盖下安装面包括有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缸盖安装面。其中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缸盖安装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结构。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由各档凸轮轴轴承座组成。所述凸轮轴半圆孔设置在凸轮轴轴承座上。如图3所示为凸轮轴上罩盖下安装面,其中117为与凸轮轴上罩盖安装面,118为与缸盖安装面。1171为凸轮轴下凸轮轴定位结构,如图3所示,为定位销结构,凸轮轴下罩盖上对有应定位销孔,保证凸轮轴下罩盖安装精度。1172为凸轮轴止推面,与凸轮轴止推槽相对应,减小凸轮轴的窜动。1181为缸盖定位结构,如图所示,为定位销结构。1182为四个辅助通气孔,将油器分离后的气体通往气道,进而通向缸内燃烧。凸轮轴下罩盖设置有前端凸轮轴轴承盖、其他各档凸轮轴轴承盖以及连接各档凸轮轴轴承盖的加强结构。前端凸轮轴轴承盖还设置有通向前端凸轮轴轴承孔的油路,该油路由与缸盖连接相通的油孔通向凸轮轴下罩盖的上安装面并由上安装面分成两条油路,分别流向前端进气凸轮轴轴承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承孔。如图4和图5所示,为凸轮轴下罩盖,其中121为前端凸轮轴罩盖,1211为前端凸轮轴罩盖润滑油路,122为凸轮轴盖,123为进气侧凸轮轴盖加强筋,124为排气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上罩盖和凸轮轴下罩盖,所述凸轮轴上罩盖与所述凸轮轴下罩盖组合后,形成用于安装凸轮轴的凸轮轴孔,所述凸轮轴上罩盖安装在发动机的缸盖上;/n所述凸轮轴上罩盖包括上罩盖上安装面和上罩盖下安装面;在上罩盖上安装面上集成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油气分离器安装座、点火线圈安装座;/n所述上罩盖下安装面包括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结构;所述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由各档凸轮轴轴承座组成;/n所述凸轮轴下罩盖包括前端凸轮轴轴承盖、各档凸轮轴轴承盖及连接各档凸轮轴轴承盖的加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上罩盖和凸轮轴下罩盖,所述凸轮轴上罩盖与所述凸轮轴下罩盖组合后,形成用于安装凸轮轴的凸轮轴孔,所述凸轮轴上罩盖安装在发动机的缸盖上;
所述凸轮轴上罩盖包括上罩盖上安装面和上罩盖下安装面;在上罩盖上安装面上集成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座、油气分离器安装座、点火线圈安装座;
所述上罩盖下安装面包括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及缸盖安装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结构;所述凸轮轴下罩盖安装面由各档凸轮轴轴承座组成;
所述凸轮轴下罩盖包括前端凸轮轴轴承盖、各档凸轮轴轴承盖及连接各档凸轮轴轴承盖的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器安装座包括两个镂空结构和两个空腔结构,两个镂空结构均通向凸轮轴罩盖室;两个空腔结构中,一个空腔结构通过外接钢管与曲轴通风管连接,另一个空腔结构与副通气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凸轮轴罩盖,其特征在于,在上罩盖上安装面上还集成有高压油泵安装座。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王英杰罗亚伟郑久林谢高山韩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