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32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具有:围合成一个方框的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水箱左竖梁、水箱右竖梁;散热器,安装在方框内,散热器的四周与方框有间隙;管路,设置在水箱左竖梁上,管路从水箱左竖梁的外侧延伸到内侧,管路设置在水箱左竖梁与散热器的间隙内,空调管在满足性能的同时,避开拥挤的空间,也给有限空间里面的中冷系统、冷凝系统、散热系统提供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
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管路。
技术介绍
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动力、新技术配置不断增加,伴随的1.5T、1.6T等动力总成的成熟,2.0T动力总成随之成为主流产品必备的动力总成;2.0T动力总成在带来更强劲动力的同时,对动力总成附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空气过滤系统体积增加、排气系统体积增加、甚至散热系统和中冷系统的体积也随着发动机排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整车集成布置上就显得异常凌乱、拥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管在满足性能的同时,避开拥挤的空间,也给有限空间里面的中冷系统、冷凝系统、散热系统提供空间的汽车空调管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具有:围合成一个方框的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水箱左竖梁、水箱右竖梁;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方框内,所述散热器的四周与方框有间隙;管路,设置在所述水箱左竖梁上,所述管路从所述水箱左竖梁的外侧延伸到内侧,所述管路设置在所述水箱左竖梁与散热器的间隙内。所述方框内还设有中冷系统。所述方框内还设有冷凝系统。所述方框为长方形。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满足性能的同时,避开拥挤的空间,也给有限空间里面的中冷系统、冷凝系统、散热系统提供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空调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水箱上横梁,2、水箱下横梁,3、水箱左竖梁,4、水箱右竖梁,5、散热器,6、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具有:围合成一个方框的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水箱左竖梁、水箱右竖梁;散热器,安装在方框内,散热器的四周与方框有间隙;管路,设置在水箱左竖梁上,管路从水箱左竖梁的外侧延伸到内侧,管路设置在水箱左竖梁与散热器的间隙内。方框内还设有中冷系统。方框内还设有冷凝系统。方框为长方形。空调管在原平台基础上没有走向空间的时候,从水箱竖梁两侧以围绕的方式,避开拥挤的空间。在拥挤的前舱中,空调管从水箱竖梁外侧以“迂回”的走向达到前舱,在满足性能的同时,避开拥挤的空间,也给有限空间里面的中冷系统、冷凝系统、散热系统的管路创造更多可行性。空调管以一种新的布置形式,解决了空间受限管路走不开的问题。结构简单、充分利用空间、便于走向等优点。首先优化了布置空间,增加灵活性和便利性。其次在整体上避免因拥挤带来的诸多装车干涉和间隙小的问题。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满足性能的同时,避开拥挤的空间,也给有限空间里面的中冷系统、冷凝系统、散热系统提供空间。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其特征在于,具有:/n围合成一个方框的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水箱左竖梁、水箱右竖梁;/n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方框内,所述散热器的四周与方框有间隙;/n管路,设置在所述水箱左竖梁上,所述管路从所述水箱左竖梁的外侧延伸到内侧,所述管路设置在所述水箱左竖梁与散热器的间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其特征在于,具有:
围合成一个方框的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水箱左竖梁、水箱右竖梁;
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方框内,所述散热器的四周与方框有间隙;
管路,设置在所述水箱左竖梁上,所述管路从所述水箱左竖梁的外侧延伸到内侧,所述管路设置在所述水箱左竖梁与散热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学森蒋兵彭超张杲程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