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54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包括消声器筒体,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后端盖,所述的消声器筒体中由前向后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组隔板,并将消声器筒体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腔室;所述的腔室中穿插设置有若干组消声管;所述的隔板上以及消声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大小不同且用于消除低、中、高频气流噪声的消声孔阵列。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对中、低频噪声的消声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1、排气系统作为燃油车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排气系统设计的优劣影响整车的nvh性能。汽车发动机排出废气时,废气的压力在消声器内迅速变化,产生振动,振动产生噪声。排气噪声会直接影响驾驶舒适性。汽车排气系统的消声器总成中的组件包括孔管、隔板、消音棉。排气系统为解决气流噪声、尾管驻波等噪音,通常会在消声器筒体的中腔增加消音棉。消音棉降低高频噪音的原理是:当声波通过进气管传递到第一腔体内;部分声波气流便会通过孔管和隔板传递到中腔中,而中腔中填充了大量的消音棉,消声棉内及消声棉之间会形成无数个多孔间隙,当声波传递到这些间隙中时,与间隙中的空气不断摩擦,使声波不断衰减,从而实现降低噪音的目的。声波频率越高,粒子振动越激烈,声波衰减得也越厉害。但是现有的使用消音棉的一些消声器,对高频的声波的消声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中、低频噪音的消声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解决传统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对中、低频噪声的消声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包括消声器筒体,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后端盖,所述的消声器筒体中由前向后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组隔板,并将消声器筒体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腔室;所述的腔室中穿插设置有若干组消声管;所述的隔板上以及消声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大小不同且用于消除低、中、高频气流噪声的消声孔阵列。

4、进一步地,所述的消声器筒体中由前向后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所述的前端盖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第一腔室,所述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消除高频噪声的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中频噪声的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三隔板与后端盖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低音噪声的第四腔室。

5、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呈三角布置的三组第一消声孔阵列,所述第一消声孔阵列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6、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呈三角布置的三组第二消声孔阵列,所述第二消声孔阵列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7、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隔板的半边设置有第三消声孔阵列,所述第三消声孔阵列中消声孔的直径为4~5mm。

8、进一步地,所述的消声器筒体中平行设置有第一消声管、第二消声管、第三消声管,所述的第一消声管由前向后依次穿过前端盖、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所述的第二消声管由前向后依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后端盖;所述的第三消声管由前向后依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消声管、第二消声管、第三消声管的轴心呈三角布置。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消声管位于第二腔室中的管壁上环绕设置有第四消声孔阵列,所述第四消声孔阵列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消声管位于第二腔室中的管壁上环绕设置有第五消声孔阵列,所述第五消声孔阵列中消声孔的直径≤3mm,所述第三消声管的后端伸入第三腔室中。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消声管位于第四腔室中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声管的进口端以及第二消声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扩口结构。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采用多组隔板和多组消声管配合的四腔室的消声结构,分别用于消除高频噪声、中频噪声和低频噪声,可在不增大消声器容积、不增设辅助消声器的情况下,实现全频段的消声,并且具有体积小,易于布置,生产成本低,消声效果明显的优点。

1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包括消声器筒体(1),所述消声器筒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端盖(2)、后端盖(6),其特征是,所述的消声器筒体(1)中由前向后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组隔板,所述的隔板包括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并将消声器筒体(1)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腔室;所述的腔室中穿插设置有若干组消声管,所述的消声器筒体(1)中平行设置有第一消声管(7)、第二消声管(8)、第三消声管(9);所述的隔板上以及部分消声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大小不同且用于消除低、中、高频气流噪声的消声孔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端盖(2)与第一隔板(3)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第一腔室(11),所述的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形成用于消除高频噪声的第二腔室(12),所述的第二隔板(4)与第三隔板(5)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中频噪声的第三腔室(13),所述的第三隔板(5)与后端盖(6)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低音噪声的第四腔室(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隔板(3)上设置有呈三角布置的三组第一消声孔阵列(31),所述第一消声孔阵列(31)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隔板(4)上设置有呈三角布置的三组第二消声孔阵列(41),所述第二消声孔阵列(41)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隔板(5)的半边设置有第三消声孔阵列(51),所述第三消声孔阵列(51)中消声孔的直径为4~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消声管(7)由前向后依次穿过前端盖(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所述的第二消声管(8)由前向后依次穿过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后端盖(6);所述的第三消声管(9)由前向后依次穿过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消声管(7)、第二消声管(8)、第三消声管(9)的轴心呈三角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消声管(7)位于第二腔室(12)中的管壁上环绕设置有第四消声孔阵列(71),所述第四消声孔阵列(71)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消声管(9)位于第二腔室(12)中的管壁上环绕设置有第五消声孔阵列(91),所述第五消声孔阵列(91)中消声孔的直径为≤3mm,所述第三消声管(9)的后端伸入第三腔室(13)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消声管(7)位于第四腔室(14)中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7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消声管(7)的进口端以及第二消声管(8)的出口端均设置有扩口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包括消声器筒体(1),所述消声器筒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端盖(2)、后端盖(6),其特征是,所述的消声器筒体(1)中由前向后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组隔板,所述的隔板包括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并将消声器筒体(1)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腔室;所述的腔室中穿插设置有若干组消声管,所述的消声器筒体(1)中平行设置有第一消声管(7)、第二消声管(8)、第三消声管(9);所述的隔板上以及部分消声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大小不同且用于消除低、中、高频气流噪声的消声孔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端盖(2)与第一隔板(3)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第一腔室(11),所述的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形成用于消除高频噪声的第二腔室(12),所述的第二隔板(4)与第三隔板(5)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中频噪声的第三腔室(13),所述的第三隔板(5)与后端盖(6)之间形成用于消除低音噪声的第四腔室(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隔板(3)上设置有呈三角布置的三组第一消声孔阵列(31),所述第一消声孔阵列(31)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器内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隔板(4)上设置有呈三角布置的三组第二消声孔阵列(41),所述第二消声孔阵列(41)中消声孔的直径≤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毓刘永磊曾鹏宇贾贯举何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