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2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包括上悬置组件、下悬置组件、悬置支架,所述的悬置支架设置在上悬置组件和下悬置组件之间,所述的上悬置组件包括上减震垫,所述上减震垫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垫板;所述的下悬置组件包括下减震垫,所述下减震垫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下垫板,所述的下减震垫中固定穿设有衬套,所述的衬套用于穿设在上减震垫中,所述的上减震垫与下减震垫之间设置有适配悬置支架的间隙。本技术能控制散热器的位移量,保证整车的驾驶舒适型,并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散热器悬置的作用是隔离由于轮胎及车架的抖动而产生的振动,隔振缓冲,汽车散热器悬置对散热器总成起支承、限位作用,避免与周边件动态干涉,造成散热器总成或零部件的损坏,以及在汽车紧急制动、加速或受外界载荷的作用下,保证散热器不产生过大的位移。散热器悬置的另一个作用是隔离冷却风扇运转时的抖振,防止抖振通过散热器传递到车架及驾驶室,影响驾驶舒适性。目前为了控制散热器的位移量,通常采用大刚度的悬置或采用双钢垫结构,导致整车驾驶舒适性大幅下降,并且装配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控制散热器的位移量,保证整车的驾驶舒适型,并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包括上悬置组件、下悬置组件、悬置支架,所述的悬置支架设置在上悬置组件和下悬置组件之间,所述的上悬置组件包括上减震垫,所述上减震垫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垫板;所述的下悬置组件包括下减震垫,所述下减震垫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下垫板,所述的下减震垫中固定穿设有衬套,所述的衬套用于穿设在上减震垫中,所述的上减震垫与下减震垫之间设置有适配悬置支架的间隙。

4、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减震垫、下减震垫、衬套均为同心的圆柱结构,所述的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为同心的圆板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上垫板的外径大于上减震垫的外径,所述下垫板的外径大于下减震垫的外径。

6、进一步地,所述上减震垫的下端面设置有上限位槽,所述的下减震垫的上端面相对上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凸台,所述的衬套穿设在下限位凸台中。

7、进一步地,所述下减震垫的上端面相对上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槽,所述的下限位凸台设置在下限位槽中,所述下限位凸台的外侧壁与下限位槽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8、进一步地,在装配完成后,所述的衬套限位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所述的衬套与上垫板、下垫板连接形成工字型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的悬置支架为t型结构,所述悬置支架的竖直边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悬置支架的水平边设置在上悬置组件和下悬置组件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悬置支架的水平边上设置有用于让下衬套及限位凸台穿过的安装孔。

11、进一步地,所述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的材质均为天然橡胶。

12、进一步地,所述上垫板、下垫板和衬套的材质均为钢。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构造精巧且结构简单,软垫的刚度小,能有效隔离风扇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保证了驾驶舒适性;同时限位效果好,避免汽车在紧急制动、加速或受外界载荷作用下时散热器的位移过大,装配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1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悬置组件(1)、下悬置组件(2)、悬置支架(3),所述的悬置支架(3)设置在上悬置组件(1)和下悬置组件(2)之间,所述的上悬置组件(1)包括上减震垫(12),所述上减震垫(12)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垫板(11);所述的下悬置组件(2)包括下减震垫(21),所述下减震垫(2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下垫板(22),所述的下减震垫(21)中固定穿设有衬套(23),所述的衬套(23)用于穿设在上减震垫(12)中,所述的上减震垫(12)与下减震垫(21)之间设置有适配悬置支架(3)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减震垫(12)、下减震垫(21)、衬套(23)均为同心的圆柱结构,所述的上垫板(11)和下垫板(22)均为同心的圆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垫板(11)的外径大于上减震垫(12)的外径,所述下垫板(22)的外径大于下减震垫(2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减震垫(12)的下端面设置有上限位槽(13),所述的下减震垫(21)的上端面相对上限位槽(13)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凸台(24),所述的衬套(23)穿设在下限位凸台(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减震垫(21)的上端面相对上限位槽(13)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槽(25),所述的下限位凸台(24)设置在下限位槽(25)中,所述下限位凸台(24)的外侧壁与下限位槽(25)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在装配完成后,所述的衬套(23)限位在上垫板(11)和下垫板(22)之间,所述的衬套(23)与上垫板(11)、下垫板(22)连接形成工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悬置支架(3)为T型结构,所述悬置支架(3)的竖直边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悬置支架(3)的水平边设置在上悬置组件(1)和下悬置组件(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悬置支架(3)的水平边上设置有用于让下衬套(23)及限位凸台(24)穿过的安装孔(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减震垫(12)和下减震垫(21)的材质均为天然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垫板(11)、下垫板(22)和衬套(23)的材质均为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悬置组件(1)、下悬置组件(2)、悬置支架(3),所述的悬置支架(3)设置在上悬置组件(1)和下悬置组件(2)之间,所述的上悬置组件(1)包括上减震垫(12),所述上减震垫(12)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上垫板(11);所述的下悬置组件(2)包括下减震垫(21),所述下减震垫(2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下垫板(22),所述的下减震垫(21)中固定穿设有衬套(23),所述的衬套(23)用于穿设在上减震垫(12)中,所述的上减震垫(12)与下减震垫(21)之间设置有适配悬置支架(3)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减震垫(12)、下减震垫(21)、衬套(23)均为同心的圆柱结构,所述的上垫板(11)和下垫板(22)均为同心的圆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垫板(11)的外径大于上减震垫(12)的外径,所述下垫板(22)的外径大于下减震垫(2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悬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减震垫(12)的下端面设置有上限位槽(13),所述的下减震垫(21)的上端面相对上限位槽(13)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凸台(24),所述的衬套(23)穿设在下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毓贾贯举刘永磊曾鹏宇辛捍东何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