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夹模镦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4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夹模镦头设备,属于管件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座的加工平台上设置带有双夹模结构和模头组的支撑框体,同时,双夹模结构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通过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对管件进行分段式阶段性装夹,同时,模头组带有多个模头,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分段式阶段性装夹和对不同模头的选择性调用,实现对管件的管端的多层结构的不同层依次进行加工,无需在加工过程中更换夹模和模头,满足了一次装夹墩头的加工需求,加工过程简单,操作更方便,加工效率更高,另外,可有效避免因更换夹模和模头而需要重新装夹的问题,提升了管件的管端结构的多层结构之间的同心度,保证了管件品质,更利于管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夹模镦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加工的
,具体是涉及双夹模镦头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中,管件实现了各管路的连通,是必不可少的结构部件,因此,提高管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目前,管件的管端成型加工方式一般为墩头加工,通过相应的夹模和模头进行加工。现有的墩头设备结构单一,通过夹模将待加工的管件装夹后,通过模头进行墩头加工。但是,由于墩头设备结构的单一缺陷,导致对于管端结构为多层层叠的较为复杂的管件而言,墩头需要不断的更换夹模和模头,加工过程繁琐,操作较为不便,加工效率低,并且,还导致了更换夹模和模头后,管件上的管端结构的多层结构之间的同心度会降低,影响管件的品质,不利于管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双夹模镦头设备,以设置双夹模结构对管件进行装夹,同时,设置带有多个模头的模头组,使得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双夹模结构的分段式阶段性装夹,以及对模头组中不同模头的选择性调用,实现对管件的管端的多层结构的不同层依次进行加工,满足了一次装夹墩头的加工需求,不仅简化了加工过程,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还使得管件的管端结构的多层结构之间的同心度更好,管件品质更高,更利于管件的加工。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双夹模镦头设备,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机座,机座设置有加工平台,且加工平台上设置有沿一方向布置的支撑框体;双夹模结构,双夹模结构设置于支撑框体内且位于其一端,双夹模结构包括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在水平面内且沿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依次布置,且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的中心轴线相同;模头组,模头组设置于支撑框体内且位于背离双夹模结构的一端,模头组沿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滑动设置,并且,模头组包括若干个朝向双夹模结构的模头,且若干个模头沿垂直于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同时,第二夹模位于第一夹模和模头之间。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支撑框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以及顶板,底板为矩形结构,底板设置于加工平台上,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底板布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板设置于底板的两侧且其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顶板平行设置于底板设置有前侧板的一端的上方,且顶板的两侧分别与连接板连接,同时,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模头组滑设于第一滑轨上,并且,模头组还与后侧板连接,双夹模结构设置于底板设置有前侧板的一端,并且,双模头结构还与顶板连接。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第一夹模包括第一下夹模、第一上夹模、第一伸缩器驱动器,第一下夹模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第一上夹模设置于第一下夹模的上方,第一伸缩驱动器竖直设置于顶板上,且第一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连接于第一上夹模上,同时,第一下夹模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下嵌槽,第一上夹模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一下嵌槽对应的第一上嵌槽,同时,第一下嵌槽内设置有第一下夹模块,第一上嵌槽内设置有与第一下夹模块对应的第一上夹模块,并且,第一下夹模块靠近第一上夹模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下管件槽,第一上夹模块靠近第一下夹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下管件槽对应的第一上管件槽。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第二夹模包括第二下夹模、第二上夹模、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第二下伸缩驱动器,第二下夹模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且位于第一下夹模靠近模头组的一侧,第二下伸缩驱动器竖直设置于加工平台的底部且其伸缩轴穿过底板后与第二下夹模连接,第二上夹模设置于第二下夹模的上方,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竖直设置于顶板上,且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与第二上夹模连接,同时,第二下夹模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下嵌槽,第二上夹模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二下嵌槽对应的第二上嵌槽,并且,第二下嵌槽和第二上嵌槽内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下夹模块和第二上夹模块,并且,第二下夹模块靠近第二上夹模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下管件槽,第二上夹模块靠近第二下夹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下管件槽对应的第二上管件槽。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第一下夹模的底部设置有朝向第二下夹模的一侧延伸的下导向板,第二下夹模设置下导向板的上方,第二上夹模的顶部设置有朝向第二上夹模的一侧延伸的上导向板,第二上夹模设置于上导向板的下方,同时,下导向板和上导向板上均开设有避让槽,第二下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从下导向板上的避让槽内穿过后与第二下夹模连接,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从上导向板上的避让槽内穿过后与第二上夹模连接。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第一下夹模和第一上夹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杆,第二下夹模和第二上夹模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杆,并且,第一下夹模和第一上夹模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导向杆对应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向杆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插设于第一下夹模和第一上夹模上的第一导向孔内,同时,第二下夹模和第二上夹模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导向杆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并且,下导向板和上导向板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孔对应的定位孔,第二导向杆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插设于第二下夹模和第二上夹模上的第二导向孔以及下导向板和上导向板上对应的定位孔内。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模头组包括第一滑块、固定座、墩头伸缩驱动器以及模头调用机构,第一滑块滑设于第一滑轨上,固定座安装于第一滑块上,墩头伸缩驱动器安装于后侧板上,且墩头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连接于固定座上,同时,固定座上安装有模头调用机构,若干模头间隔安装于模头调用机构上。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模头调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二滑轨、模头安装板以及位移驱动器,第二滑块朝向第二夹模一侧布置且固定于固定座上,第二滑轨垂直于第一滑轨布置且滑设于第二滑块上,模头安装板设置于水平面内且沿第二滑轨的布置方向固定安装于第二滑轨上,若干模头沿模头安装板的布置方向间隔安装于模头安装板上,并且,每一模头均朝向第二夹模一侧设置,同时,位移驱动器设置于模头安装板和固定座之间。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位移驱动器包括齿条、齿轮以及旋转驱动器,齿条设置于模头安装板上且沿第二滑轨的布置方向安装,旋转驱动器设置于固定座上,并且,旋转驱动器的旋转轴上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啮合。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中,还包括液压站和电控柜,并且,液压站和电控柜设置于机座上且位于加工平台的底部或旁侧。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上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通过将双夹模结构的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依次布置,通过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对管件进行分段式阶段性装夹,同时,设置带有多个模头的模头组,使得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双夹模结构的分段式阶段性装夹,以及对模头组中不同模头的选择性调用,实现对管件的管端的多层结构的不同层依次进行加工,无需在加工过程中更换夹模和模头,满足了一次装夹墩头的加工需求,加工过程简单,操作更方便,且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由于无需在加工过程中更换夹模和模头,避免了重新装夹的问题,提升了管件的管端结构的多层结构之间的同心度,保证了管件品质,更利于管件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夹模镦头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框体的结构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夹模镦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座,所述机座设置有加工平台,且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沿一方向布置的支撑框体;/n双夹模结构,所述双夹模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体内且位于其一端,所述双夹模结构包括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在水平面内且沿所述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所述第一夹模和所述第二夹模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一夹模和所述第二夹模的中心轴线相同;/n模头组,所述模头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体内且位于背离所述双夹模结构的一端,所述模头组沿所述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滑动设置,并且,所述模头组包括若干个朝向所述双夹模结构的模头,且若干个所述模头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同时,所述第二夹模位于所述第一夹模和所述模头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夹模镦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设置有加工平台,且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沿一方向布置的支撑框体;
双夹模结构,所述双夹模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体内且位于其一端,所述双夹模结构包括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在水平面内且沿所述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所述第一夹模和所述第二夹模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一夹模和所述第二夹模的中心轴线相同;
模头组,所述模头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体内且位于背离所述双夹模结构的一端,所述模头组沿所述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滑动设置,并且,所述模头组包括若干个朝向所述双夹模结构的模头,且若干个所述模头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框体的布置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同时,所述第二夹模位于所述第一夹模和所述模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连接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上,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底板布置的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连接,所述顶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设置有所述前侧板的一端的上方,且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同时,所述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模头组滑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并且,所述模头组还与所述后侧板连接,所述双夹模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设置有所述前侧板的一端,并且,所述双模头结构还与所述顶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模包括第一下夹模、第一上夹模、第一伸缩器驱动器,所述第一下夹模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上夹模设置于所述第一下夹模的上方,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器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上夹模上,同时,所述第一下夹模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下嵌槽,所述第一上夹模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嵌槽对应的第一上嵌槽,同时,所述第一下嵌槽内设置有第一下夹模块,所述第一上嵌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下夹模块对应的第一上夹模块,并且,所述第一下夹模块靠近所述第一上夹模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下管件槽,所述第一上夹模块靠近所述第一下夹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管件槽对应的第一上管件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夹模镦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模包括第二下夹模、第二上夹模、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第二下伸缩驱动器,所述第二下夹模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夹模靠近所述模头组的一侧,所述第二下伸缩驱动器竖直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的底部且其伸缩轴穿过所述底板后与所述第二下夹模连接,所述第二上夹模设置于所述第二下夹模的上方,所述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二上伸缩驱动器的伸缩轴与所述第二上夹模连接,同时,所述第二下夹模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下嵌槽,所述第二上夹模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下嵌槽对应的第二上嵌槽,并且,所述第二下嵌槽和所述第二上嵌槽内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下夹模块和第二上夹模块,并且,所述第二下夹模块靠近所述第二上夹模块的一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阿能杜玉仙邓贵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亚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