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得乐集团专利>正文

预型件的传送装置及控制这种装置以使预型件角向对定于基准位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63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调节炉(100)用的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10)的传送装置(102)的控制方法以及这种预型件(10)的传送装置(102),预型件的传送装置至少具有主轮(104)和副轮(106),主轮和副轮中的至少一个被驱动转动,以使至少一个输送件(118)移动,卡持件(120)移动地连接于输送件,卡持件配置成各与一预型件(10)配合,卡持件(120)适于相对于预型件(10)或反之预型件适于相对于卡持件在非工作位置与卡持工作位置之间被致动,传送装置(102)的主轮(104)具有电动致动器(170),电动致动器有选择地被控制成至少驱动卡持件(120)转动,以使预型件(10)对定于基准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预型件的传送装置及控制这种装置以使预型件角向对定于基准位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调节炉用的传送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的传送装置以及一种控制这种装置以使每个预型件角向对定于确定基准位置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热调节炉用的传送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的传送装置,所述预型件的传送装置至少具有主轮和副轮,主轮和副轮中的至少一个被驱动转动,以使至少一个输送件移动,卡持件移动地连接于输送件,卡持件配置成各与一预型件配合,卡持件适于相对于预型件或反之预型件适于相对于卡持件在非工作位置与卡持工作位置之间被致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热调节炉用的传送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的这种传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另外,所谓预型件,是指热塑性材料尤其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注塑而获得的坯件。预型件具有中空主体以及一般具有径向凸缘,所述中空主体一般呈圆柱形,在一端由半球形底部封闭,而在相反端由具有其最终形状的颈部开放,所述径向凸缘在颈部与主体的接合处凸起延伸。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在容器、尤其但非限制性地瓶子的制造设备的热调节炉中进行热塑性材料制的预成型件输送的这种传送装置的许多示例。热调节炉内预型件传送装置设计成从上游向下游沿加热路线输送预型件流,预型件主体辐射加热件沿着加热路线的至少一部分布置。文件WO-2017/060654描述并示出了用于热调节炉的预型件传送装置的一实施例。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送件,例如包括多个链节的链条,每个链节具有一板,预型件卡持件安装在板上。因此已知通过预型件颈部卡持预型件的卡持件的许多实施例,卡持件装配于传送装置,这种卡持件有时被称为“转盘”(或英文称为“spindle”)。作为用于预型件的这种“转盘”的实施例,可以参考但不限于申请人名下的文件WO-00/48819、WO-2014/135631、EP-1.880.825或甚至文件EP-3.228.438。根据文件WO-2017/060654,形成卡持件的转盘包括固定在板上的套筒和具有卡持鼻部的芯棒。芯棒安装成相对于套筒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能平移活动,在非工作位置,头部容纳在套筒中,在工作位置,头部相对于套筒下表面突出,尤其以便装合到预成型件颈部中。根据所谓常规加热的第一实施例,卡持件由齿条与控制件具有的齿轮啮合而被驱动转动,其总体上呈筒管形状,在输送链条在炉中的至少一部分加热路线上平移过程中固连于芯棒。这样,套装在芯棒头部上的预型件在热调节炉中进行输送,同时被驱动自转,以使其主体完全暴露于辐射加热件,例如红外线辐射灯,或者激光二极管。这种输送链条通常安装在两个轮之间,两个轮分别是主轮和副轮,至少主轮是动力轮,即驱动轮,以便以闭环驱动所述传输链条。这种传输链条的结构例如在欧洲专利EP-0.935.572(Sidel)中有所描述,将参考该文件来了解更多细节。卡持件特别是芯棒在非工作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的平移移动一般由致动件控制,致动件具有致动叉形件,致动叉形件由凸轮和滚轮式机械系统驱动移动。致动件被控制以在传送装置上进行预型件加载又称“装载”的操作,然后进行卸载又称“脱载”的操作。根据称为优先加热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卡持件(或者转盘)不被驱动转动来使预型件自转,预型件围绕其轴线角向对定到确定的基准位置。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参考文件WO-94/23932,其提出这种称为“优先加热”的预型件热调节(或处理)方法。当待获得的成品容器不是近似呈回转圆柱形,例如容器具有带有近似平面的一些表面或一个表面的多边形横截面、又或者容器具有扁平主体(例如具有喷雾枪的细颈瓶)时,尤其使用这种“优先加热”类型的方法。在“优先加热”类型的方法中,进行选择性加热,以在预型件的主体上形成一个或多个较热区域,较热区域沿周向与较凉中间区域交替。目的是在通过吹制或者拉伸吹制模制预型件的主体以获得容器的过程中,较热区域比其他区域更易于变形。为了控制对预型件主体上的选择性加热、获得较热或较凉区域,确定预型件的基准位置,对于该基准位置,所述较热或较凉区域围绕预型件的主轴线按一定角度具有根据待制造容器所需的分布。在本申请人的用于制造这种热塑性材料容器的设备中,预型件在设备的热调节炉内分度对定、即沿角向定向在基准位置。在具有U形的加热路线的隧道型炉的情况下,在加热路线的第一直线区段即进入区段上进行预型件的分度对定,加热路线然后具有第二曲线区段即稳定区段和第三直线加热区段即分配区段。尽管总体上令人满意,但在热调节炉内进行的这种预型件对定具有一些缺陷。在这些缺陷中有:仅当预型件对定于基准位置时才能开始对预型件主体的选择性加热,即仅仅在加热路线的在对定之后剩余待经过的部分上进行。因此,选择性加热在加热预型件主体的第三直线加热区段即分配区段上进行。不过,根据待制造的容器,热调节炉的加热路线的第二分配区段的长度有时显得不足以在主体上获得选择性加热所导致的所述较热或者较凉区域。因此,热调节炉内预型件的分度对定与根据优先加热方法的选择性加热相结合,有时需要使用具有较长加热路线的炉,即尺寸较大的炉。预型件在热调节炉内进行分度对定,还需要使用一种其预型件卡持件可分离的输送装置,以便能视应用情况有选择地驱动或者不驱动每个预型件围绕其主轴线转动。非限制性地,文件WO-00/48819述及这种用于在炉内传送预型件的卡持件的一例子。实际上,每个预型件被相继地驱动围绕其轴线转动,直至对定于基准位置,然后进行分离以中止驱动转动,以便使预型件保持对定于基准位置并开始对主体的选择性加热。这种可分离支承件的使用,促使限制了在制造容器时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进度。另外,还力求增大预型件对定中获得的精确度,以提高成品容器的质量。本专利技术尤其旨在提出一种用于使预型件在炉内沿角向对定于基准位置的新方案,解决已知方案的至少一部分缺陷,特别是通过在高生产进度下获得快速、精确和可靠的预型件对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前述类型的一种热调节炉用的传送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的主轮具有电动致动器,电动致动器有选择地被控制成至少驱动卡持件转动,以使预型件对定于基准位置。所谓分度对定,是指使预型件围绕其轴线角向定向在基准位置,所述基准位置尤其相对于预型件优选在颈部处具有的分度件加以确定。有利地,装载在热调节炉的主轮上的电动致动器另外允许在第一直线区段即进入区段的上游,使每个预型件对定于所述基准位置,借此,热调节炉内的整个加热路线可用于进行优先加热。有利地,电动致动器允许获得快速、精确和可靠的预型件角向对定,特别是在高于迄今所获得进度的高进度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装载在主轮上的电动致动器各具有连接件,连接件配置成与卡持件的控制件配合,以驱动卡持件转动;--连接件具有杆和连接端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调节炉(100)用的传送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10)的传送装置(102),所述预型件(10)的传送装置(102)至少具有主轮(104)和副轮(106),主轮和副轮中的至少一个被驱动转动,以使至少一个输送件(118)移动,卡持件(120)移动地连接于输送件,卡持件配置成各与一预型件(10)配合,卡持件(120)适于相对于预型件(10)或反之预型件适于相对于卡持件在非工作位置与卡持工作位置之间被致动,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102)的主轮(104)具有电动致动器(170),电动致动器有选择地被控制成至少驱动卡持件(120)转动,以使预型件(10)对定于基准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9 FR 18734091.一种热调节炉(100)用的传送热塑性材料制的预型件(10)的传送装置(102),所述预型件(10)的传送装置(102)至少具有主轮(104)和副轮(106),主轮和副轮中的至少一个被驱动转动,以使至少一个输送件(118)移动,卡持件(120)移动地连接于输送件,卡持件配置成各与一预型件(10)配合,卡持件(120)适于相对于预型件(10)或反之预型件适于相对于卡持件在非工作位置与卡持工作位置之间被致动,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102)的主轮(104)具有电动致动器(170),电动致动器有选择地被控制成至少驱动卡持件(120)转动,以使预型件(10)对定于基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在主轮(104)上的电动致动器(170)各具有连接件(172),连接件配置成与卡持件(120)的控制件(145)配合,以驱动卡持件(12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持件(120)的控制件(145)具有使卡持件(120)角向定位的至少一个角向定位构件(156),角向定位构件用于能使预型件(10)对定于所述基准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72)具有转动驱动件(188),转动驱动件配置成同所述角向定位构件(156)相配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件(160)由凸轮和滚轮式机械系统形成,凸轮和滚轮式机械系统控制至少一个致动构件(162)移动,致动构件适于与卡持件(120)的控制件(145)配合,以驱动卡持件(120)在卡持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件(160)由所述电动致动器(170)形成,所述电动致动器适于驱动卡持件(120)在卡持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致动器(170)各由一线性旋转致动器如Lin型电动机构成。


8.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波维莱克S·莫林S·费弗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得乐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