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得乐集团专利>正文

用于容器成型的拉伸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09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预型件(3)制造容器(2)的模制单元(15)的拉伸棒(1),以及通过拉制吹制制造容器(2)的制造方法。所述拉伸棒(1)与主轴线Y平行地纵向延伸,具有圆柱形或管状的主体(4)、位于所述主体(4)的延伸部分中的远端端部(5)、位于拉伸棒(1)的远端端部(5)处的扁平部分(6)、以及从所述扁平部分(6)凸起的端头(7)。所述拉伸棒(1)的特征在于,其在所述主体(3)的延伸部分中在所述远端端部(5)处具有环形的裙部(8),所述环形的裙部(8)的高度(80)小于所述端头(7)的高度(70)。端头(7)的高度(70)。端头(7)的高度(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容器成型的拉伸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吹制或者拉制吹制热塑性材料制预型件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预型件来制造容器的领域。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用于实施拉制吹制技术形成容器的拉伸棒。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拉伸棒制造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技术状况
[0003]已知通过在拉制吹制预型件之前使预型件预先加热到足以软化其壁的温度来成型热塑性材料制的容器。
[0004]为此,使用一个成型装置,其具有一个模具,模具的模腔成形成待获得容器的型腔。预先加热的预型件接纳在模腔中。然后,其壁被双轴向拉制,以贴合模具型腔。为此,预型件由拉伸棒轴向拉制,使预型件轴向膨胀。在这种拉制操作的同时,压力流体注入到预型件中,致使壁径向膨胀。
[0005]这种成型方法是公知的。为使最终容器具有完美模制底部,拉伸棒最好适于确保容器壁的令人满意的厚度。材料分布不良是拉制吹制模制方法制造的容器上重复发现的缺陷。容器的壁厚不必恒定不变,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加厚某些区域,特别是用于承受很大应力的区域(尤其是底部附近)。材料厚度也不必相应于容器的根据其形状及其使用的技术规格。
[0006]因此,所述方法有利于适于现有技术规格的材料分布。
[0007]另外,在模制和拉制吹制制造容器的领域,为保护环境之故,越来越使用可循环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这种材料也增大材料的分配问题,因为其具有不同的吸热性能。
[0008]另外,尽管拉制吹制方法具有精度,尤其是改善了吹制容器底部处材料的分配,但是也存在问题。特别是,拉伸棒的设计影响到材料分配,且在拉伸棒接触容器时,影响到容器内部的温度。
[0009]因此,可能出现材料定位和分布问题以及模具输出端底部明显塌陷的问题。
技术介绍

[0010][0011]US9085099提出使拉伸棒暂时固定于预型件底部,改善其专利吹制方法。该方法需要预型件底部的吸入工序,其可能具有其他问题。FR3022824提出一种宽大形拉伸棒。该拉伸棒在插入在预型件中时存在问题,因为其可能触及内壁,在预型件规格方面极具局限性。
[0012]公知地,EP1063076提出一种从预型件制造容器的模制单元的拉伸棒,所述拉伸棒与主轴线平行地纵向延伸,具有:一个圆柱形主体;所述主体延伸部分的一个远端端部;位于拉伸棒远端端部的一个扁平部分;以及一个从所述扁平部分突出的端头;所述主体延伸部分的一个环形的裙部,其位于所述远端端部处,所述裙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端头的高度。裙部的直径远大于拉伸棒主体的直径,以致大直径裙部压迫楔形件部分,所述楔形件部分是
预型件的使预型件主体连接于所述预型件底部的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13]目前的一些解决方案不能令人满意,需要改进拉制吹制工序,获得质量良好的容器,这涉及瓶子的定中心和材料的分布。
[001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拉伸棒,确保沿预型件的轴线拉制预型件,避免拉伸棒的外部与预型件的主体内部之间的不良接触,同时,改进所述拉伸棒的定中心,从而减少拉伸棒与预型件之间传热。
[0015]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从预型件制造容器的模制单元的拉伸棒,所述拉伸棒与主轴线Y平行地纵向延伸,其具有:
[0016]‑
圆柱形或者管状的主体;
[0017]‑
位于所述主体的延伸部分中的远端端部;
[0018]‑
位于拉伸棒的远端端部处的扁平部分;以及
[0019]‑
从所述扁平部分凸起的端头。
[0020]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拉伸棒的特征在于,拉伸棒在所述主体的延伸部分中在所述远端端部处具有环形的裙部,所述裙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端头的高度),所述端头的直径小于拉伸棒的主体的直径,裙部的自由端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4毫米。
[0021]优选地,所述裙部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拉伸棒主体的直径。
[0022]根据另一个特征,环形的裙部的边缘和/或端头端部呈圆形。
[0023]根据另一个特征,外部的主体和环形的裙部具有单一部件。
[0024]根据另一个特征,端头呈圆锥形。
[0025]根据另一个特征,扁平部分正交于主轴线Y地进行延伸。
[0026]环形的裙部可呈锯齿形。
[0027]环形的裙部可呈具有凸圆顶部边缘和低凹边缘的锯齿形。
[0028]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拉伸棒通过拉制吹制制造容器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工序:
[0029]‑
将预先加热的预型件放置在吹制模具中,所述吹制模具在合模位置具有的模腔形成待吹制的容器的型腔;
[0030]‑
所述吹制模具合模;
[0031]‑
通过吹管吹制所述吹制模具中的所述预型件,并且基本上同时地进行所述预型件的拉制工序,通过将拉伸棒插入在所述预型件内,同时抵靠所述预型件的底部,以便于所述预型件的轴向伸长;
[0032]‑
上抽所述拉伸棒;
[0033]‑
通过所述吹制模具开模,取出吹制的所述容器。
附图说明
[0034]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说明性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0035]‑
图1是旋转式模制机械一个实施例的简化俯视示意图,尤其示出围绕一个转盘分
布的模制单元(未示出吹制和拉制装置),所述吹制单元根据其相对于机械的入口或出口的位置,处于开模位置或者合模位置;
[0036]‑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机械的模制单元之一的局部透视示意图,除了模制单元处于开模位置之外,尤其示出模具的分解图,模具由三个部分实现,即两个半模具和一个模底;
[0037]‑
图3是机械的一模制单元在容器吹制周期的第一道工序过程中的竖直纵向中部剖面示意图,尤其示出拉伸棒的远端端部插入在模具内的预型件中;
[0038]‑
图4类似于图3,是吹制周期结束时下一道工序的过程示意图,尤其示出拉伸棒的远端端部插入在被吹制的容器内并延伸至被吹制的所述容器的底部;
[0039]‑
图5是拉伸棒的远端端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尤其示出一个具有圆形边缘的环形的裙部;
[0040]‑
图6是图5所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中部剖面示意图;
[0041]‑
图7是拉伸棒的远端端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中部剖面示意图,尤其示出一个具有斜面直形边缘的环形的裙部;
[0042]‑
图8是拉伸棒的远端端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纵向中部剖面示意图,尤其示出具有凸圆顶部边缘和低凹边缘的锯齿形环形的裙部;
[0043]‑
图9是拉伸棒的远端端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纵向中部剖面示意图,尤其示出其型面从所述拉伸棒主体向其远端端部收敛的环形的裙部;
[0044]‑
图10是拉伸棒的远端端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尤其示出一个内切于同一平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从预型件(3)制造容器(2)的模制单元(15)的拉伸棒(1),所述拉伸棒(1)与主轴线Y平行地纵向延伸,其具有:

圆柱形或者管状的主体(4);

位于所述主体(4)的延伸部分中的远端端部(5);

位于拉伸棒(1)的远端端部(5)处的扁平部分(6);以及

从所述扁平部分(6)凸起的端头(7),所述拉伸棒(1)的特征在于,拉伸棒在所述主体(4)的延伸部分中在所述远端端部(5)处具有环形的裙部(8),所述裙部(8)的高度(80)小于所述端头(7)的高度(70),所述端头(7)的直径小于拉伸棒(1)的主体(4)的直径,裙部(8)的自由端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4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8)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拉伸棒(1)的主体(4)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伸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8)的边缘(9)和/或所述端头(7)的端部(10)呈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棒(1),其特征在于,裙部(8)和外部的主体(4)具有单一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棒(1),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
申请(专利权)人:西得乐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