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用轻质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70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车用轻质防撞梁,属于卡车零配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卡车油箱用的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体、防撞梁板I、防撞梁板II、防撞梁板III、防撞梁板IV、X型加强架、加强板I、加强板II、加强件;通过本申请的设计,提供一种卡车防撞梁结构,满足使用轻质材料复合纤维树脂材料构建卡车防撞梁的结构需求,加强件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解决现有卡车构件重量大耐腐蚀性差的问题,减轻了卡车防撞梁的重量节约成本,符合新的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车用轻质防撞梁
本技术属于卡车零配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卡车油箱用的防撞梁。
技术介绍
公路运输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运输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运输主要应用的就是各型的卡车,因此卡车的安全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卡车防撞梁是卡车安全系统中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卡车车体的安全和驾驶人员及货物的安全,因此卡车防撞梁的设计和选择对于卡车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复合纤维树脂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耐腐蚀,重量轻,耐久性好等特征,但相对于传统制造防撞梁的材质存在一定区别,因此需要一种新结构来满足使用复合纤维树脂材料制作卡车防撞梁时的结构需要。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车防撞梁结构,满足使用轻质材料复合纤维树脂材料构建卡车防撞梁的结构需求,解决现有卡车构件重量大耐腐蚀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卡车用轻质防撞梁,其特征是:包括防撞梁体及X型加强架;所述防撞梁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且防撞梁体与X型加强架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X型加强架包括加强板I及加强板II;其中加强板I与加强板II相互交叉成X型,其中加强板I及加强板II两边均与防撞梁体连接;所述防撞梁体的厚度为20-200mm,且X型加强板的厚度为20-200mm;所述防撞梁体与所述X型加强架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横截面形状与防撞梁体和X型加强架之间的缝隙形状相同,且加强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防撞梁体的长度,防撞梁体内各个加强件的总长度等于防撞梁体的长度;所述加强件与防撞梁体及X型加强架均无缝隙接触;所述加强件为木材件或塑料件;所述加强件之间为紧密接触。所述所述防撞梁体包括防撞梁板I、防撞梁板II、防撞梁板III及防撞梁板IV;所述防撞梁板I、防撞梁板II、防撞梁板III及防撞梁板IV顺次连接;其中防撞梁板I与防撞梁板III平行,防撞梁板II与防撞梁板IV平行;所述加强板I两端分别与防撞梁板I及防撞梁板III连接,所述加强板II两端分别与防撞梁板II及防撞梁板IV连接。所述防撞梁板I与防撞梁板II夹角的范围为0度-180度。所述防撞梁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X型加强板的加强板I及加强板II两边分别与防撞梁体空心圆柱体内壁连接。所述加强件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不同加强件的长度相同或不同,加强件的长度总和与防撞梁体相同。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的设计,提供一种卡车防撞梁结构,满足使用轻质材料复合纤维树脂材料构建卡车防撞梁的结构需求,同时在防撞梁内设置加强件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解决现有卡车构件重量大耐腐蚀性差的问题,减轻了卡车防撞梁的重量节约成本,符合新的标准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防撞梁体、101-防撞梁板I、102-防撞梁板II、103-防撞梁板III、104-防撞梁板IV、2-X型加强架、201-加强板I、202-加强板II、3-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卡车用轻质防撞梁,其特征是:包括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所述防撞梁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2,且防撞梁体1与X型加强架2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X型加强架2包括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其中加强板I201与加强板II202相互交叉成X型,其中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均与防撞梁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防撞梁体1的厚度为20-200mm,且X型加强架2的厚度为20-200mm。所述防撞梁体1与所述X型加强架2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的横截面形状与防撞梁体1和X型加强架2之间的缝隙形状相同,且加强件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防撞梁体1的长度,防撞梁体1内各个加强件3的总长度等于防撞梁体1的长度;所述加强件3与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均无缝隙接触;所述加强件3为木材件或塑料件;所述加强件3之间为紧密接触。加强件3的作用为增强整体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所述所述防撞梁体1包括防撞梁板I101、防撞梁板II102、防撞梁板III103及防撞梁板IV104;所述防撞梁板I101、防撞梁板II102、防撞梁板III103及防撞梁板IV104顺次连接;其中防撞梁板I101与防撞梁板III103平行,防撞梁板II102与防撞梁板IV104平行;所述加强板I201两端分别与防撞梁板I101及防撞梁板III103连接,所述加强板II202两端分别与防撞梁板II102及防撞梁板IV104连接。所述防撞梁板I101与防撞梁板II102夹角的范围为0度-180度。所述防撞梁体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X型加强架2的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分别与防撞梁体1空心圆柱体内壁连接。所述加强件3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不同加强件3的长度相同或不同,加强件3的长度总和与防撞梁体1相同。实施例1防撞梁体1的横切面为四边形,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2,且X型加强架2的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均与防撞梁体1的内壁连接,起到支撑和加强作用;实施例2防撞梁体1的横切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2,且X型加强架2的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均与防撞梁体1的内壁连接,起到支撑和加强作用;实施例3防撞梁体1的横切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2,且X型加强架2的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均与防撞梁体1的内壁连接起到支撑和加强作用;本申请中的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均才用复合纤维树脂材料制成,复合纤维树脂材料重量轻、结实耐用、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且耐高温,是制作卡车防撞梁的理想材料,防止了长期在外风吹日晒出现的腐蚀问题,避免了因静电造成的自然事故,采用复合纤维树脂材料后卡车防撞梁会得到轻量化,降低了汽车运行的成本符合了国家新制定的标准,采用本申请的设计结构解决了复合纤维树脂材料制成的防撞梁的强度问题。所述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为进行了RTM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处理的复合纤维树脂壳体、缠绕工艺、拉挤工艺处理的复合纤维树脂壳体。所述复合纤维树脂壳体为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经过RTM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缠绕工艺、拉挤工艺处理得到的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车用轻质防撞梁,其特征是:包括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n所述防撞梁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2),且防撞梁体(1)与X型加强架(2)为一体成型设计;/n所述X型加强架(2)包括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n其中加强板I(201)与加强板II(202)相互交叉成X型,其中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均与防撞梁体(1)的内壁连接;/n所述防撞梁体(1)的厚度为20-200mm,且X型加强架(2)的厚度为20-200mm;/n所述防撞梁体(1)与所述X型加强架(2)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强件(3);/n所述加强件(3)的横截面形状与防撞梁体(1)和X型加强架(2)之间的缝隙形状相同,且加强件(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防撞梁体(1)的长度,防撞梁体(1)内各个加强件(3)的总长度等于防撞梁体(1)的长度;/n所述加强件(3)与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均无缝隙接触;/n所述加强件(3)为木材件或塑料件;/n所述加强件(3)之间为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06 CN 20202129952571.一种卡车用轻质防撞梁,其特征是:包括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
所述防撞梁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X型加强架(2),且防撞梁体(1)与X型加强架(2)为一体成型设计;
所述X型加强架(2)包括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
其中加强板I(201)与加强板II(202)相互交叉成X型,其中加强板I(201)及加强板II(202)两边均与防撞梁体(1)的内壁连接;
所述防撞梁体(1)的厚度为20-200mm,且X型加强架(2)的厚度为20-200mm;
所述防撞梁体(1)与所述X型加强架(2)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强件(3);
所述加强件(3)的横截面形状与防撞梁体(1)和X型加强架(2)之间的缝隙形状相同,且加强件(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防撞梁体(1)的长度,防撞梁体(1)内各个加强件(3)的总长度等于防撞梁体(1)的长度;
所述加强件(3)与防撞梁体(1)及X型加强架(2)均无缝隙接触;
所述加强件(3)为木材件或塑料件;
所述加强件(3)之间为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李帅李东存崔雁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佳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