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61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内摆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该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包括门,所述门上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一,所述门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二,所述门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三,所述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内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一。该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当门打开时,矩形板上海绵垫一可以保护乘客避免被门碰疼,当门打开后,矩形板内空腔一可以通过司机前方控制而进行展开,矩形板上与横板上海绵垫一可以有效的保护乘客避免被夹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乘客被门撞到的疼痛感,高效的缓解了乘客的疼痛感,且避免乘客夹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
本技术涉及内摆门的
,具体为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
技术介绍
公交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在城区,公共汽车时速一般在25~50公里,不会超过60公里,但在郊外最高可达80公里,走高速的公交能达到100甚至120,又称为公共汽车、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公交车中国台湾又称为公车、客运或巴士;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则多称为巴士(英语中“Bus”的音译)。如中国专利CN206926494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撞公交车内摆门,其中主要通过伸缩杆与弹簧配合,来起到对于车上乘客与物品的碰撞,还通过缓冲条减少与乘客碰撞而造成的疼痛感,但当早晚高峰及大型节假日时,乘客过多的情况下,内摆门与乘客会发生接触,单单使用弹簧配合伸缩杆,且使用缓冲条进行对乘客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且无法很好的减轻对于乘客的疼痛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用以解决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该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有效的减轻了乘客受到的冲击。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门,所述门上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一,所述门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二,所述门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三,所述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内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一,两个所述空腔一内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的一端,且伸缩杆的另一端均通过矩形板上下两侧开设对应通孔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与矩形板且远离门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一,所述门内设置有防撞机构。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内包括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开设在门内且位于矩形槽一后方,所述矩形槽一内设置有缓冲弹簧一,所述缓冲弹簧一的数量为四个,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在矩形槽一内。优选的,所述空腔二内且对应位于两个缓冲弹簧一之间位置均开设有隔板,所述空腔二内且对应缓冲弹簧一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一的一端,且液压杆一的另一端均通过空腔二与矩形槽一上开设对应通孔向右延伸并与对应缓冲弹簧一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一,所述缓冲板一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二。优选的,所述位于空腔二内上下两侧的液压杆一的一侧与空腔二内壁固定连接,且另一侧与对应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位于空腔二内中间位置的两个液压杆一两侧均与对应隔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槽二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二一端,液压杆二的另一端中心位置通过圆槽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门的右侧设置有伸缩踏板,所述伸缩踏板的左侧与轴承座内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踏板可倾斜角度为四十五至六十度,且伸缩踏板的一端与公交车内最上层台阶平齐,伸缩踏板的另一端可延伸至地面。优选的,所述矩形槽三内设置有液压杆三的一端,且液压杆三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二的一端,且缓冲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板二,所述缓冲板二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三。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当门打开时,矩形板上海绵垫一可以保护乘客避免被门碰疼,当门打开后,矩形板内空腔一可以通过司机前方控制而进行展开,矩形板上与横板上海绵垫一可以有效的保护乘客避免被夹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乘客被门撞到的疼痛感,高效的缓解了乘客的疼痛感,且避免乘客夹伤。2、该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通过矩形槽一与矩形槽三内液压杆一与液压杆三上的缓冲板一与缓冲板二可以有效的保护了在高峰期时,液压杆一与液压杆三向外伸出,将缓冲板一与缓冲板二伸出,配合缓冲弹簧一与缓冲弹簧二进行缓冲,乘客站在门前,因没有防护而操作人体与门直接撞击而产生的疼痛,当车行驶过程中急刹车等情况发生,乘客可能还会出现撞伤的情况发生,有效的避免了乘客在车上受伤,且起到了防撞的效果。3、该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使用伸缩踏板,可以当遇到推轮椅,婴儿车的乘客一个便捷上车的方法,当遇到不方便的乘客后,司机前方控制液压杆二伸出后,伸缩踏板翻转角度后,进行延伸,延伸后乘客可以通过伸缩踏板进入车内,更加便捷了对于行动不便的乘客出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门打开后A-A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矩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矩形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2矩形槽一、3矩形槽二、4矩形槽三、5矩形板、6空腔一、7伸缩杆、8横板、9海绵垫一、10防撞机构、101空腔二、102缓冲弹簧一、103隔板、104液压杆一、105缓冲板一、106海绵垫二、11液压杆二、12轴承座、13伸缩踏板、14液压杆三、15缓冲弹簧二、16缓冲板二、17海绵垫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包括门1,门1上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一2,门1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二3,门1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三4,门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矩形板5内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一6,两个空腔一6内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的一端,且伸缩杆7的另一端均通过矩形板5上下两侧开设对应通孔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横板8,两个横板8与矩形板5且远离门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一9,门1内设置有防撞机构10,防撞机构10内包括空腔二101,空腔二101开设在门1内且位于矩形槽一2后方,矩形槽一2内设置有缓冲弹簧一102,缓冲弹簧一102的数量为四个,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在矩形槽一2内,空腔二101内且对应位于两个缓冲弹簧一102之间位置均开设有隔板103,空腔二101内且对应缓冲弹簧一102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一104的一端,且液压杆一104的另一端均通过空腔二101与矩形槽一2上开设对应通孔向右延伸并与对应缓冲弹簧一102左端固定连接,缓冲弹簧一1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一105,缓冲板一10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二106,位于空腔二101内上下两侧的液压杆一104的一侧与空腔二101内壁固定连接,且另一侧与对应隔板103的一侧固定连接,位于空腔二101内中间位置的两个液压杆一104两侧均与对应隔板103固定连接,矩形槽二3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二11一端,液压杆二11的另一端中心位置通过圆槽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2,门1的右侧设置有伸缩踏板13,伸缩踏板13的左侧与轴承座12内轴承转动连接,伸缩踏板13可倾斜角度为四十五至六十度,且伸缩踏板13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包括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上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一(2),所述门(1)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二(3),所述门(1)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三(4),所述门(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所述矩形板(5)内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一(6),两个所述空腔一(6)内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的一端,且伸缩杆(7)的另一端均通过矩形板(5)上下两侧开设对应通孔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横板(8),两个所述横板(8)与矩形板(5)且远离门(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一(9),所述门(1)内设置有防撞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包括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上端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一(2),所述门(1)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二(3),所述门(1)的右侧且位于矩形槽一(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三(4),所述门(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所述矩形板(5)内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一(6),两个所述空腔一(6)内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的一端,且伸缩杆(7)的另一端均通过矩形板(5)上下两侧开设对应通孔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横板(8),两个所述横板(8)与矩形板(5)且远离门(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一(9),所述门(1)内设置有防撞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10)内包括空腔二(101),所述空腔二(101)开设在门(1)内且位于矩形槽一(2)后方,所述矩形槽一(2)内设置有缓冲弹簧一(102),所述缓冲弹簧一(102)的数量为四个,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在矩形槽一(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冲击缓冲机构的公交车内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二(101)内且对应位于两个缓冲弹簧一(102)之间位置均开设有隔板(103),所述空腔二(101)内且对应缓冲弹簧一(102)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一(104)的一端,且液压杆一(104)的另一端均通过空腔二(101)与矩形槽一(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继明华建祥王雷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县华明客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