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涉水救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72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天窗口处设置抽拉充气救生衣,选取涉水后最安全车辆位置实现自我救援。抽拉充气救生衣由一支架固定,其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的拉绳一端固定在支架伸出的反方向顶棚固定点,在支架伸出后自动实施救生衣充气,解决救生衣不会使用,延误救生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涉水救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涉水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涉水事件常有发生。车辆涉水后往往在短时间内人员慌张,完全淹没入水仅仅30余秒时间,加上车门无法打开,故人员死亡率高。公开号为CN108177626A的汽车落水车门自动开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车门自动开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存储器、压力传感器和液压装置;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汽车落水所受水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汽车的底盘和车顶,输出端连接用于顶开车门的液压装置以及车门锁电路,液压装置设置于汽车车门B柱上,电源模块和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汽车落水后的压力变化,判断汽车入水后的角度,进而发出车门开启指令和控制相应位置的液压装置顶开车门的指令;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性能稳定、响应速度快,能够兼顾车辆一侧入水的情况,可在车辆涉水以后车门自动解锁并打开,能为车上人员争取足够的逃生时间。从车门开启角度提供涉水救援方式。仅仅打开车门,对后续逃生无进一步保护措施。公开号为CN106275314A的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涉水人员身上,包括:内装有充气物质的待充气气囊以及充气物质激发装置,所述充气物质激发装置被激发后发出充气指令,所述充气物质对所述待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使之膨胀,从而带动所述涉水人员向上浮出水面而获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通过充气物质激发装置被激发后发出充气指令,而使充气物质对待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使之膨胀,待充气气囊充气后便由于浮力作用而带动整个车辆涉水人员逃生系统向上浮出水面,这样与之固定的涉水人员随之浮出水面而等待获救。该系统仅仅将救援装置固定在车内人员身上,在通常车辆运行中,将行车体验降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车载涉水救援系统,解决上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在车辆涉水后迅速带出救生气囊,实现人员及时逃生。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包括控制器、抽拉充气救生衣及天窗机构;抽拉充气救生衣内设置二氧化碳压缩瓶,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由一根拉绳控制拉动并能够旋转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布置在车辆顶棚与车顶盖之间并由一支架固定;所述支架为一伸缩机构,可突破顶棚边缘向天窗开口处伸出;拉绳远离旋转针刺机构的另一头与车顶固定连接;车辆涉水后,控制器控制天窗急速开启,支架向天窗开启的窗口冲出,拉绳拉紧带动旋转针刺机构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充气完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呈方形台,方形台上设置相对翘片,相对翘片之间卡入抽拉充气救生衣,翘片卡住抽拉充气救生衣的阻力方向与拉绳拉升方向相反;翘片具备一定压紧弹性力,在支架向窗口延伸出后,拉绳拉紧导致旋转针刺机构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充气肿胀,冲破翘片对其的限制,从而使得抽拉充气救生衣脱离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抽拉救生衣设置两个手臂口和一个头部口;抽拉救生器充气后,手臂口分别靠车门两侧,头部口布置在天窗口中间。进一步地,还包括涉水传感器,所述涉水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底盘下端。进一步地,还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靠背可向前翻转,翻转角度达到前翻90度,实现与坐垫的重叠。进一步地,所述天窗机构设置有涉水开启档位,在车辆涉水后,天窗机构以常规开启速度3倍速度快速开启。本发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天窗口处设置抽拉充气救生衣,选取涉水后最安全车辆位置实现自我救援。抽拉充气救生衣由一支架固定,其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的拉绳一端固定在支架伸出的反方向顶棚固定点,在支架伸出后自动实施救生衣充气,解决救生衣不会使用,延误救生时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抽拉充气救生衣安装结构图;图2为抽拉充气救生衣充气过程示意图;图3为抽拉充气救身衣充气后形态示意图;图4为车载涉水救援系统救援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包括控制器、涉水传感器、抽拉充气救生衣3、座椅7及天窗机构8;抽拉充气救生衣3内设置二氧化碳压缩瓶4,二氧化碳压缩瓶4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由一根拉绳5控制拉动并能够旋转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3布置在车辆顶棚6与车顶盖9之间,由一支架1固定。支架为一伸缩机构,可突破顶棚边缘向天窗开口出伸出,拉绳另一头与车顶固定连接;在支架伸出后,拉绳的行程正好拉动旋转针刺机构,从而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救生衣3设置两个手臂口31,一个头部口32;抽拉救生器充气后,其布置为:手臂口分别靠车门两侧10,头部口32布置在中间。支架3呈方形台,方形台上设置相对翘片2,相对翘片之间卡入抽拉充气救生衣,翘片2卡住抽拉充气救生衣的阻力方向与拉绳拉升方向相反。翘片具备一定压紧弹性力,在支架向窗口延伸出后,拉绳拉紧导致旋转针刺机构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瞬间充气肿胀,冲破翘片对其的限制,从而使得抽拉充气救生衣脱离支架。涉水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底盘下端。可选择消声器上固定。座椅7的靠背可向前翻转,翻转角度达到前翻90度,实现与坐垫的重叠。增高人员踩踏高度。天窗机构8设置有涉水开启档位,在车辆涉水后,控制器控制天窗系统以常规开启速度3倍速度快速开启。车辆涉水后,当水漫过车辆底盘下方,涉水传感器检测到涉水信号,并将涉水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向车主确认是否启动救援措施,在得到车主确认后,控制天窗急速开启。支架向天窗开启的窗口冲出,拉绳拉紧带动旋转针刺机构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充气完成。人员踩踏重叠的座椅靠背,双手深入救生衣,并爬出天窗窗口。携带穿好的救生衣从天窗口逃离落水车辆。天窗口处设置抽拉充气救生衣,选取涉水后最安全车辆位置实现自我救援。抽拉充气救生衣由一支架固定,其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的拉绳一端固定在支架伸出的反方向顶棚固定点,在支架伸出后自动实施救生衣充气,解决救生衣不会使用,延误救生时间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抽拉充气救生衣(3)及天窗机构(8);抽拉充气救生衣(3)内设置二氧化碳压缩瓶(4),二氧化碳压缩瓶(4)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由一根拉绳(5)控制拉动并能够旋转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布置在车辆顶棚(6)与车顶盖(9)之间并由一支架(1)固定;所述支架为一伸缩机构,可突破顶棚边缘向天窗开口处伸出;拉绳远离旋转针刺机构的另一端与车顶固定连接;车辆涉水后,控制器控制天窗急速开启,支架向天窗开启的窗口冲出,拉绳拉紧带动旋转针刺机构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充气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抽拉充气救生衣(3)及天窗机构(8);抽拉充气救生衣(3)内设置二氧化碳压缩瓶(4),二氧化碳压缩瓶(4)瓶口为旋转针刺机构,旋转针刺机构由一根拉绳(5)控制拉动并能够旋转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布置在车辆顶棚(6)与车顶盖(9)之间并由一支架(1)固定;所述支架为一伸缩机构,可突破顶棚边缘向天窗开口处伸出;拉绳远离旋转针刺机构的另一端与车顶固定连接;车辆涉水后,控制器控制天窗急速开启,支架向天窗开启的窗口冲出,拉绳拉紧带动旋转针刺机构刺破二氧化碳压缩瓶瓶口,抽拉充气救生衣充气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涉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呈方形台,方形台上设置相对翘片(2),相对翘片之间卡入抽拉充气救生衣,翘片(2)卡住抽拉充气救生衣的阻力方向与拉绳拉升方向相反;翘片具备一定压紧弹性力,在支架向窗口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周勇憬吴东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