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辆发展迅猛,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比功率高、寿命长、自放电率低以及存储时间长等优点,成为电动车辆首选动力来源。然而,在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因过充、短路、机械碰撞、滥用等原因造成的电池热失控,甚至起火或爆炸,危害乘客的生命安全,对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针对电池包内的热失控防护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隔热材料,在电池模组与模组间、模组与箱盖之间布置防火隔热材料,这种方法制造工艺较复杂,且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加灭火装置,喷淋灭火剂或各种溶液,但成本增加较多,具体实施方法较难。因此,在原有液冷系统基础上,设计一种简单有效,延缓电池包热失控时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用以解决电池包在发生热失控后,扩散较快,乘客逃生时间少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1)、电池模组(2)和液冷板组(3),电池模组(2)、液冷板组(3)分别固定安装在电池箱体(1)内,电池模组(2)安装在液冷板组(3)的上方,液冷板组(3)包括液冷板(4)和导热贴片(5),导热贴片(5)贴合在液冷板(4)上,导热贴片(5)遇热融化,融化后的导热贴片(5)被液冷板(4)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1)、电池模组(2)和液冷板组(3),电池模组(2)、液冷板组(3)分别固定安装在电池箱体(1)内,电池模组(2)安装在液冷板组(3)的上方,液冷板组(3)包括液冷板(4)和导热贴片(5),导热贴片(5)贴合在液冷板(4)上,导热贴片(5)遇热融化,融化后的导热贴片(5)被液冷板(4)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冷板(4)上挖设有液流槽(6),液流槽(6)内贴合有可热熔的密封贴片(7),导热贴片(5)贴合在密封贴片(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冷板(4)包括上盖板(8)和下盖板(9),液流槽(6)挖设在上盖板(8)上,下盖板(9)上成形有储液容腔(10),上盖板(8)与下盖板(9)拼合后形成储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液容腔(10)的端面上成形有储液槽(11)和储液交换槽(12),储液槽(11)均匀布设在储液容腔(10)的端面上,储液交换槽(12)交错成型在相邻的储液槽(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强,薛国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