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以及多用途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056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般所采用的数字图像压缩可以有下列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自己所制定的图像压缩格式,另一是采用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这两种数字图像压缩方式,在其应用时各有其限制与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要改善上述这两种方法的限制与缺点,将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压缩成两组不同压缩比的图像压缩格式,这两组不同压缩比的压缩图像经由电脑系统标准外围接口传送到个人电脑,而可以解决及改善单独使用一种图像压缩方式的限制与缺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系统数据处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脑系统图像处理的方法,可降低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负载(loading)以及提高其使用效率。随着半导体及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脑多样化的发展与应用,数字照相机(digital camera)已逐渐成为个人电脑所不可或缺的外围设备。为了能使一般的消费大众更愿意去购买与使用数字照相机,则必须使数字照相机很容易地被安装与使用,以及降低增加数字照相机所须的费用。为了符合上述的两点要求,最佳的选择就是使用目前个人电脑都有的标准外围接口(standard peripheralinterface),做为与数字照相机的连接接口,而ECP/EPP与USB则成为目前的最佳选择。目前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所配备的ECP/EPP(扩展容量端口/增强并行口)外围接口,大约能提供每秒5Mbits~12Mbits的数据传输频宽(bandwidth);而高速(full speed)的USB(通用串行总线)外围接口,则能提供每秒12Mbits的数据传输频宽。但是传送每秒30帧(frame)CIF(Common Interchange Format)格式的数字视频图像(digitalvideo),其数据量高达每秒48.66048Mbits(352×288×2×8×30)。因此很显然地,连续动态的数字视频图像必须先经由数字视频图像压缩(digitalvideo compression),才能经由ECP、EPP或USB的标准外围接口,而传送到个人电脑。请参照附图说明图1,一般视频图像从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11取像后,经由CDS(Correlation Duplex Sampling互相关双工采样)/AGC(自动增益控制)12、ADC(模数转换)13、信号处理器(signal processor)14等的处理之后,而转换成数字的图像格式。此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必须先经由压缩单元(compress unit)20进行数字图像压缩过后,才能经由ECP、EPP或USB的标准外围接口50,而传送到个人电脑30。此时一般所采用的数字图像压缩可以有下列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自己所制定的图像压缩格式(proprietary video compression format专用视频压缩格式),另一是采用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如MPEG,H.261,H.263...等等)。而这两种数字图像压缩方式,在其应用时各有其限制与缺点。当采用自己所制定的图像压缩格式时,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必须先压缩成自己所制定的图像压缩格式后,才经由ECP、EPP或USB的标准外围接口50传送到个人电脑30后,个人电脑30上的CPU(未示出)必须先执行解压缩的程序才能还原成原始的视频图像,也才可以从个人电脑30看到所抓取到的视频图像;然后再经由个人电脑30上的CPU将此还原后的数字图像再压缩成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如MPEG,H.261,H.263,...等等),而储存在储存元件40(如硬盘,数字磁带,CD,DVD,快速存储器...等等),或是经由通讯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40而传送出去。采用这种自己所制定的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方法,视频图像经由压缩-解压缩-压缩的程序之后才储存到储存元件40或经由通讯网络60而传送出去,其最终再解压缩而还原回来的视频图像质量必定较差,且个人电脑30上的CPU必须执行解压缩-压缩的程序,因此CPU的负担很重,而需要处理能力很强的CPU。当采用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时,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必须先压缩成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如MPEG,H.261,H.263,...等等)后,才经由ECP、EPP或USB的标准外围接口50传送到个人电脑30,个人电脑30上的CPU必须先执行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解压缩的程序才能还原成原始的视频图像,也才可以从个人电脑30看到所抓取到的视频图像,而个人电脑30经由ECP/EPP或USB的标准外围接口50所接收到的标准图像压缩格式的位流(bitstream),可以直接储存在储存或是经由通讯网络60而传送出去。采用这种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方法,个人电脑30上的CPU只须执行标准的图像压缩格式的解压缩程序,因此CPU的负载可以减轻一些,但是还是需要处理能力强的CPU。况且在有些的应用上(如视频会议或视频电话),由于受限于应用的特性(如储存元件的容量的限制或是通讯网络的频宽的限制),而须采用较高的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此时个人电脑30上所看到的视频图像(CPU解压缩而还原回来的视频图像)其质量也会较差。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要改善上述这两种方法的限制与缺点;将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压缩成两组不同压缩比的图像压缩格式,解决单独使用一种图像压缩方式的限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以一压缩单元将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压缩成第一和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并且第一压缩格式比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比低。然后,经由一标准外围接口将第一和第二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传送到一个人电脑。继而,执行简单的图像解压缩程序,将第一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还原成原始的数字图像,并输出显示于个人电脑的屏幕;以及,储存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于一储存元件或者通过一通讯网络传送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如此,个人电脑只要执行简单的图像解压缩程序,将第一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还原成原始的数字图像,就可将图像显示于个人电脑的屏幕;并且,个人电脑可直接将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储存于储存元件,或者通过通讯网络将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传送至外部系统;依此方法,可减低个人电脑CPU的工作负担。作为选择,所述第一压缩格式可包括使用者自己所制定的图像压缩格式、JBIG格式、JPEG格式、MPEG格式、H.261格式或H.263格式。作为选择,所述标准外围接口可包括ECP标准外围接口、EPP标准外围接口、USB标准外围接口、UART标准外围接口、IR标准外围接口或PCI标准外围接口。作为选择,所述储存元件包括硬盘、数字磁带、CD、DVD或快速存储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多用途数据处理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一原始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处理,压缩成第一和第二压缩数据,并且第一压缩数据较第二压缩数据具有较低的压缩比。接着,传送第一和第二压缩数据到一数据处理装置。接着,数据处理装置将第一压缩数据解压缩还原成原始数据,并直接输出显示于一监控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储存第二压缩数据于一储存元件或者通过一通讯网络传送第二压缩数据。上述的第二压缩数据是由一标准压缩程序所压缩的一标准压缩格式,所以可以直接进行储存或传送的应用。如此,数据处理装置只要执行简单的解压缩程序,将第一压缩数据还原成原始的数据,就可将数据显示于监控装置;并且,数据处理装置可直接将第二压缩数据储存于储存元件,或者通过通讯网络将第二压缩数据传送至外部装置;依此方法,可减低数据处理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一压缩单元将连续动态的数字图像,压缩成第一和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该第一压缩格式比该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比低; 经由一标准外围接口将该第一和第二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传送到一个人电脑; 执行简单的图像解压缩程序,将该第一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还原成原始的数字图像,并输出显示于该个人电脑的屏幕;以及 执行一特定处理程序群组,该特定处理程序群组是由储存该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于一储存元件与通过一通讯网络传送该第二图像压缩格式的压缩图像所选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钏
申请(专利权)人: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