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9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它的偏撑体(1)的底部为撑脚(5),在偏撑体(1)顶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2),旋转连接头(2)的上端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斜向与旋转连接头(2)连接,在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设有夹角,安装板(3)的横截面为U结构,在安装板(3)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安装孔Ⅰ(4),旋转连接头(2)通过在安装孔Ⅰ(4)内插入连接件Ⅰ与二轮车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连接方便,支撑稳定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使用强度,增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二轮车的安装板采用的是直板连接,在连接时无法使偏撑与车架之间形成有效地支撑角度,这样偏撑在使用时很容易倒下,另外目前普遍的偏撑采用的是铝合金制成,且偏撑的表面为平滑的表面,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变形,使用寿命变短后会使得二轮车在斜撑撑起后造成着力点不稳,容易倒,导致人员伤害或者车辆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它不但可以连接方便,支撑稳定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使用强度,增长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它设有偏撑体,偏撑体的底部为撑脚,在偏撑体顶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旋转连接头的上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斜向与旋转连接头连接,在安装板与旋转连接头之间设有夹角,安装板的横截面为U结构,在安装板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安装孔Ⅰ,旋转连接头通过在安装孔Ⅰ内插入连接件Ⅰ与二轮车车架连接。所述的安装板与旋转连接头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之间。所述的安装板与旋转连接头之间呈V字形设置。所述的偏撑体的外表面设有长条状的主加强筋,主加强筋从偏撑体外表面的上部一直延伸到偏撑体底部的撑脚上表面,主加强筋的主体与偏撑体的表面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的底部与撑脚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由上至下逐渐变宽后呈梯形凸起,旋转连接头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的外表面设有上加强筋,上加强筋与上夹板为一体成型,上加强筋设置为U型加强筋,下夹板的表面设有下加强筋,下加强筋与下夹板为一体成型,下加强筋设置为U型加强筋,上夹板的左侧与下夹板的左侧通过左连接板相互连接以及上夹板的右侧与下夹板的右侧通过右连接板相互连接后形成旋转连接头,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间隙,偏撑体的上端伸入到间隙内通过转动连接件Ⅱ与旋转连接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Ⅰ设置为铆钉,旋转连接头通过在安装孔Ⅰ内插入铆钉与二轮车车架为铆接。所述的转动连接件Ⅱ设置为弹性转轴,在上夹板上设有上连接孔,下夹板上设有下连接孔,偏撑体的上端设有安装孔Ⅱ,弹性转轴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连接孔、安装孔Ⅱ和下连接孔将旋转连接头与偏撑体的上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偏撑体设置为长条状,偏撑体为铁质材料。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安装板斜向与旋转连接头连接,在安装板与旋转连接头之间设有夹角,安装板的横截面为U结构,在安装板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安装孔Ⅰ,旋转连接头通过在安装孔Ⅰ内插入连接件Ⅰ与二轮车车架连接。所述的安装板与旋转连接头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之间,安装板与旋转连接头之间呈V字形设置,这样可以便于安装板在与车架连接,而且在连接后偏撑体在支撑时可以产生支撑角度,从而可以提高了斜撑在支撑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偏撑体的外表面设有主加强筋,主加强筋从偏撑体外表面的上部一直延伸到偏撑体底部的撑脚上表面,主加强筋的主体与偏撑体的表面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的底部与撑脚设置为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偏撑体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偏撑的使用强度,防止偏撑变形,避免出现由于车辆倒下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连接头与安装板连接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和图3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它设有偏撑体1,偏撑体1的底部为撑脚5,在偏撑体1顶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2,旋转连接头2的上端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斜向与旋转连接头2连接,在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设有夹角,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呈V字形设置,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之间,本实施例的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的夹角为130°之间,安装板3的横截面为U结构,在安装板3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安装孔Ⅰ4,本实施例安装板3上竖直分布有三个安装孔Ⅰ4,旋转连接头2通过在安装孔Ⅰ4内插入连接件Ⅰ与二轮车车架连接,偏撑体1的外表面设有长条状的主加强筋6,主加强筋6从偏撑体1外表面的上部一直延伸到偏撑体1底部的撑脚5上表面,主加强筋6的主体与偏撑体1的表面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6的底部与撑脚5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6由上至下逐渐变宽后呈梯形凸起,旋转连接头2包括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上夹板7的外表面设有上加强筋13,上加强筋13与上夹板7为一体成型,上加强筋13设置为U型加强筋,下夹板8的表面设有下加强筋14,下加强筋14与下夹板8为一体成型,下加强筋14设置为U型加强筋,上夹板7的左侧与下夹板8的左侧通过左连接板9相互连接以及上夹板7的右侧与下夹板8的右侧通过右连接板10相互连接后形成旋转连接头2,上夹板7和下夹板8之间设有间隙,偏撑体1的上端伸入到间隙内通过转动连接件Ⅱ12与旋转连接头2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件Ⅰ设置为铆钉,旋转连接头2通过在安装孔Ⅰ4内插入铆钉与二轮车车架为铆接,所述的转动连接件Ⅱ12设置为弹性转轴,在上夹板7上设有上连接孔15,下夹板8上设有下连接孔11,偏撑体1的上端设有安装孔Ⅱ,弹性转轴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连接孔15、安装孔Ⅱ和下连接孔11将旋转连接头2与偏撑体1的上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偏撑体1设置为长条状,偏撑体1为铁质材料。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本技术的偏撑在打开时,安装板3在与车架连接时可以产生支撑10-15°的支撑角度,在主加强筋6、上加强筋13和下加强筋14的配合下提高偏撑的使用强度,防止偏撑变形,避免出现由于车辆倒下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其特征是它设有偏撑体(1),偏撑体(1)的底部为撑脚(5),在偏撑体(1)顶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2),旋转连接头(2)的上端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斜向与旋转连接头(2)连接,在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设有夹角,安装板(3)的横截面为U结构,在安装板(3)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安装孔Ⅰ(4),旋转连接头(2)通过在安装孔Ⅰ(4)内插入连接件Ⅰ与二轮车车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其特征是它设有偏撑体(1),偏撑体(1)的底部为撑脚(5),在偏撑体(1)顶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2),旋转连接头(2)的上端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斜向与旋转连接头(2)连接,在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设有夹角,安装板(3)的横截面为U结构,在安装板(3)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安装孔Ⅰ(4),旋转连接头(2)通过在安装孔Ⅰ(4)内插入连接件Ⅰ与二轮车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其特征是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板(3)与旋转连接头(2)之间呈V字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支撑的高强度共享二轮车偏撑结构,其特征是偏撑体(1)的外表面设有长条状的主加强筋(6),主加强筋(6)从偏撑体(1)外表面的上部一直延伸到偏撑体(1)底部的撑脚(5)上表面,主加强筋(6)的主体与偏撑体(1)的表面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6)的底部与撑脚(5)设置为一体成型,主加强筋(6)由上至下逐渐变宽后呈梯形凸起,旋转连接头(2)包括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上夹板(7)的外表面设有上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鹤岭马鹤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飞马车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