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7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包括底座和扶持组件,底座设有承托架,承托架设有第一卡槽;扶持组件包括立杆、转轴、扭簧、限位块、限位弹性件和扶持架,扶持架固定于立杆,扶持架设有第二卡槽,立杆的下端部通过转轴铰接于底座,且扭簧对立杆施加朝向承托架一侧作用力,限位块可活动地安装于立杆,底座设有限位槽。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立杆翻转至靠近底座,缩小整体体积,减少运输成本。在待使用状态下,把立杆翻转立起来,当限位块嵌入限位槽中,在扭簧的共同作用下,立杆保持立起状态,当自行车车轮移动到承托架上时,车轮同时推动立杆转动,最终使得扶持架弹性地抵住车轮,将车轮定位住,实现驻车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自行车在城市短途交通中仍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自行车以其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自行车产业及相关活动,不少政府机关、饭店、商家都有提供自行车租借服务,一方面能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概念,另一方面提供游客能够更接近观光地,体验在地的特色。但是,因为自行车的普及,关于自行车停车的问题变成相当棘手,为了管理方便大多数的做法就是将自行车停放在驻车架让自行车摆放整齐、美观。现有的自行车驻车架体积大,车厢能装载的驻车架数量少,运输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包括底座和扶持组件,底座设有承托架,承托架设有开口倾斜朝上的第一卡槽;扶持组件包括立杆、转轴、扭簧、限位块、限位弹性件和扶持架,扶持架固定于立杆的上端部,扶持架设有开口朝向承托架一侧的第二卡槽,立杆的下端部通过转轴铰接于底座,且扭簧对立杆施加朝向承托架一侧作用力,限位块可活动地安装于立杆,底座设有限位槽,限位弹性件对限位块施加作用力,以使得限位块能够嵌入限位槽中,进而使得立杆能够保持立起状态。优选的,限位块设有条形孔,转轴穿过条形孔。优选的,限位块的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优选的,承托架包括板本体和外套,板本体固定于底座,外套设在板本体外。优选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为V形槽,且其槽壁沿纵向呈波浪形。优选的,底座包括纵横相交的方形条,且方形条的端部套有防滑套。优选的,限位块设有延伸出立杆外的手柄。优选的,立杆冲压成型有凸片,限位弹性件一端抵住凸片,另一端抵住限位块。优选的,限位块设有容置槽,限位弹性件嵌在容置槽中。优选的,扶持架设有安装槽和弹性臂,弹性臂一端固定于安装槽的侧部,另一端设有嵌入安装槽的倒钩,立杆的上端部设有与倒钩相配合的卡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由于立杆铰接于底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立杆翻转至靠近底座,进而缩小驻车架的整体体积,运输车厢能装载的驻车架数量更多,减少了运输成本。在待使用状态下,把立杆翻转立起来,当限位块嵌入限位槽中,在扭簧的共同作用下,立杆保持立起状态,当自行车车轮移动到承托架上时,车轮同时推动立杆转动,最终使得扶持架弹性地抵住车轮,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共同作用下,将车轮定位住,实现驻车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的限位块的放大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的扶持架的放大视图。图5为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座1、限位槽11、承托架12、板本体121、外套122、第一卡槽13、防滑套14;扶持组件2、立杆21、凸片211、转轴22、扭簧23、限位块24、条形孔241、弧形导向面242、手柄243、容置槽244、限位弹性件25、扶持架26、弹性臂261、第二卡槽26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座1和扶持组件2,底座1设有两个倾斜布置的承托架12,承托架12设有开口倾斜朝上的第一卡槽13。扶持组件2包括立杆21、转轴22、扭簧23、限位块24、限位弹性件25和扶持架26,扶持架26固定于立杆21的上端部,扶持架26设有开口朝向承托架12一侧的第二卡槽262,立杆21的下端部通过转轴22铰接于底座1,且扭簧23对立杆21施加朝向承托架12一侧作用力。限位块24可活动地安装于立杆21,底座1设有限位槽11,限位弹性件25对限位块24施加作用力,以使得限位块24能够嵌入限位槽11中,进而使得立杆21能够保持立起状态。本实施例的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由于立杆21铰接于底座1,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结合图5所示,能够将立杆21翻转至靠近底座1,与底座1层叠在一起的状态,如此缩小驻车架的整体体积,运输车厢能装载的驻车架数量更多,减少了运输成本。在待使用状态下,在自行车未停靠之前,先把立杆21翻转立起来,当限位块24嵌入限位槽11中,在扭簧23的共同作用下,立杆21保持立起状态,如此便于自行车驶入。结合图6所示,当自行车车轮移动到承托架12上时,车轮同时推动立杆21转动,最终使得扶持架26弹性地抵住车轮,在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262的共同作用下,将车轮定位住,实现驻车功能。本实施例中,限位块24设有条形孔241,转轴22穿过条形孔241,便于限位块24上下移动以及跟随立杆21转动。限位块24的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242,在限位块24的底部未嵌入限位槽11时,弧形导向面242抵住底座1导向转动。限位块24设有延伸出立杆21外的手柄243,便于使用者向上拉限位块24,使得限位块24的底部脱离限位槽11,在扭簧23作用力下,立杆21恢复至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限位块24设有容置槽244,限位弹性件25嵌在容置槽244中,立杆21冲压成型有凸片211,限位弹性件25一端抵住凸片211,另一端抵住限位块24,使得限位弹性件25装配紧凑稳定。本实施例中,承托架12包括板本体121和外套122,板本体121固定于底座1,外套122设在板本体121外,外套122优选胶套,对车轮有保护作用。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262为V形槽,且其槽壁沿纵向呈波浪形,能够承托不同宽度的车轮。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纵横相交的方形条,且方形条的端部套有防滑套1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稳定。本实施例中,扶持架26设有安装槽和弹性臂261,弹性臂261一端固定于安装槽的侧部,另一端设有嵌入安装槽的倒钩,立杆21的上端部设有与倒钩相配合的卡孔,卡装的方式便于装配。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扶持组件,底座设有承托架,承托架设有开口倾斜朝上的第一卡槽;扶持组件包括立杆、转轴、扭簧、限位块、限位弹性件和扶持架,扶持架固定于立杆的上端部,扶持架设有开口朝向承托架一侧的第二卡槽,立杆的下端部通过转轴铰接于底座,且扭簧对立杆施加朝向承托架一侧作用力,限位块可活动地安装于立杆,底座设有限位槽,限位弹性件对限位块施加作用力,以使得限位块能够嵌入限位槽中,进而使得立杆能够保持立起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扶持组件,底座设有承托架,承托架设有开口倾斜朝上的第一卡槽;扶持组件包括立杆、转轴、扭簧、限位块、限位弹性件和扶持架,扶持架固定于立杆的上端部,扶持架设有开口朝向承托架一侧的第二卡槽,立杆的下端部通过转轴铰接于底座,且扭簧对立杆施加朝向承托架一侧作用力,限位块可活动地安装于立杆,底座设有限位槽,限位弹性件对限位块施加作用力,以使得限位块能够嵌入限位槽中,进而使得立杆能够保持立起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其特征是:限位块设有条形孔,转轴穿过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其特征是:限位块的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型地面驻车架,其特征是:承托架包括板本体和外套,板本体固定于底座,外套设在板本体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顺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