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9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固定连接一横梁,所述第一支腿与车架的左边梁铰接,所述第二支腿与车架的右边梁铰接,一种搭载了该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的三轮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通过在车架尾部增设卸货支撑机构,有效地避免了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在卸货时由于重心发生变化导致后重前轻而产生倾倒,提高了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的卸货安全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安全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三轮车因其灵活性及相对便宜的价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的小型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三轮车自身结构的限制,在行驶过程或是装卸货的时候稳定性稍差,对于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在自卸货的时候极易产生倾倒翻转,造成翻车事故,目前的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也没有任何的防止倾倒的支撑机构,用以保障重载型三轮货车卸货时的支撑,一保持三轮货车的平衡稳定。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能够有效避免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在卸货时由于重心发生变化导致后重前轻而产生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能够有效避免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在卸货时由于重心发生变化导致后重前轻而产生倾倒。本技术的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防倾倒支架,所述防倾倒支架以可收纳的方式与所述车架尾部连接。进一步,所述防倾倒支架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固定连接一横梁,所述第一支腿与车架的左边梁铰接,所述第二支腿与车架的右边梁铰接,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及横梁形成一个工字型架,稳定性增强,并且在需要使用该支脚时,便于拉出。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腿与左边梁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支腿与左边梁尾部保持平行紧靠的第一拉簧,第一支腿与左边梁尾部垂直时,第一拉簧与第一支腿及左边梁尾部均呈锐角夹角,用第一拉簧将第一支腿和左边梁进行连接,第一拉簧的作用是保证该结构不用时不自然垂落。使用该结构时,手动扳动支腿或横梁,人力克服弹簧拉力将该机构扳至垂直向下方向即可,三轮货车卸货时,整车的重心后移,车头会上仰,车尾下沉,此时支腿便接触到地面,进入到支撑状态,为整车提供一个稳健的支撑力,直至卸货完成。进一步,所述第一拉簧通过固定设置于左边梁及第一支腿上的支耳设置于左边梁与第一支腿上之间,第一拉簧两端均具有用于挂住支耳的挂钩,第一拉簧采用挂钩的方式挂设于左边梁与第一支腿上之间,方便简洁,成本低廉,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进一步,所述第二支腿与右边梁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二支腿与右边梁尾部保持平行紧靠的第二拉簧,第二支腿与右边梁尾部垂直时,第二拉簧与第二支腿及右边梁尾部均呈锐角夹角,用第二拉簧将第二支腿和右边梁进行连接,第二拉簧的作用是保证该结构不用时不自然垂落。使用该结构时,手动扳动支腿或横梁,人力克服弹簧拉力将该机构扳至垂直向下方向即可,三轮货车卸货时,整车的重心后移,车头会上仰,车尾下沉,此时支腿便接触到地面,进入到支撑状态,为整车提供一个稳健的支撑力,直至卸货完成。进一步,所述第二拉簧通过固定设置于右边梁及第二支腿上的支耳设置于右边梁与第二支腿上之间,第二拉簧两端均具有用于挂住支耳的挂钩,第二拉簧采用挂钩的方式挂设于右边梁与第二支腿上之间,方便简洁,成本低廉,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触地支撑端均设置有支脚,用于增大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触地受力面,增大了触地受力面积之后可以很好地保证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不被磨损,有利于保障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长度一致,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更平稳安全。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长度一致,在三轮重载车满载且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与地面垂直时,所述支脚离地高度为20mm,该离地高度可以保证及时三轮货车即使忘记了将该结构进行收纳起来,在满载的情况下三轮货车与额可以正常行驶,而不被该结构影响到正常的行驶,产生该结构触地。一种三轮车,所述三轮车搭载有前述的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及其三轮车,通过在车架尾部增设卸货支撑机构,有效地避免了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在卸货时由于重心发生变化导致后重前轻而产生倾倒,提高了重载型自卸三轮货车的卸货安全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防倾倒支架,所述防倾倒支架以可收纳的方式与所述车架尾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倾倒支架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所述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之间固定连接一横梁1,所述第一支腿11与车架的左边梁21铰接,所述第二支腿12与车架的右边梁22铰接,第一支腿11与第二支腿12及横梁1形成一个工字型架,稳定性增强,并且在需要使用该支脚5时,便于拉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腿11与左边梁21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支腿11与左边梁21尾部保持平行紧靠的第一拉簧31,第一支腿11与左边梁21尾部垂直时,第一拉簧31与第一支腿11及左边梁21尾部均呈锐角夹角,用第一拉簧31将第一支腿11和左边梁21进行连接,第一拉簧31的作用是保证该结构不用时不自然垂落。使用该结构时,手动扳动支腿或横梁1,人力克服弹簧拉力将该机构扳至垂直向下方向即可,三轮货车卸货时,整车的重心后移,车头会上仰,车尾下沉,此时支腿便接触到地面,进入到支撑状态,为整车提供一个稳健的支撑力,直至卸货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簧31通过固定设置于左边梁21及第一支腿11上的支耳4设置于左边梁21与第一支腿11上之间,第一拉簧31两端均具有用于挂住支耳4的挂钩,第一拉簧31采用挂钩的方式挂设于左边梁21与第一支腿11上之间,方便简洁,成本低廉,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腿12与右边梁22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二支腿12与右边梁22尾部保持平行紧靠的第二拉簧32,第二支腿12与右边梁22尾部垂直时,第二拉簧32与第二支腿12及右边梁22尾部均呈锐角夹角,用第二拉簧32将第二支腿12和右边梁22进行连接,第二拉簧32的作用是保证该结构不用时不自然垂落。使用该结构时,手动扳动支腿或横梁1,人力克服弹簧拉力将该机构扳至垂直向下方向即可,三轮货车卸货时,整车的重心后移,车头会上仰,车尾下沉,此时支腿便接触到地面,进入到支撑状态,为整车提供一个稳健的支撑力,直至卸货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簧32通过固定设置于右边梁22及第二支腿12上的支耳4设置于右边梁22与第二支腿12上之间,第二拉簧32两端均具有用于挂住支耳4的挂钩,第二拉簧32采用挂钩的方式挂设于右边梁22与第二支腿12上之间,方便简洁,成本低廉,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腿11与第二支腿12的触地支撑端均设置有支脚5,用于增大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防倾倒支架,所述防倾倒支架以可收纳的方式与所述车架尾部连接,所述防倾倒支架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固定连接一横梁,所述第一支腿与车架的左边梁铰接,所述第二支腿与车架的右边梁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防倾倒支架,所述防倾倒支架以可收纳的方式与所述车架尾部连接,所述防倾倒支架包括连接于车架尾部上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固定连接一横梁,所述第一支腿与车架的左边梁铰接,所述第二支腿与车架的右边梁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与左边梁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支腿与左边梁尾部保持平行紧靠的第一拉簧,第一支腿与左边梁尾部垂直时,第一拉簧与第一支腿及左边梁尾部均呈锐角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簧通过固定设置于左边梁及第一支腿上的支耳设置于左边梁与第一支腿上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重载车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