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EB病毒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3721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EB病毒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自组装纳米颗粒,包含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和第二纳米颗粒亚基;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二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gHgL蛋白和第一载体亚基,所述第二多肽包含gp42蛋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第二载体亚基;所述第一载体亚基为I53‑50A1,所述第二载体亚基为I53‑50B.4PT1;所述gHgL蛋白与第一载体亚基通过铰链连接。该自组装纳米颗粒首次将EB病毒的gHgLgp42蛋白展示在纳米颗粒表面,能够诱导更高的抗体滴度,可用于预防EB病毒感染及治疗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EB病毒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含EB病毒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达95%,它是许多恶性肿瘤比如鼻咽癌等的重要发病因素。然而至今仍未有上市的EBV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因此亟需研发EBV疫苗以改善EBV相关肿瘤的生存和预后。EBV是包膜病毒,通过自身暴露在外的膜蛋白完全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以感染细胞。其中参与的膜蛋白不仅包括有融合特性的蛋白gB,也包括gp42、gp350、gHgL等直接或间接与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辅助蛋白。机体能针对这些膜蛋白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进而减少EBV对细胞的感染。研究表明,gHgL通过gp42与B细胞的HLAII分子结合,并最终触发gB的构象转换,开始膜融合。因此,gHgL/gp42组合的纳米颗粒有望阻断B细胞的EBV感染。目前认为感染的B细胞可能是上皮细胞感染之前EBV的中转站或贮存点,若能消除EBV在B细胞的感染,极有可能利于减少甚至消除EBV从B细胞到上皮细胞的扩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自组装纳米颗粒在制备预防EB病毒感染的药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包含上述自组装纳米颗粒的疫苗。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自组装纳米颗粒在制备治疗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包含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和第二纳米颗粒亚基;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二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gHgL蛋白和第一载体亚基,所述第二多肽包含gp42蛋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第二载体亚基;所述第一载体亚基为I53-50A1,所述第二载体亚基为I53-50B.4PT1;所述gHgL蛋白与第一载体亚基通过铰链连接,可以使得组装后的纳米颗粒外展示gHgL蛋白,更好地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优选的,所述铰链包含柔性序列和刚性接头,铰链用于gHgL蛋白与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由第一载体亚基和第二载体亚基组成)的连接,不影响gHgL蛋白的免疫原性以及蛋白的正确折叠。优选的,所述柔性序列为含5~9个氨基酸的多肽;进一步为SEQIDNO:12~SEQIDNO:16中任一种的多肽;更进一步为如SEQIDNO:15所示的多肽。优选的,所述刚性接头的氨基酸序列为EKAAKAEEAA(SEQIDNO:31)。优选的,所述第一多肽与所述第二多肽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异源二聚体的稳定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多肽中的gHgL蛋白与所述第二多肽中的gp42蛋白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异源二聚体的稳定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多肽与所述第三多肽以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多肽中的第一载体亚基与所述第三多肽中的第二载体亚基以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所述第一载体亚基包覆于所述第二载体亚基的表面,所述gHgLgp42异源二聚体展示在纳米结构表面。优选的,所述gHgL蛋白包含gH蛋白和gL蛋白。优选的,所述g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8所示,所述g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9所示。优选的,所述gHgL蛋白还包含链接序列,所述链接序列用于连接gH蛋白和gL蛋白。所述链接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0所示。优选的,所述gp4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9所示。优选的,所述I53-50A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6所示。优选的,所述I53-50B.4PT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7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多肽还包含稳定蛋白。优选的,所述稳定蛋白位于铰链与gHgL蛋白之间。优选的,所述稳定蛋白为T4噬菌体纤维蛋白原(T4fibritin)(SEQIDNO:32)或GCN4肽段(SEQIDNO:33);进一步为T4噬菌体纤维蛋白原。优选的,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为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三聚体。优选的,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为第二纳米颗粒亚基五聚体。优选的,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三聚体的拷贝数为18~22,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五聚体的拷贝数为1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三聚体的拷贝数为20,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五聚体的拷贝数为12。优选的,所述含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具有20面体对称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含gHgLgp42蛋白的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与第二纳米颗粒亚基孵育,得到;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二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gHgL蛋白和第一载体亚基,所述第二多肽包含gp42蛋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第二载体亚基;所述第一载体亚基为I53-50A1,所述第二载体亚基为I53-50B.4PT1;所述gHgL蛋白与第一载体亚基通过铰链连接,可以使得组装后的纳米颗粒外展示gHgL蛋白,更好地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优选的,所述I53-50A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6所示。优选的,所述I53-50B.4PT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7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和第二纳米颗粒亚基的摩尔比为1:(3~6);进一步为1:5。优选的,所述孵育的条件为在组装缓冲液中孵育0.5~2h。优选的,所述组装缓冲液的组成为250mMNaCl,50mMTris-HClpH8.0,5%甘油(质量分数)。优选的,所述gHgL蛋白包含gH蛋白和gL蛋白。优选的,所述g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8所示,所述g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9所示。优选的,所述gHgL蛋白还包含链接序列,所述链接序列用于连接gH蛋白和gL蛋白。优选的,所述链接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0所示。优选的,所述gp4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9所示。优选的,所述铰链包含柔性序列和刚性接头,铰链用于gHgL蛋白与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由第一载体亚基和第二载体亚基组成)的连接,不影响gHgL蛋白的免疫原性以及蛋白的正确折叠。优选的,所述柔性序列为含5~9个氨基酸的多肽;进一步为SEQIDNO:12~SEQIDNO:16中任一种的多肽;更进一步为如SEQIDNO:15所示的多肽。优选的,所述刚性接头的氨基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组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和第二纳米颗粒亚基;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二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gHgL蛋白和第一载体亚基,所述第二多肽包含gp42蛋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第二载体亚基;所述第一载体亚基为I53-50A1,所述第二载体亚基为I53-50B.4PT1;所述gHgL蛋白与第一载体亚基通过铰链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组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和第二纳米颗粒亚基;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包含第二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gHgL蛋白和第一载体亚基,所述第二多肽包含gp42蛋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第二载体亚基;所述第一载体亚基为I53-50A1,所述第二载体亚基为I53-50B.4PT1;所述gHgL蛋白与第一载体亚基通过铰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I53-50A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6所示;
所述I53-50B.4PT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7所示;
优选的,所述铰链包含柔性序列和刚性接头;
所述柔性序列为含5~9个氨基酸的多肽;
所述刚性接头的氨基酸序列为EKAAKAEEA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多肽还包含稳定蛋白;
所述稳定蛋白位于铰链与gHgL蛋白之间;
优选的,所述稳定蛋白为T4噬菌体纤维蛋白原或GCN4肽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为第一纳米颗粒亚基三聚体,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亚基为第二纳米颗粒亚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木圣孙聪康银峰冯国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