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煜博专利>正文

海绵红球菌来源的抗病原菌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39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剂中的应用。所述的化合物是由海绵共附生红球菌Rhodococcus sp.发酵产生,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并具有强抗菌活性,为开发抑制海洋病原菌提供了新的候选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红球菌来源的抗病原菌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从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菌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哈氏弧菌(Bivrioharveyi)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是海水鱼虾养殖中常见的致病菌,可感染花鲈鱼、石斑鱼、对虾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导致大规模死亡,给海水鱼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防治弧菌感染主要有疫苗及化学药物两类手段,但弧菌疫苗存在靶向类群单一,主要保护性抗原的抗原性不强、免疫保护率低等问题。抗菌药物防治弧菌感染是最直接有效的选择,但也造成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以及药物残留等问题,已渐入无药可用的窘境,因此发现新的抗弧菌药物对高效控制弧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新的从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菌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其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的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化合物是从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发酵,制备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发酵培养物,收集发酵液,发酵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物并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上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以CH2Cl2∶MeOH=1∶1作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组分Fr.A-Fr.E;Fr.C用减压硅胶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TLC分析结果合并得到组分Fr.C1-Fr.C8,Fr.C4经过反相中压和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xBridgePrepC18,10mm×250mm,5μm)纯化分离得到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48%甲醇-水-0.1%甲酸,tR=28min,3.1mg)。优选的,所述步骤a的制备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发酵培养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化的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接入种子培养基中,28℃,220rpm,摇床培养72h得种子液,将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到发酵培养基中,28℃,220rpm,摇床震荡培养10天,获得菌株的发酵培养物。优选的,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甘露醇20g、麦芽糖20g、CaCO315g、葡萄糖10g、谷氨酸钠10g、酵母提取物3g、玉米浆1g、KH2PO40.5g、MgSO4·7H2O0.3g、海盐30g、蒸馏水1L。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的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或其药用盐,在制备抗菌剂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评价,结构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MIC50值分别为1.2±0.28μM,可作为抗菌剂用于抑制海洋病原弧菌。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类抗菌剂,其包含有效量的hexanindoleacetate,或其药用盐作为活性成份。所述的药物中还可以包含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在制备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分离自中国南海的一种海绵,分离方法为稀释涂布法。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是新化合物并显示出很强的抗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菌剂提供了新的候选化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1、制备萃取物浸膏(1)发酵:将活化的海绵红球菌(Rhodococcussp.)接入含10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220rpm,摇床培养72h得种子液,将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到含有500mL发酵培养基的1L三角瓶中,共24L,28℃,220rpm,摇床震荡培养10天,获得菌株的发酵培养物。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酵母提取物10g、胰蛋白胨20g、葡萄糖20g、蒸馏水1L。(2)萃取:收集发酵液,发酵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物并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2、分离纯化上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以CH2Cl2∶MeOH=1∶1作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组分Fr.A-Fr.E。Fr.C用减压硅胶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丙酮从100∶0,100∶5,100∶10,100∶20,100∶50,0∶100依次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TLC分析结果合并得到组分Fr.Cl-Fr.C8,Fr.C4经过反相中压和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xBridgePrepC18,10mm×250mm,5μm)纯化分离(48%甲醇-水-0.1%甲酸,tR=28min)得到本专利技术新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保留时间tR28min)。3、结构鉴定化合物呈黄色油状,易溶于甲醇、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HRESIMS显示准分子离子峰m/z314.1366[M+Na]+(C16H21NO4Na,计算值为314.1363),结合1DNMR谱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6H21NO4,计算不饱和度为7。分析化合物的1HNMR、13CNMR和DEPT谱图,显示化合物共含有16个碳原子,包括一个酯羰基碳原子、三个芳香或双键季碳原子、五个芳香或双键sp2次甲基碳原子、三个连氧sp3次甲基碳原子、两个sp3亚甲基碳原子和两个甲基碳原子。1HNMR(600MHz,DMSO-d6)中,低场区显示一个活泼氢信号δH10.92(s,NH-1),5个芳香质子信号δH7.49(d,J=7.9Hz,H-4)、7.34(d,J=8.1Hz,H-7)、7.07(t,J=7.5Hz,H-6)、6.98(t,J=7.5Hz,H-5)、7.23(d,J=2.2Hz,H-2),根据这些质子的化学位移及耦合常数数值,结合13CNMR(151MHz,DMSO-d6)中低场区存在八个芳香或双键碳信号δC136.1(C-7a)、127.1(C-3a)、123.9(C-2)、121.0(C-6)、118.5(C-4)、118.4(C-5)、111.4(C-7)、107.2(C-3)暗示分子中存在一个3位取代的吲哚环结构。化合物中碳氢的直接连接是通过HSQC谱图确认,吲哚环上取代基团根据2DNMR相关得到解析。从H8(δH3.68)到C9(δC171.2)的1H-13C长程偶和相关,表明该化合物存在一个乙酸基团,结合H8(δH3.68)到C3(δC107.2)、C2(δC123.9)和C3a(δC12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其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其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是从海绵红球菌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hexanindoleacetate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发酵,制备红球菌Rhodococcussp.发酵培养物,收集发酵液,发酵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物并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b、上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以CH2Cl2∶MeOH=1∶1作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组分Fr.A-Fr.E;Fr.C用减压硅胶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TLC分析结果合并得到组分Fr.C1-Fr.C8,Fr.C4经过反相中压和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xBridgePr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煜博刘小宇于豪冰黄才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煜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