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655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总线接口电路,包括信号线BUS↑[+]、地线BUS↑[-]两根总线且具有传输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接口电路设置于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的控制器与其所监控的设备之间,该设备具有地址编码;所述总线接口电路还包括四个接口电路,其中第一接口电路BLOCK1为放大整形电路,第二接口电路BLOCK2为降压稳压及整形电路,第三接口电路BLOCK3包括滤波整形电路,第四接口电路BLOCK4为放大整形电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芯片U1的一输出口经第一接口电路BLOCK1接入信号线BUS↑[+],该信号线BUS↑[+]经第三接口电路BLOCK3接入设备一输入口,设备一输出口经第四接口电路BLOCK2接入信号线BUS↑[+],该信号线BUS↑[+]经第二接口电路BLOCK2接至第一芯片U1的一输入口,所述信号线BUS↑[+]传送控制器对设备的巡检、命令以及设备给控制器的应答信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特别是涉及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控制器与其所监控设备间的总线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防盗报警控制器对设备的监控多采用多线制总线接口,一般为五线制和四线制,其中电源驱动、监测、控制分别占用导线。五线制总线接口设有一根电源线、一根电源地线、一根监测信号线、一根控制信号线及一根信号地线。四线制总线接口设有一根电源线、一根监测信号线、一根控制信号线及一根电源/信号共用的地线。多线制总线接口在工程中存在有监控设备少,而布线多,系统容量不容易扩展等问题,给工程实际应用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总线接口电路,以用于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减少工程总线接口的布线,增加可监控设备的数量,且对设备的监控可以定位到确定设备地址上,并方便扩展系统容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总线接口电路,包括信号线、地线两根总线且具有传输协议,其特点是所述总线接口电路设置于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的控制器与其所监控的设备之间,该设备具有地址编码;所述总线接口电路还包括四个接口电路,其中第一接口电路为放大整形电路,第二接口电路为降压稳压及整形电路,第三接口电路包括滤波整形电路,第四接口电路为放大整形电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芯片的一输出口经第一接口电路接入信号线,该信号线经第三接口电路接入设备一输入口,设备一输出口经第四接口电路接入信号线,该信号线经第二接口电路接至第一芯片的一输入口,所述信号线传送控制器对设备的巡检、命令以及设备给控制器的应答信号。所述信号线还向设备供电。所述第三接口电路还包括储能供能电路,所述信号线经该储能供能电路向设备供电。所述信号线经第三接口电路的输出端接至设备的第二芯片一输入口,设备的第三芯片一输出口经第四接口电路接至信号线上。所述第二芯片为VD5027芯片,第三芯片U3为LM331芯片,所述总线接口电路的传输协议为1100*++8位地址码+4位数据位++500微秒延时+9毫秒计数器计数。所述信号线经第三接口电路的输出端接至设备的第四芯片一输入口,该第四芯片一输出口经第四接口电路接至信号线上。所述信号线为有极性总线。所述信号线BUS+为无极性总线。所述第三接口电路设有一桥堆,信号线与地线经该桥堆接入第三接口电路。所述总线接口电路还包括一向设备供电的电源线。本技术总线接口电路将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的控制器对设备的监测和控制用一根信号线完成,同时还可将电源驱动线与该信号线分时复用,即可通过三线制总线接口和二线制总线接口两种方式并借由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控制器对设备的监测与控制以及设备对控制器的应答,工程布线少;且本技术通过其总线接口的设置可以使多个设备通过并联连接在二/三根总线上,可监控的设备多;此外本技术对设备的监控可以定位到确定设备地址上,系统只要并接不同地址编码的设备即可方便地扩展系统容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总线接口电路设置于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的控制器与设备之间以实现控制器对设备的监测和控制,本技术要求设备具有地址编码。本技术总线接口电路将安全技术防范领域中的控制器对设备的监测和控制用一根信号线完成,同时还可将电源驱动线与该信号线分时复用,具有三线制总线接口和二线制总线接口两种方式。三线制总线接口设有一根电源线、一根信号线及一根电源线与信号线共用的地线,其中电源线用于供电,信号线传送控制器对设备的巡检、命令以及设备给控制器的应答信号。二线制总线接口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合用一根总线,该总线既用于供电又传送控制器对设备的巡检、命令以及设备给控制器的应答信号,另一根总线则为参考地线。因二线制总线接口可分有极性和无极性两种,其中有极性总线的信号是电压信号,电压的不同幅度、宽度表示不同信号;无极性总线的信号是电流信号,电流的大小不同表示不同信号,以下分别以有极性和无极性的二线制总线接口为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有极性二线制总线接口,设有信号线BUS+、地线BUS-两根总线及四个接口电路。该四个接口电路为控制器向信号线BUS+上发码的第一接口电路BLOCK1,控制器接受信号线BUS+上信号的第二接口电路BLOCK2,设备接受信号线BUS+上信号的第三接口电路BLOCK3,设备向信号线BUS+发码的第四接口电路BLOCK4。其中第一接口电路BLOCK1为放大整形电路,设有两个NPN三极管T1、T2,其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此两个三极管T1、T2的发射极经电阻相连。输入信号可经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输入,经第一、第二三极管T1、T2,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经二极管输出至信号线BUS+,由此第一接口电路BLOCK1可将输入信号放大整形后输出。第二接口电路BLOCK2为降压稳压及整形电路,设有电阻、稳压管及两个NPN三极管T3、T4。信号线BUS+的输入信号经电阻、稳压管输入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该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入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第三、第四三极管T3、T4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接高电平,发射极接地。由此信号线BUS+的信号经电阻、稳压管降压、稳压及三极管的整形后由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输出。信号线BUS+经电阻接地。地线BUS-接地。第三接口电路BLOCK3包括两部分电路,第一部分为储能供能电路,设有二极管及一对储能电容,信号线BUS上的信号可通过二u极管后向储能电容充电以便为设备提供电源。第二部分为滤波整形电路,信号线BUS+经电阻接入第五三极管T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T5与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分别经二极管接高电平,该第五三极管T5与第六三极管T6均为PNP三极管,输出信号从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输出。地线BUS-接地。第四接口电路BLOCK4为放大整形电路,输入信号从其DATAOUT口输入后经电阻输入第七三极管T7基极,并由第七三极管T7的发射极输出后再经一个二极管将信号送至信号线BUS+上。该第七三极管T7的发射极经电阻接地,集电极接高电平。图1中第一芯片U1为控制器输出端起控制作用的芯片,第二芯片U2和第三芯片U3为设备端芯片,控制器端与设备端的信号线BUS+、地线BUS-直接连到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片U1选用77E58,第二芯片U2选用VD5027,第三芯片U3选用LM331。在控制端,第一芯片U1的P20口作为输出口,接第一接口电路BLOCK1的输入端,第一接口电路BLOCK1的输出口接入信号线BUS+,则第一芯片U1的信号经第一接口电路BLOCK1送至信号线BUS+上,由此控制器向信号线BUS+发送信号。信号线BUS+接入第二接口电路BLOCK2,其上的信号经第二接口电路BLOCK2降压、稳压及整形后,送至第一芯片U1输入口P21,于是控制器接收信号线BUS+上的信号。在设备端,信号线BUS+接入第三接口电路BLOCK3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二极管向储能电容充电,为设备提供电源;另一路被滤波整形后从第三接口电路BLOCK3的第六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罡陈庆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