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9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属于垫圈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皮带输送线、检测阻挡板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均设置在机架的上端面,皮带输送线中输送皮带输送竖直设置,检测阻挡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支撑底面和检测基面,支撑底面水平设置,检测基面竖直设置在皮带输送线的一侧,检测基面、支撑底面和其相邻的皮带输送线的输送皮带组成垫圈输送通道,垫圈直立状态放置在垫圈输送通道中,检测机构对称设置在垫圈输送通道的两侧,检测机构包括光栅尺,光栅尺水平设置,探头和光栅尺的活动端固连,探头水平设置且与垫圈输送通道相互垂直,两侧检测机构中探头的探测部朝向垫圈输送通道设置且位于其内侧。该装置能够对金属垫圈的厚度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垫圈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环状垫圈厚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金属环状垫圈片,多用于精密设备中,例如差速器、发动机节气门中,用于增加连接的密封性,因此对金属垫圈的厚度要求极为苛刻。传统的人工检测工艺中仅检测金属环状垫圈单一部位的厚度,精测的精确度较低,导致部分不合格金属环状垫圈流入后续装配工序。传统的人工检测过程中,如果需要对金属垫圈多个部位进行厚度检测,人工检测时间长,效率低,对多个待检测部位的统一性差。现有的垫圈片检测设备或同类检测装置主要存在如下弊端:现有检测装置的针对性强,通用性差,成本高,而且结构复杂。另外现有的检测设备无法适应自动化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该装置能够对金属垫圈的厚度检测检测,同时能够实现自动化检测。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皮带输送线、检测阻挡板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皮带输送线、检测阻挡板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均设置在机架的上端面,皮带输送线中输送皮带输送竖直设置,检测阻挡板包括支撑底面和检测基面,支撑底面和检测基面相互垂直,支撑底面水平设置,检测基面竖直设置在皮带输送线的一侧,检测基面与其相邻皮带输送线的输送皮带平行设置,检测基面、支撑底面和其相邻的皮带输送线的输送皮带组成垫圈输送通道,垫圈的底部与支撑底面接触,垫圈两端面分别与皮带输送线的输送皮带、检测基面接触,检测机构对称设置在垫圈输送通道的两侧,检测机构包括光栅尺和探头,光栅尺水平设置,光栅尺的基体安装光栅尺安装板上,探头和光栅尺的活动端固连,探头水平设置且与垫圈输送通道相互垂直,检测阻挡板中开有水平通槽,靠近检测阻挡板的检测机构中探头贯穿水平通槽,两侧检测机构中探头的探测部朝向垫圈输送通道设置且位于其内侧。进一步的,还包括风刀机构,风刀机构设置在皮带输送线的上方且沿皮带输送线设置在检测机构的上游,风刀机构包括条状风刀,条状风刀的吹气部正对垫圈输送通道。进一步的,检测基面沿皮带输送线的运动方向开有多条平行的凹槽。进一步的,还包括皮带预紧机构,皮带预紧机构包括调节手轮,调节手轮通过丝杆螺母机构带动电机安装板朝向检测阻挡板运动,皮带输送线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转动调节手轮调整皮带输送线中输送皮带与检测阻挡板中检测基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电机安装板与机架的上端面之间设置第一导向组件,所第一导向组件对电机安装板提供支撑并对其运动进行导向。进一步的,检测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垫圈输送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检测机构,金属垫圈的最大外径大于皮带输送线的宽度,同侧的两个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皮带输送线的上下两端,另两个检测机构关于垫圈输送通道对称设置在其另一侧,同侧检测机构中探头偏置在光栅尺的不同侧且位于两个光栅尺之间,同侧检测机构中探头的俯视投影重合。进一步的,剔除机构设置在检测机构的下游,检测阻挡板上开有缺口槽,剔除机构穿过缺口槽从垫圈检测通道抓取垫圈放置到其一侧的回收料盒中。进一步的,检测机构还包括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包括微调电机,微调电机竖直向下设置,微调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丝杆螺母机构带动光栅尺安装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本装置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a.记录初始位置时,一侧检测机构与另一侧对称的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为S;标准垫圈通过,一侧检测机构平均位移量为s1,另一侧检测机构的位移量为s2;b.被测垫圈通过,一侧的检测机构平均位移量为d1,另一侧对称的检测机构的平均位移量为d2;c.计算误差的绝对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误差值为|s1+s2-d1-d2|与比较,为预设误差的绝对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皮带输送线与磨床的输出轨道相连,垫圈经磨床输出轨道直立状态输出进入皮带输送线,垫圈输送状态连续,磨床能够连续运转,检测过程连续;(2)本设备中除皮带电机均采用气缸作为驱动元件,振动小,保证检测的精确性。皮带电机的动力输送到输送皮带上,皮带输送相比于其他输送方式运动平稳,振动较小,适应于精密测量。另外皮带输送线滑动设置在机架上,调节手轮带动电机安装板及其上部件沿第一导向组件中滑轨运动,减少皮带电机对机架及其上部件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皮带输送线和检测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皮带输送线和预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检测机构和检测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检测原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刀机构;2.检测机构;201.微调电机;202.第二导向组件;203.光栅尺;204.光栅尺安装板;205.探头连接板;206.探头;3.皮带输送线;301.皮带电机;302.电机安装板;303.输送皮带;304.调节手轮;305.第一导向组件;4.回收料盒;5.检测阻挡板;501.检测基面;502.支撑底面;503.水平通槽;504.缺口槽;6.机架;7.剔除机构;701.支撑架;702.第一直行气缸;703.第二直行气缸;704.手指气缸;705.夹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6所示,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6、皮带输送线3、检测阻挡板5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2,皮带输送线3、检测阻挡板5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2均设置在机架6的上端面,皮带输送线3中输送皮带303输送竖直设置,检测阻挡板5包括支撑底面502和检测基面501,支撑底面502和检测基面501相互垂直,支撑底面502水平设置,检测基面501竖直设置在皮带输送线3一侧,检测基面501与其相邻的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平行设置,检测基面501、支撑底面502和其相邻的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组成垫圈输送通道,垫圈的底部与支撑底面502接触,垫圈两端面分别与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检测基面501接触,检测机构2对称设置在垫圈输送通道的两侧,检测机构2包括光栅尺203和探头206,光栅尺203水平设置,光栅尺203的基体安装在光栅尺安装板204上,探头连接板205的一端与光栅尺203的活动端固连,探头206安装在探头连接板205的另一端,探头206水平设置且与垫圈输送通道相互垂直,检测阻挡板5中开有水平通槽503,靠近检测阻挡板5的检测机构2中探头206贯穿水平通槽503,两侧检测机构2中探头206的探测部朝向垫圈输送通道设置且位于其内侧。皮带输送线3包括皮带电机301,皮带电机301安装在电机安装板302上,皮带电机301经过带传动机构带动输送皮带303转动,皮带电机301的动力输送到皮带输送线3上,皮带输送线3相比于其他输送机构运动平稳,振动较小。为了探头206运动的稳定性,探头206的下部与第二导向组件202相连,第二导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6)、皮带输送线(3)、检测阻挡板(5)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2),皮带输送线(3)、检测阻挡板(5)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2)均设置在机架(6)的上端面,皮带输送线(3)中输送皮带(303)输送竖直设置,检测阻挡板(5)包括支撑底面(502)和检测基面(501),支撑底面(502)和检测基面(501)相互垂直,支撑底面(502)水平设置,检测基面(501)竖直设置在皮带输送线(3)的一侧,检测基面(501)与其相邻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平行设置,检测基面(501)、支撑底面(502)和其相邻的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组成垫圈输送通道,垫圈的底部与支撑底面(502)接触,垫圈两端面分别与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检测基面(501)接触,检测机构(2)对称设置在垫圈输送通道的两侧,检测机构(2)包括光栅尺(203)和探头(206),光栅尺(203)水平设置,光栅尺(203)的基体安装光栅尺安装板(204)上,探头(206)和光栅尺(203)的活动端固连,探头(206)水平设置且与垫圈输送通道相互垂直,检测阻挡板(5)中开有水平通槽(503),靠近检测阻挡板(5)的检测机构(2)中探头(206)贯穿所述水平通槽(503),两侧检测机构(2)中探头(206)的探测部朝向垫圈输送通道设置且位于其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6)、皮带输送线(3)、检测阻挡板(5)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2),皮带输送线(3)、检测阻挡板(5)和至少两个检测机构(2)均设置在机架(6)的上端面,皮带输送线(3)中输送皮带(303)输送竖直设置,检测阻挡板(5)包括支撑底面(502)和检测基面(501),支撑底面(502)和检测基面(501)相互垂直,支撑底面(502)水平设置,检测基面(501)竖直设置在皮带输送线(3)的一侧,检测基面(501)与其相邻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平行设置,检测基面(501)、支撑底面(502)和其相邻的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组成垫圈输送通道,垫圈的底部与支撑底面(502)接触,垫圈两端面分别与皮带输送线(3)的输送皮带(303)、检测基面(501)接触,检测机构(2)对称设置在垫圈输送通道的两侧,检测机构(2)包括光栅尺(203)和探头(206),光栅尺(203)水平设置,光栅尺(203)的基体安装光栅尺安装板(204)上,探头(206)和光栅尺(203)的活动端固连,探头(206)水平设置且与垫圈输送通道相互垂直,检测阻挡板(5)中开有水平通槽(503),靠近检测阻挡板(5)的检测机构(2)中探头(206)贯穿所述水平通槽(503),两侧检测机构(2)中探头(206)的探测部朝向垫圈输送通道设置且位于其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刀机构(1),风刀机构(1)设置在皮带输送线(3)的上方且沿皮带输送线(3)设置在检测机构(2)的上游,风刀机构(1)包括条状风刀,条状风刀的吹气部正对垫圈输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面(501)沿皮带输送线(3)的运动方向开有多条平行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垫圈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预紧机构,所述皮带预紧机构包括调节手轮(304),调节手轮(304)通过丝杆螺母机构带动电机安装板(302)朝向检测阻挡板(5)运动,皮带输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张守明宋峰峰张良安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瑞淳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