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10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用于连接本体与盖体,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包括:    一固接于本体(40)的轴座(10),该轴座(10)设有定位部(13),该定位部(13)形成有定位槽(131)及定位点(132);    一组装于前述轴座(10)上的转动体(20),该转动体(20)下方设有第一轴体(21)枢接于轴座(10),该第一轴体(21)与轴座(10)组接处配置有弹性体(30),且第一轴体(21)相对于前述定位槽(131)设有定位件(21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笔记本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数字相机盖体掀合的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笔记本型计算机或掌上型计算机的显示盖体与计算机本体是采用轴接方式组接。使用者在使用时,只要将显示盖体展开后即可使用;若是不使用时,可将显示盖体与计算机本体对折收合,以减小计算机的体积,便于收藏及携带。通常的铰链结构均只能前后向俯仰掀合,笔记本型计算机使用者仅能面对盖体进行操作,加上盖体可视角度的限制,当要与其它多人分享影像视讯的内容时,必须将整部笔记本型计算机旋转一定角度,因此,便有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应用于笔记本型计算机上,除了可以达到前后向掀合的功能外,并可将显示盖体轻易转向他人,使得他人容易分享演示文稿内容。该铰链结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本体上,并连接一盖体,使该盖体可轴向及径向自由运动。前述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包括有:一枢接于本体的第一轴体及一包覆于前述第一轴体的转动件,该转动件并向外延伸有第二轴体,该第二轴体枢设于盖体上,此一铰链结构可借由第一轴体达成左右向旋转,并以第二轴体进行前后向的掀合,由此构成一种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此铰链结构虽可解决传统铰链结构仅能前后向掀合的缺陷,然而此技术却有以下仍待解决的问题:当使用者欲以第一-->轴体进行左右向旋转时,由于第一轴体垂直枢设于本体,且本体的键盘按键突出于本体面板之上,在旋转时,盖体会碰触到键盘按键,造成键盘的损坏或转向的不顺,为此,此种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在应用时,通常会将盖体的两侧端下缘向上裁切,使盖体两侧端下缘高过键盘浮凸高度,或是将铰链结构的高度增加,以避免盖体转向时会撞击到键盘而造成损坏,然而前述的解决方法,外型受到很大的限制,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陷,避免缺陷的存在,转动体在利用第一轴体左右轴向转动时,可将盖体抬升以避免撞击键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可将转动体以预定角度下降做定位锁住动作,避免因轻微碰触而移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利用一固接于本体的轴座及一组装于前述轴座的转动体,该轴座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形成有定位槽及定位点,该转动体下方设有第一轴体枢接于轴座,该第一轴体与轴座组接处配置有弹性体,且在第一轴体上设有定位件,该转动体上方并枢设有第二轴体借以连接盖体,借由第一轴体左右轴向转动时,定位件会将盖体抬升,避免撞击键盘,且以定位件及轴座的定位点及定位槽限制转动体的转动角度,由此构成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附图说明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1、4-2、4-3为本技术的转动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3、5,为本技术外观立体、结构分解及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1,该铰链结构1包括有一固接于本体40的轴座10及一组装于前述轴座10的转动体20,在轴座10下方设有组接部11,且该轴座10在组接部11下方还设有辅助组接部12,则轴座10与本体40间由两点连接改为多点连接,可更加稳固轴座10的定位。其次,在轴座10上方设有定位部13,该定位部13形成有定位槽131、定位点132及限位区133,借以控制转动体20的转动角度,该定位部13至少设有两定位槽131,两定位槽131相隔角度最大不超过180度,前述定位点132可为凸块,轴座10与转动体20相对设有卡扣件14及卡扣槽23,借以确认转动体20旋转至定位。在转动体20下方设有第一轴体21枢接于轴座10,为便利线路组配,该第一轴体21中央设有通孔211,该第一轴体21与轴座10组接处配置有弹性体30,且在第一轴体21与弹性体30下方设有限位环31,以防止弹性体30与第一轴体21脱离,在第一轴体21相对于前述定位槽131处设有定位件212,另在第一轴体21相对限位区133处设有限位件213,该转动体20上方并枢设有第二轴体22-->借以连接盖体50,该第二轴体22以固接部221连接转动体20及盖体50。参见图4-1、4-2、4-3,为本技术的转动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施加外力于转动体20,原先位于定位槽131内的定位件212,因为定位槽131具有一倾斜角度,可使定位件212由定位槽131上移至定位点132,且定位点132的高度高于定位槽131,因此,盖体50(参见图5)会被抬升至定位点132的高度,同时,第一轴体21下方的弹性体30会被压缩,持续施力使盖体50进行左右轴向转动,盖体50下缘将不致撞击键盘41而导致损坏;在定位部13另一侧设有定位槽131,当转动体20左右轴向转动180度,定位件212会下移至另一定位槽131,则盖体50会恢复原有的高度,且与原先角度相差180度,转动体20下方的卡扣槽23会与轴座10上卡扣件14相互扣合,以确认转动体20确实旋转180度,此时,第一轴体21下方的弹性体30也恢复原状,顶抵于第一轴体21,使转动体20及盖体50维持于固定位置,同时,定位槽131另一侧边设有限位区133,当转动体20左右轴向转动180度时,第一轴体21上的限位件213会受到限位区133的止挡,以避免转动体20转动角度超过180度;由于定位件212与定位点132均为金属构件,为避免摩擦损耗,在第一轴体21与定位部13间涂布有润滑油。在轴座10的定位部13可开设二个以上定位槽131,则可利用第一轴体21上的定位件212卡扣于定位槽131,而将盖体定位于任何预定角度,其余的转动动作同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用于连接本体与盖体,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包括:一固接于本体(40)的轴座(10),该轴座(10)设有定位部(13),该定位部(13)形成有定位槽(131)及定位点(132);一组装于前述轴座(10)上的转动体(20),该转动体(20)下方设有第一轴体(21)枢接于轴座(10),该第一轴体(21)与轴座(10)组接处配置有弹性体(30),且第一轴体(21)相对于前述定位槽(131)设有定位件(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40)可为笔记本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数字相机,而盖体(50)可为显示屏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座(10)设有组接部(11),且组接部(11)下方还设有辅助组接部(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轴向旋转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座(10)与转动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丁鸿
申请(专利权)人:鑫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