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46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其包括若干挡片和一承载座,其中该承载座上设有卡钩,而该挡片上设有相应的卡固口,通过该承载座的卡钩卡入该挡片的卡固口后再折弯该卡钩,从而实现该挡片迅速简便地与该承载座结合的功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特别是一种挡片可迅速简便地与承载座结合的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随着电脑网际网路(Internet)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子讯息不断朝高速信号传输与高效信息处理的方向迈进,特别是网际网路服务提供业(InternetService Provider,ISP),其必须及时处理大量通过电话线路或网路专属线路往来的电子讯号,从而有赖通过网路讯号交换系统对电子讯号加以处理。同样地,在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及企业间专用网路中也需要相同的资讯处理。为了处理大量的电子讯号,一般的网路讯号交换器内的电路板上设有许多连通于电子讯号线路的电连接器,而随着网路讯号的增多其电路板的数目也相应增加,这些电路板通常是固定于一承载座后再装入交换器壳体中,而这些承载座设置有连接器接口,以使其所承载的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与外部连接。然而,这些承载座是由钢板一体弯折成型,由于连接器接口开设于承载座弯折面,且弯折面较窄小而这些接口较宽大,因此会造成由钢板一体成型的承载座一侧强度不够而变形的现象。为了保证承载座的强度,通常是在承载座弯折面的连接器接口附近设有增加承载座整体结构强度的加强块或加强挡片。如图7至图9所示,其是现有一种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其中该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包括挡片1和承载座9,该挡片1的上、下部份3、5均设有一凸出块7,而该承载座9的底板11对应设有一开口15,该承载座9的顶板13则对应设有一开口17,通过该挡片1的凸出块7卡入该承载座9的开口15、17,从而增加该承载座9的强度。但是,上述挡片1卡于该承载座9的过程中,需借用专门的机械工具将承载座9的顶板11及底板13稍微拉开,才能够使该挡片1的凸出块7卡入该承载座9的开口15中,因而极易造成该承载座9变形,且由于该挡片1是强行装入该承载座9中的,所以易产生明显的缝隙,进而易产生废品。另外,由于上述挡片1卡入该承载座9后,挡片1与承载座9间结合比-->较松动,无法确实保证该承载座9的强度,因而需增加氩焊工序,使该挡片1焊固于该承载座9。而该挡片1与承载座9间进行氩焊时,不但要设计专门的机械工具来定位该挡片1,而且焊接速度慢,焊点位置不易确定,稍有偏差便会造成废品。又,上述焊接工序完成后,焊料及材料熔屑堆积,使得挡片1与承载座9间的结合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必须进一步对该结合表面进行打磨工序,而打磨工序则会使挡片1及承载座9的表面变黑,从而影响其外观。为不影响其外观,在上述打磨工序完成后,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电镀过程。由上述可知,现有该挡片1与该承载座9结合的过程包括压入组装、焊接、打磨、电镀等工序,整个程序极为繁琐复杂、所需工序过多,不仅浪费工时,而且会提高使产品的不良率。因此,上述结构实有待改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过程简便,工序较少,节省工时且降低产品不良率的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若干挡片和一承载座,该承载座由底板、顶板及面板组成,且该底板及顶板上均设有卡钩;而该挡片上设有与承载座上的卡钩相对应的卡固口;通过该卡钩卡入该卡固口后再将该卡钩折弯,从而使该挡片迅速简便地与该承载座结合。通过上述技术案,本技术减少了现有技术的氩焊、打磨及电镀工序,不仅使得整个制程极为简单、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且安装结合方便,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挡片与部份承载座的立体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承载座的立体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挡片与承载座初步结合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4挡片与承载座初步结合的立体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的立体放大图。图7是现有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图7的挡片与部份承载座的立体放大图。图9是现有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的立体组合放大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承载座20及挡片60。-->其中,该承载座20是由金属板材一体弯折而成,包括底板22、顶板24和面板26。该底板22上设有若干用来承载并固定设有若干连接器的基板(图未示)的固定部28。该顶板24与该底板22同长度且平行,并通过一与该底板22和顶板24都垂直的面板26连接,而该顶板24的宽度比该底板22小。该面板26上设有若干并列的开孔31,该开孔31间由若干分隔肋33隔开,用来容置基板上的连接器并供这些连接器与外部线路或其他装置通连。该底板22和顶板24邻近该分隔肋33处均设有对称分布的卡钩35,该卡钩35分别由该底板22及顶板24向内折弯后再水平延伸一段距离。该挡片60呈一板状结构,其高度是大致等于底板22与顶板24间的距离,相应于底板22及顶板24的卡钩35,在该挡片60的上、下端62、64附近分别设有用来卡固该卡钩35的卡固口66,而该挡片60的侧边68则可抵靠于该承载架20的分隔肋33。续请参阅图4与图5,首先该挡片60可在该卡钩35一定距离处沿箭头a方向滑入该承载座20的底板22与顶板24之间,然后沿箭头b方向滑动该挡片60,使该承载座20的卡钩35卡入该挡片60的卡固口66内,并使该挡片60的一侧边68则抵靠于该承载座20面板26的分隔肋33,从而使该挡片60初步定位于该承载座20上。另如图6所示,该挡片60初片定位于该承载座20后,通过机械工具将该承载座20底板22的卡钩35进一步向底板22弯折,而将该承载座20顶板24的卡钩35进一步向顶板24折弯,从而实现该挡片60与该承载座20结合,并增加了该承载座20的结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包括:由底板、顶板及面板组成的承载座和至少一挡片,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及顶板上均设有卡钩,该挡片上设有与该卡钩对应设置的卡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包括:由底板、顶板及面板组成的承载座和至少一挡片,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及顶板上均设有卡钩,该挡片上设有与该卡钩对应设置的卡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及顶板的卡钩是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片与承载座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面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泽
申请(专利权)人: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