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消声装置和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58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气消声装置和汽车。排气消声装置包括排气管,用于收集尾气;后消声器包括分叉连接管、以及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分叉连接管具有主端口、支端口和支端口`,主端口与排气管连接,用于尾气进入后消声器,支端口与左消声器筒体连接,支端口`与右消声器筒体连接,以使得进入后消声器的尾气双侧排气消声。本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分叉连接管,分叉连接管的与排气管、左消声器筒体连接、右消声器筒体连接,排气管的尾气自主端口进入分叉连接管,再由支端口和支端口`分流与各自连接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进行排气消声处理,实现双侧排气消声处理,增大消声容积难满足大排量发动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消声装置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消声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排气消声装置和汽车。
技术介绍
排气消声装置是汽车中必不可少的装置,排气消声装置连接发动机排气端,其主要功能为排放发动机尾气、并降低噪声。排气消声装置由发动机舱前端延伸到车辆尾部,装置总长接近整车长度,其边界涵盖底盘下的众多零件。现有技术的排气消声装置为单边单出排气消声,消声容积难以满足大排量发动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装置,包括:排气管,用于收集尾气;和后消声器,其包括分叉连接管、以及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所述分叉连接管具有主端口、支端口和支端口`,所述主端口与所述排气管连接,用于所述尾气进入所述后消声器,所述支端口与所述左消声器筒体连接,所述支端口`与所述右消声器筒体连接,以使得进入所述后消声器的所述尾气双侧排气消声。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叉连接管、以及镜像设置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分叉连接管的主端口与排气管连接,分叉连接管的支端口与左消声器筒体连接,分叉连接管的支端口`与右消声器筒体连接,排气管的尾气自主端口进入分叉连接管,再由支端口和支端口`分流与各自连接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进行排气消声处理,实现双侧排气消声处理,增大消声容积难满足大排量发动机的需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管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收集所述尾气,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后消声器连接,以使得所述尾气进入所述后消声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管还包括隔热板,适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前部,用于应对所述尾气的高热辐射,所述隔热板包括:焊缝,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首端和尾端;若干个横向筋条,构造于所述隔热板的上表面;波浪形边沿,其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两侧边沿;定位孔,开设于所述若干个横向筋条的一个上;辅助定位孔,开设于所述若干个横向筋条的一个上,并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且相邻;其中,所述若干个横向筋条、所述波浪形边沿、所述定位孔和所述辅助定位孔,用于吸收热膨胀应力。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均设有台阶面结构,在所述台阶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的缺口结构,以降低所述隔热板承受冷热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叉连接管为“Y”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叉连接管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半壳和下半壳,并焊接,所述上半壳具有三个弧形边和三个半圆形接口,且所述弧形边与所述半圆形接口相邻设置,所述下半壳具有三个弧形边`和三个半圆形接口`,且所述弧形边`与所述半圆形接口`相邻设置;其中,所述三个弧形边和所述三个弧形边`一对一扣合,所述三个半圆形接口和所述三个半圆形接口`一一对应,以形成具有所述主端口、所述支端口和所述支端口`的所述分叉连接管,用于所述尾气分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消声器筒体和所述右消声器筒体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消声器筒体包括:壳体,其顶面和底面均为弧面,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壳体前端侧面设有前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端出口;在所述顶面设有顶面横向筋条,用于提高所述顶面的模态频率,所述底面设有至少两条底面横向筋条,以提高所述底面的模态频率;所述底面横向筋条的中部具有间隙,用作冷凝水排出通道,在所述底面设有至少两行底面纵向筋条组,以提高所述底面的模态频率,所述两行底面纵向筋条组被所述两条底面横向筋条中的一条隔开,每组所述底面纵向筋条组由多个底面纵向筋条横向排列而成;高频消声组件,其适设于所述空腔结构,所述高频消声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内隔板,其形状与所述空腔结构适配,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首端位于所述前部开口,并与所述支端口`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尾端延伸于所述内隔板的通孔,并靠近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留有空隙,用于被所述分叉连接管分流的部分所述尾气进入所述空腔结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首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靠近,并留有空隙`,所述出气管的尾端延伸于所述内隔板的通孔`,并靠近所述后端开口,用于进入所述空腔结构的所述尾气进入所述出气管的内部,所述出气管的管径为毫米;变径排气组件,其与所述出气管的尾端连接,并延伸于所述后端开口的外部,以使得进入所述出气管内部的所述尾气消音后排出;外管,其固定于所述出气管的中部,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翻边结构,其后端设有卷边结构,且所述翻边结构和所述卷边结构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内隔板具有若干个冲孔,用于自所述进气管排入所述空腔结构的所述尾气通行,所述内隔板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通过两组结构相同的稳固结构连接,所述稳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边缘的外翻边;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两个隆脊限位凸起带,用于所述外翻边过盈配合地位于所述两个隆脊限位凸起带之间,以使得所述外翻边限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径排气组件包括:过渡套管,所述过渡套管包括一体构成的管径为毫米段和管径毫米段,所述毫米段与所述出气管的尾端连接;消声器尾管,所述消声器尾管的前端与所述管径毫米段适配连接,用于所述出气管、所述渡套管和所述消声器尾管形成变径一体变径管件,所述消声器尾管的末端为椭圆形斜向开口;所述后消声器还包括装饰件,其安装于所述椭圆形斜向开口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前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排气管,用于对所述尾气首次消音。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排气消声装置,排气消声装置用于消除排气噪音。本技术方案的汽车包括如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的排气消声装置,因而其具有如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的排气消声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排气消声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排气消声装置的隔热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排气消声装置的分叉连接管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分叉连接管部件的爆炸图;图5是图1所示排气消声装置的右消声器筒体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右消声器筒体的仰视图;图7是图6所示右消声器筒体的侧视图;图8是图5所示右消声器筒体的侧视透视图;图9是图8所示右消声器筒体的A处放大图;图10是图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排气管,用于收集尾气;和/n后消声器,其包括分叉连接管、以及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所述分叉连接管具有主端口、支端口和支端口`,所述主端口与所述排气管连接,用于所述尾气进入所述后消声器,所述支端口与所述左消声器筒体连接,所述支端口`与所述右消声器筒体连接,以使得进入所述后消声器的所述尾气双侧排气消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管,用于收集尾气;和
后消声器,其包括分叉连接管、以及镜像对称设置的左消声器筒体和右消声器筒体,所述分叉连接管具有主端口、支端口和支端口`,所述主端口与所述排气管连接,用于所述尾气进入所述后消声器,所述支端口与所述左消声器筒体连接,所述支端口`与所述右消声器筒体连接,以使得进入所述后消声器的所述尾气双侧排气消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收集所述尾气,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后消声器连接,以使得所述尾气进入所述后消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还包括隔热板,适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前部,用于应对所述尾气的高热辐射,所述隔热板包括:
焊缝,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首端和尾端;
若干个横向筋条,构造于所述隔热板的上表面;
波浪形边沿,其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两侧边沿;
定位孔,开设于所述若干个横向筋条的一个上;
辅助定位孔,开设于所述若干个横向筋条的一个上,并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且相邻;
其中,所述若干个横向筋条、所述波浪形边沿、所述定位孔和所述辅助定位孔,用于吸收热膨胀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均设有台阶面结构,在所述台阶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的缺口结构,以降低所述隔热板承受冷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连接管为“Y”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连接管包括:
结构相同的上半壳和下半壳,并焊接,所述上半壳具有三个弧形边和三个半圆形接口,且所述弧形边与所述半圆形接口相邻设置,所述下半壳具有三个弧形边`和三个半圆形接口`,且所述弧形边`与所述半圆形接口`相邻设置;
其中,所述三个弧形边和所述三个弧形边`一对一扣合,所述三个半圆形接口和所述三个半圆形接口`一一对应,以形成具有所述主端口、所述支端口和所述支端口`的所述分叉连接管,用于所述尾气分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消声器筒体和所述右消声器筒体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消声器筒体包括:
壳体,其顶面和底面均为弧面,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侧面设有前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端出口;
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清黄名宗林尚锦刘淑玉梁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